退市警报响起 市场人士直言明发集团“复牌可能性不大”
华夏时报()记者 李贝贝 上海报道
因三宗销售交易未能提供足够凭证、以及部分现金付款及首款未能解释等原因,明发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0846.HK,以下简称“明发集团”)自2016年4月1日起遭港交所停牌,至今已三年有余。按照港交所于去年8月31日执行的新规,如果在2019年7月31日前明发集团尚未达成复牌条件,将成为第一个因业绩审计问题而被港交所退市的内地房企。
临近“退市”大限,明发集团复牌心切,7月一连补发了7份财报。但明发集团的努力能否得到港交所的认可、能否解决市场的疑虑,目前仍是未知数。
“结合明发的种种努力及其当下的市场表现,明发集团成功复牌的可能性仍然不大。”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向《华夏时报》记者直言,明发停牌3年多,对持有股票的投资者非常不利,使得投资者资金被锁定无法进行交易,投资者势必将会对其“用脚投票”。
“退市风波”发酵40个月,资金链紧张
7月以来,深陷“退市风波”长达40个月的明发集团为达成复牌条件做出不少努力:密集发布2019年上半年业绩报告、2016-2018年三份年报及这期间的三份中期业绩报告之外,明发集团还宣布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进行部分人事变动等。更早一些时候,明发集团在今年1月31日发布了2015年度报告,3月31日发布的《独立法证调查主要结果概要》报告,针对罗兵咸永道(即普华永道,明发集团前核数师)提出的疑问一一进行了解释说明等。
公开资料显示,明发集团成立于1994年,2009年在香港上市,明发集团官网称,公司以城市运营为核心,以商业地产、住宅地产、酒店经营为支柱产业,并涉及工业、商贸、投资等多项领域。而这场旷日持久的“退市风波”始于2016年4月1日:2016年3月17日,罗兵咸永道告知明发集团,因其未能对明发若干股权转让、销售交易以及多项与其他公司具资金流动性质的事宜取得足够且适当的审核凭证,故对明发2015年财务报表“不发表意见”。
据悉,涉及的三个出售事项分别为:2014年明发集团以6.63亿元代价出售天津一家附属公司51%的股权;以1.89亿元向控股股东及其关系密切家庭成员出售8个物业单位;以及向一名分包商出售若干物业的使用权,涉及42组物业,总代价6.44亿元。同时,明发集团2015年在现金付款和收款上分别有约9亿元和5.4亿元款项没有合法的书面证明。
基于此,明发集团自2016年4月1日起被暂停于香港联交所买卖,而联交所于2016年4月29日及2018年7月27日分别向明发集团发出函件并给出复牌条件:对前核数师提出的事宜进行调查并披露调查结果;处理2015年财报中的审核保留意见;将所有重大资料告知市场;刊发所有尚未发布财务业绩。
不过,自2016年4月1日停牌之后,明发集团就在复牌之路上裹足不前,2016年之后的相关中报及年报均未能如期刊发。直到根据港交所刊发的“除牌新规”,如果明发集团在2019年7月31日前未能达成全部复牌条件、并令港交所信纳而恢复股份买卖,港交所将展开取消该公司上市地位程序,明发集团才加紧复牌动作。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尽管今年上半年,集团录得未经审核合同销售总额约人民币53亿元,较2018年同期(约人民币96亿元)下降约44.8%。但在停牌期间,明发集团的销售金额出现连年上涨,也未停止增加土地储备。例如,明发集团2016-2018年综合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50.9亿元、100.71亿元、116.42亿元,分别较上一年增加67.4%、97.9%及15.6%。同时,2016年-2018年,集团应占土地储备分别为1820万平方米、2140万平方米、2240万平方米。
但与此同时,明发集团的净利润在逐年下滑,2016年-2018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利润分别约为人民币11.69亿元、10.24亿元、8.55亿元。另一方面,明发集团也面临资金链紧张、借贷增加、负债进一步高企的困境:截至2018年年底,明发集团的负债总额从2016年的476.4亿元增长到600.85亿元,总负债与总资产比率高达79.7%,而集团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不包括受限制现金)共约52.63亿元,受限制现金约为4.3亿元,账面现金难以覆盖短期债务。巨大的压力之下,明发集团也曾“变卖家当”。例如,今年4月4日,明发集团向世茂房地产出售其全资附属公司51%股权,代价为人民币27.92亿元。
复牌之路艰难,或“元气大伤”
在2019年上半年的业绩公告中,集团首席财务官潘永存表示,公司对于复牌有信心,认为可以做的一切已经尽力完成,并觉得已达到复牌条件,同时公司2017年及2018年度均是公布完整的财务报告,认为2015年所发生的问题已不复存在。
不过,《华夏时报》记者访问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对于盈利能力不佳以及债务压力颇大的明发集团而言复牌非常重要,但对于其所提供的复牌报告能否顺利通过港交所审核却并不乐观。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直言,结合明发的种种努力及其当下的市场表现,明发集团成功复牌的可能性仍然不大。如果明发被退市,对其的发展可能会带来灭顶之灾,同时也会严重抹黑其品牌形象:“明发停牌3年多,对持有股票的投资者非常不利,使得投资者资金被锁定无法进行交易,这是对投资者交易权的侵犯,投资者势必将会对其用脚投票。”
“资本市场应该对它是有一定疑虑的。”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向记者分析称,如果退市的话,对明发集团的融资、商誉都是有一定影响的,对整体发展或者是调整战略之后的再发展,可能都会是有影响。陈晟进一步指出,这充分证明了一个企业的模式和战略的清晰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吻合整体的市场的发展方向,那么可能很好的企业也会面临一定问题。
“复牌成功的可能性会相对偏弱。如退市则会进一步加剧其品牌美誉度下滑和资金压力增加,无疑是不利于企业后续发展的。”58安居客首席分析师张波解释说,虽然明发在积极推进复牌事项,但由于企业自身存在负债率过高,且在多地的大型商业地产项目运营状况不佳,造成了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以及经营状况都未能实现明显变好。
结合明发“退市风波”,张波也认为,企业发展不仅要注重规模以及速度,对于自身运营、财务安全性要更为重视。否则,“过于激进发展引发的’后遗症’可能会远超想像,这在房地产融资从紧的2019年显得尤为重要”。张波觉得,如果明发可以通过自身的资产盘整以及运营模式的优化,就依然存在逐步向好的可能性。
针对明发集团复牌进展以及公司债务压力、现金流紧张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致函明发集团公司邮箱,但截至发稿仍未收到回应。按照年报公布的联系方式,《华夏时报》记者拨打了明发集团位于香港的办公电话。接听人员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表示,“老板交代过不接受访问,他说不需要”。随后,《华夏时报》记者又拨打了明发集团位于江苏南京的总部及厦门公司,但前者告知“不知道投资部或是品牌负责人联系方式”,后者虽被前台转至相关部门,但对方称“所在部门不了解此事”。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1$tools.cutTitle($one.get('productname'),12)$one.get('district') $one.get('flat')
- 2$tools.cutTitle($one.get('productname'),12)$one.get('district') $one.get('fl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