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德·麓语丨浮生能有几日闲,山下惬意“花时间”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周作人
随着温度的日渐升高,北京终于迎来了热情似火的夏天。谁不想在灿烂的夏日里,寻一处避暑之地,静下心来细品淡茶、享受人生呢?难得浮生几日闲,不妨来北京浅山之下有天有地的人文山居墅院里,一起聊聊纳凉时光如何“花时间”。
趁着闲时看“闲书”
终于从快节奏、噪音和纷扰中解脱出来,闲心闲趣闲时光,悠哉的日子最适合推荐一本“闲书”——达尼·拉费里埃(Dany Laferrière)《几乎消失的偷闲艺术》。慢、午睡、发呆已经成为奢侈品的当下,难得还有人专门著书来探讨偷闲的艺术。这本书有一种独特的魔力,可以让人不知不觉地慢下来, “时间的迷宫里”、 “生活不是概念,因为有时会下雨”、 “夏天不是一年中的郊区”、“世界的尽头从来不太远”,看着这些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文字,恍然发现生活从不吝于提供乐趣,只是有心人太少。
略备茶盏,斜倚书房,与一本书对话闲谈。就像书中写的那样,“我有时间阅读和做梦。我混淆了这两种功能。有时我正在阅读,然后扑通,书掉在了地上。一醒来,几分钟之后,我继续阅读。”捧一本这样的治愈之书,闲适中且读且睡,是对生活最别致的礼遇。
山下的大院子里,一切景致都在阳光的洗礼下泛着光晕,人也变得特别慵懒。这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找个地方坐着,或是发呆、或是闲聊,都好。晒太阳的最高境界有点像喝酒,微醺最好,让脑子放空,最好傻掉,在傻傻的状态下接受阳光普照。不要醉到睡得人事不省,也不能一点也不醉,清醒地瞪着眼睛思考人生。思考人生是漫漫寒夜里睡不着干的事,太阳底下,一切都那么明了,无需思考。
闲情赋飞鸟,相看两不厌
关于什么季节、什么地点都能看什么鸟这件事儿能写成一本书,也许提到观鸟胜地,大多数爱鸟的朋友最先想到的还是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以及各种耳熟能详的湿地或海边。但鲜有人知道,北京的昌平也是一个观鸟的好去处。
可能有人会怀疑,这样的繁华都市,又是烈日炎炎的夏天,哪有什么鸟可看。其实北京的野鸟记录已经达到了500种左右,超过全国鸟种总数的三分之一。尤其在夏季,鸟好找好拍还不怕人。除了常见的长耳鸮、小嘴乌鸦、灰喜鹊、,十二枚黄色尾羽的太平鸟、身材纤小的戴菊、戴着黄色围巾的知更鸟,甚至空中盘旋的白尾鹞和金雕,只要仔细观察也不难寻觅。夏天的昌平,不用在繁枝茂叶中苦苦寻找跟树叶融为一体的柳莺,也不担心严寒或风雪,只需要足够的闲情和假期,套一件T恤上山去。
夏天总是给予人力量与希望,每天的奔忙与努力,已经为世界创造了太多爱和美,为何要轻易辜负这美好、闲情的季节?一本书、一缕阳光、一行飞鸟,浅山下绿荫浓密的千万级墅区和一处有天有地的墅院,尽情挥霍时间,想怎么闲就怎么闲。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