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房产 > 正文

2020重点城市"落户大战":11城政策修改

0
分享至

2020年以来,一线、新一线城市户籍改革的脚步走得越来越快。

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后发现,2020年以来,四大一线城市、15个新一线城市中,至少有11城针对户籍政策进行了修改,基本都是放宽落户条件。

2021年1月12日,杭州市出台了《杭州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和《杭州市居住证积分落户实施细则》,修订后的新《办法》将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提出提高就业和居住年限分值,并取消收容教育的减分指标。

除杭州外,青岛、合肥、东莞等城市也调整了落户政策,目前很多新一线城市只需大专甚至职高学历即可落户。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来落户条件较为严格的一线城市,近一年来也动作频频,广州、上海等均放宽落户限制。

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是所有城市都在参与人口竞争的时代。“除了户籍改革之外,城市想要吸引人口,就业机会是最关键的,还需要高质量的科教文卫软实力配套。”

为何重点城市放宽落户

2020年以来,大城市对人才人口的渴求愈加明显。

2020年4月1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新修改的《重庆市户口迁移登记实施办法》,降低落户条件。其中,放宽在主城都市区的主城区务工经商类落户条件,将务工及社保年限由最高5年统一放宽到3年、投资创业年限由2年放宽到1年。

4月8日,南京出台《关于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十项措施》,提出人才落户新政中关于本科毕业生的落户年龄规定,从40周岁以下提高到45周岁以下,大专学历人员的落户年龄上限从35周岁提高到40周岁,社保年限要求从24个月缩短至6个月。

8月14日,《东莞市人才入户实施办法》印发,提出具备国内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大专学历,年龄未满40周岁的人员即可申请入户。

9月,《天津市居住证管理办法(修订版征求意见稿)》提出,将积分落户申报指导分值由140分调整为110分,该政策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12月,合肥、青岛、苏州等城市均加入放宽落户的“大军”。其中,合肥提出,来合肥工作的各类高校毕业生、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毕业生,可以在自有产权住宅房、就业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居住地公共(社区)集体户登记户口,也可将户口挂靠在亲戚(指三代以内直系或旁系血亲)户上。

值得关注的是,除新一线城市之外,此前相对“高冷”的一线城市,也逐步放宽落户限制。

四大一线城市中,上海动作频频。2020年9月,上海将“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的政策,范围扩大至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2020年11月,针对临港新片区用人单位引进的各类人才,在现行的居转户缩短年限政策的基础上,上海试行了更为宽松的评价标准,张江科学城重点产业的骨干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3年。

同在11月,上海《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常住户口实施细则》印发,取消了留学人员首份工作需要在上海的要求,只需要留学人员回国后2年内来上海并持续在上海工作。

北京在2020年12月31日发布了《北京市公安局关于在户籍派出所设立“公共户”的工作意见(征求意见稿)》,符合6种情形,可以申请在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公共户”落户。其中,新生儿的父母户口均在北京市“公共户”内,或其中一方户口在北京市“公共户”内,另一方为外省市户籍人员的,可在“公共户”内为新生儿申报出生登记。

在一线城市中,广州的动作最大,在2020年12月份发布了两份文件,提出拥有国内普通高校全日制大专学历,年龄在28周岁及以下,可以入户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从化区和增城区7个行政区。此外,毕业院校为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在引进单位参加社会保险即可入户。

为何重点城市纷纷放宽落户限制?

“大城市放宽落户,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2020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北京大学教授陆杰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因此,在国家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大城市开始放宽落户。”

孙不熟也指出,根据国家政策,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因此放宽落户是自上而下推动的。

人口向中西部回流,人才向大城市聚集

重点城市放宽落户限制的原因,除政策之外,更重要的是产业发展和人口的现状。

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逐年减少,尽管减少的幅度不大,但趋势已经形成。2019年,我国16-59岁人口为8964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4%。这一数据在2013年为9195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6%。此外,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从2015年开始,我国总体流动人口总数呈现逐年放缓的态势。

陆杰华指出,我国在21世纪之后人口的迁移流动呈现上升趋势,但这一趋势到2015年出现拐点,这意味着劳动力的迁移在下降。此外,我国宏观的人口结构显示,人口红利正逐步走向下行。但是,一线、新一线城市却是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阶段,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和人才。

“对很多城市的决策者来说,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经济发展需要聚集人力,人口数据也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因此越来越多城市加入到放宽户籍的行列中。”陆杰华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大城市虽大,但并非不缺人,一些大城市的就业人口出现下行趋势。

以青岛为例,山东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底,青岛就业人员数为580.2万人,但2018年底这一数据为590.3万人,1年减少的就业人数达到10万人。与青岛相比,合并了莱芜的济南,就业人口大幅增长,2018年为423.9万人,2019年达到510.3万人。

孙不熟指出,为何很多省份都在打造强省会,就是因为必须有一个大城市来留住人才,如果这个省份缺乏大城市,人才就可能流动到其他省份去了,这是一二线城市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孙不熟认为,一些大城市的就业人口出现下降的原因,首先是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人口红利下降。其次是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尤其是房价高企,会挤出一部分人口。另外,中西部省份的强市近年来出现人口回流的情况,至少人口净流出的现象在缓解。

根据四川统计年鉴,2019年成都的就业人员数达到912.27万人,这一数据较2018年的894.96万人,大幅增长17.31万人。

陆杰华指出,随着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西部的后发优势在不断增强。近几年,武汉、西安、郑州、成都等多个城市,都通过各种优惠措施,吸引更多人到当地就业。

孙不熟认为,一些制造业转移到中西部,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此外,中西部的大城市也逐步培养起来一些高端产业。

“目前,人才肯定还是会向一线、新一线城市聚集,因为很多工作只有大城市可以提供,人才的马太效应会更加明显。但是人口流向并不一定,在很多中西部的城市,普通人也可以找到和东部类似的工作。因此,现在存在两种现象:人口向中西部回流,人才向大城市聚集。”孙不熟表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官媒发声:砸窗不是义举不是英雄,是对安全的粗暴踩踏,央视表态

官媒发声:砸窗不是义举不是英雄,是对安全的粗暴踩踏,央视表态

辣条小剧场
2025-07-06 11:14:17
突传噩耗!幼童躺街上,被快递货车碾压身亡!司机喊冤:正好是盲区;网友:监护人去哪了?律师解析→

突传噩耗!幼童躺街上,被快递货车碾压身亡!司机喊冤:正好是盲区;网友:监护人去哪了?律师解析→

上观新闻
2025-07-06 18:46:12
冲上热搜!杨幂同款百元汉服卖爆了,店家回应:绝不涨价

冲上热搜!杨幂同款百元汉服卖爆了,店家回应:绝不涨价

新晚报
2025-07-06 15:29:59
突发公告!大麦:易烊千玺广州演唱会取消!宝能:大麦单方面违约

突发公告!大麦:易烊千玺广州演唱会取消!宝能:大麦单方面违约

南方都市报
2025-07-06 10:28:15
最没志气的人,连续4年20+4+3,却向钱低头,如今31岁却成负资产

最没志气的人,连续4年20+4+3,却向钱低头,如今31岁却成负资产

大卫的篮球故事
2025-07-06 20:13:39
截至2025年7月3日,俄罗斯独立媒体确认的俄军死亡人数统计

截至2025年7月3日,俄罗斯独立媒体确认的俄军死亡人数统计

高博新视野
2025-07-06 20:35:14
年过40就失业的人都去干啥了?网友:大家赚钱的野路子都挺广的

年过40就失业的人都去干啥了?网友:大家赚钱的野路子都挺广的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7-05 00:05:03
王鸥去看何九华演出!没带孩子坐前排不避人,男方亲口说过没结婚

王鸥去看何九华演出!没带孩子坐前排不避人,男方亲口说过没结婚

萌神木木
2025-07-06 11:09:54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一次,没人劝得了61岁的曹可凡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一次,没人劝得了61岁的曹可凡

娱乐看阿敞
2025-07-04 10:56:19
国内中小学“拼盘式课程表”正压垮孩子大脑,各科目频繁切换打断了专注力

国内中小学“拼盘式课程表”正压垮孩子大脑,各科目频繁切换打断了专注力

回旋镖
2025-07-06 11:41:12
日本网红频繁在大阪世博会园区进行“大胆露出”,引网友热议!

日本网红频繁在大阪世博会园区进行“大胆露出”,引网友热议!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07-06 17:25:27
兰德智库:日本海空军已具备与中国一战的实力

兰德智库:日本海空军已具备与中国一战的实力

史政先锋
2025-07-06 20:03:43
女星陈美燕回应走光,炫耀自己花了20万隆胸,一口气升级4个罩杯

女星陈美燕回应走光,炫耀自己花了20万隆胸,一口气升级4个罩杯

七阿姨爱八卦
2025-07-06 22:07:37
一个门岗两家保安抢着守,业主为何高兴不起来?北京一小区的新旧物业“拉锯战”

一个门岗两家保安抢着守,业主为何高兴不起来?北京一小区的新旧物业“拉锯战”

红星新闻
2025-07-06 19:45:54
港独、骂中国人,如今却还想来内地捞金,这三位香港明星令人作呕

港独、骂中国人,如今却还想来内地捞金,这三位香港明星令人作呕

手工制作阿歼
2025-07-06 18:17:29
大理一幼童躺街上玩耍被快递车碾压身亡,司机:处于视线盲区,既内疚又感冤枉

大理一幼童躺街上玩耍被快递车碾压身亡,司机:处于视线盲区,既内疚又感冤枉

极目新闻
2025-07-06 14:33:18
2-0!萨巴伦卡打疯了,今年3项大满贯全进8强,已进账4673万奖金

2-0!萨巴伦卡打疯了,今年3项大满贯全进8强,已进账4673万奖金

侃球熊弟
2025-07-07 00:42:48
中缅泰:将全面清剿电诈园区,全量抓捕涉诈人员

中缅泰:将全面清剿电诈园区,全量抓捕涉诈人员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7-06 11:37:02
破案了,张子宇缺席原因,被说是逃兵,主教练宫鲁鸣回应

破案了,张子宇缺席原因,被说是逃兵,主教练宫鲁鸣回应

晚雾空青
2025-07-07 02:25:43
他们不仅不认错道歉,还组织水军疯狂反扑

他们不仅不认错道歉,还组织水军疯狂反扑

基本常识
2025-07-06 22:40:30
2025-07-07 07:03:00

北京房产

海淀严选 和樾玉鸣让「好房标准」藏在每一个细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业内分析师:美国全面禁止中国无人机只是"时间问题"

头条要闻

业内分析师:美国全面禁止中国无人机只是"时间问题"

财经要闻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了!

体育要闻

陈登星法国扣篮大赛夺冠!高举国旗庆祝

娱乐要闻

35岁鹿晗暴瘦到认不出 传和关晓彤分手

科技要闻

小米YU7首批交付,雷军现身为车主开车门

汽车要闻

阿斯顿·马丁跑车阵容将齐聚2025古德伍德速度节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房产
数码
时尚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普通家庭的孩子出路在哪?

房产要闻

湖畔微醺夜,与全球大生活家共赴世界庄园理想生活之约

数码要闻

联想小新 AI 平板 Pro GT 亮相:竖向镜组设计、配手写笔配件

夏天穿衣别发愁,多试试牛仔单品和连衣裙,简单大方又减龄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