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这件小事,18年间可以有多少改变?
95后、00后为主的Z世代们,已经变成消费主力军;消费场域从最初的盒子式百货大楼,变成线上商城,又回流到街区、市集等开放空间;而商场运营者们的目标,也从提供货物和服务,更多变成提供情绪价值和文化认同的秀场和舞台。
可以说,购物这件事,主体、形式、场景、感受无一不在变。
当然,18年间也可以有很多不变,比如已经布局44家,一直是“年轻、时尚、潮流、品味”代名词的大悦城。
4月18日,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各项数据依旧亮眼---
年内新开厦门、三亚、海淀三大悦城,其商业项目总数达到44个;出租率超98%,三亚大悦城更是以100%招商率、100%开业率刷新体系内纪录;全年销售额达401.3亿元,同比增长16%,客流量3.66亿人次,同比增长22%;引入全国及区域首店超450家,二次元业态门店总数达311家,销售额突破11.1亿元……
谁都曾经年轻,难得的是,如何一直保持年轻?
大悦城18年来核心客群一直是18-35岁城市新生代青年,也一直能与年轻人们实现共鸣共振,向市场展示了商业存量时代的正确向“新”方式。
1、 商业的本质是创造
首店、首展、首秀、首演……“首发经济”是2024年国内消费市场新亮点,也是大悦城能够常逛常新的原因之一。
2024年大悦城引进全国/区域品牌首店、旗舰店、概念店等共计450家,仅朝阳大悦城全年招调品牌160余个,其中50余家为首店、旗舰店,包括ILOVETOY北京首店、52TOYS北京首家旗舰店、TOPTOY全新概念店、KKV超集货轮主题店、酷乐潮玩北京标杆店、阅文好物华北首店等。而已开业14年的静安大悦城2024年共开展了56场国际顶流IP快闪,其中45场是全国/大陆首展,直接把商场变成了“新景点”,仅十一期间总客流突破近70万人次,同比增长近30%,“以首带面”效应可见一斑。
首发经济,魅力在“首”更在“新”。只有深刻理解Z世代客群新需求,提供与众不同的消费体验和情绪价值,商场产业生态才能得以真正更新。
这就不得不提大悦城以二次元为代表的小众圈层文化运营。2024年大悦城引进IP快闪超244场,近1亿“谷民”来大悦城“吃谷”,二次元总销售额突破11.1亿元人民币。仅西单大悦城去年6-9月首发推出的“盛夏动漫季”,就集结咒术回战、宝可梦、光与夜之恋、航海王等多个顶流二次元IP,总销售额超1500万元。
就在刚刚过去的4.19-4.20,大悦城控股商业原创IP活动第七届“大悦嗨新节”收官!以“大朋友的新动生活” 为核心,全国19个城市、29个商业项目联动,总销售额超4.52亿元、同比提升8.2%,总客流达339.1万人次、同比提升11.4%。
而这些情绪的“拿捏”,文化的共鸣,社交的强化,都是在有趣的空间中得以最优呈现。大悦城基于对城市的深刻理解,对区域的前瞻布局,通过独特的场景营造和空间策略,真正做到了一城一色。
就拿去年新开业的厦门、三亚、海淀三大悦城来说,厦门大悦城定位的是“滨海文艺浪漫地标”,L4-L6的挑空三层“半日空间”,是美食与海景的同享,屋顶L6-L7的半海空间是音乐与落日的共赏;三亚大悦城的定位是“海岛潮趣生活主场”,打造近2000平的下沉式热带花园广场;而海淀大悦城定位“山系生活智潮地”,与故宫北院隔河相望,其建筑引入故宫建筑中 “朱雀、祥云、飞檐、窗花” 经典元素……
经过多年高歌猛进式的爆发增长后,商业存量红海时代,竞争点不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运营"深度"与经营"新度"的双向突破。
2、 “大资管”模式顺利闭环
2024年9月20日,华夏大悦城商业REIT正式在深圳交易所挂牌上市,是西南地区首单消费基础设施公募REITs。
项目底层资产成都大悦城,是大悦城控股在西南区域投资建成的首个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共用宗地面积约6.9万平方米,于2015年12月24日正式开业,估值32.43亿元。
大悦城本身就一直走在基金模式的前列,早在2016年就通过基金模式撬动资本壁垒,打造盘活收并购项目首个案例,当年提出的轻重并举“大资产管理战略”,也在2024年得以跨出闭环的关键一步,真正打通“投融管退”全链条。
能够实际参与公募REITs,本身就是对于大悦城优质资产和管理的认可,成都大悦城得以实现流动性溢价以及标准化市场所带来的估值提升。
而截至目前的两期季报数据显示,该基金在现金流管理、资产运营及投资者回报等方面均交出亮眼答卷---
2024年第四季度,基金层面实现收入8606.18万元,可供分配金额4529.09万元。若以报告期末市值计算,年化现金流分派率高达5%;
2025年第一季度,基金层面实现收入8,469.91万元,可供分配金额达4,473.76万元,按募集规模计算相应年化分派率达到5.46%,较招募说明书同期预测值提升13bps。项目期末出租率攀升至98.38%,较预测值提升2.38个百分点,平均租金单价稳健增长至363.52元/平方米/月。
更重要的是,大悦城控股丰富、优质的资产储备,为华夏大悦城购物中心REIT未来扩募提供了充足想象空间。
截至2024年末,大悦城在营项目36个(含轻资产和非标准化产品),总商业面积375万平方米。其中,已开业及筹开在建的30个持有运营项目,均位于核心一、二线城市,六成位于核心商圈。
3、 全业态流量互通
大悦城控股,并不止于“大悦城”,以商业地产为引领,构建的是全产业链生态。目前业务范围已覆盖住宅、商业、产业、写字楼、酒店、长租公寓等多元业态,2024年报显示---
住宅全年全口径签约额369亿元,中指研究院销售榜排名跃升6位至第23位,全年新增杭州、西安等5宗优质地块;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租户黏性,写字楼整体平均出租率达91.1%,标杆项目中粮广场获评“2024中国写字楼品牌价值10强”;产业地产项目(如深圳产业园)平均出租率98.2%,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完整经营的10个长租公寓项目(含轻资产)平均出租率95%……
不难看出,大悦城控股的打法很明确,一方面是聚焦资源,力控风险,重点布局一线以及强二线城市,确保高质量投资。
另一方面是多业态协同发展,商业引流—住宅增值—产业聚能—资本循环,追求“1+1>2”的共生效应,不仅能增强抗风险能力,也能提高发展质量,打破单一业态价值天花板。
所谓阳谋,往往取决于前瞻性的眼光和布局,强大的综合运营实力。堂堂正正的战略明牌,是就算告诉对手也学不会的硬实力,真本事。
就大悦城控股而言,是领先的商业经营能力,高效的运营能力,良好的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整合创新的能力 ,多业态协同发展能力和多元化的土地获取能力。
大悦城控股2024年的亮眼数据,印证了这一路径的可行性。而4月14日正式启幕的大悦城控股年度品牌盛典——“大悦真橙季”,围绕购物中心、住宅、物业服务、写字楼、酒店、长租公寓等全业态的联动,更是这种协同从战略层面向用户端的延伸。未来大悦城控股还将围绕“好房子”主题开展专业探讨,进一步呼应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强化品牌的专业话语权。
以综合实力为盾,以生态协同为矛,大悦城控股在行业分化中开辟了一条高质量增长的明路。未来,随着多元业态的持续深耕与创新整合,其“全产业链生态”的边际效益或将成为穿越周期的关键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