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房产 > 正文

多地推行"买公寓落户" 渴求人才还是消化库存?

0
分享至

在房地产调控与人才引进并存的大背景下,“买公寓落户”的做法近期再度引发市场关注。

从9月15日起,宁波市正式施行户口迁移新政。新政在去年出台的政策基础上大幅度放宽人才落户、居住就业落户条件,取消老年父母投靠落户限制,并新增了租赁落户和投资创业落户,明确规定“商业用房或办公用房可落户”,即购买公寓也可落户。除宁波外,目前可以通过购买公寓而直接落户的城市,还包括宁波、六安。

此外,在佛山等一些实施积分落户的城市,公寓与住宅一样,适用于同一套的积分规则。

这些做法被业界简称为“买公寓落户”。目前来看,这类政策不是新规,国内已有一些城市实施了这种做法。

过去几年来,不少城市放宽落户条件,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大多数城市,放开户籍通常意味着放开购房资格。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买公寓落户”的做法背后,另有隐情。

“买公寓落户”存争议

与住宅不同,公寓是以商业立项,设计成住宅产品的一种业态。公寓的产权年限通常为40年或50年,水、电、物业费的标准通常也高于住宅。目前,除北京等少数热点城市外,大部分城市并未对公寓实施限购政策。

宁波市最新实施的落户新政,于今年7月25日就已出台。这份名为《关于进一步放宽我市户口准入条件的通知》指出,取得商业用房或办公用房合法所有权的,可将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户口迁入到房产所在地的社区集体户。

但文件同时规定了一个先决条件,即“在我市投资办企业、个人创业税款缴纳满3年或社保缴纳满3年”。

也即,宁波的落户政策,并不是简单的“购买公寓即可落户”。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落户的,同样面临一定的门槛。

长沙的公寓落户政策也得以确认。9月4日,长沙市政府网的“市长信箱”栏目在回复群众提问时表示,“通过购买、受赠、继承等途径,拥有了公寓房合法所有权的人员,……可以申请将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户口迁入我市房屋所在地城镇。”

数天后,该栏目还表示,商业公寓落户后,如在长沙城区并无其他住宅性质房产,且家长及小孩实际居住(经入户调查),可以按有户无房排序安排入学。

在一些实施积分落户的城市,公寓与住宅适用于同一套的积分规则。比如,按照佛山于去年11月出台的新规,在佛山市拥有合法房产(含商业类,如公寓、商铺、写字楼等),按房产建筑面积每平方米积1分计分。

“‘买公寓落户’不是新规,国内已有一些城市实施了这种政策。”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种做法反映出地方政府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但以这种方式进行落户有待商榷。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按照当前楼市调控的主基调,对商办类和公寓项目的做法应该是严控,不能作为落户的渠道。比如,2017年,北京对商住类产品实施了比住宅更为严厉的限购政策。杭州、南京等城市在2018年限制“商改住”。今年8月,厦门推出最严“禁公寓令”,规定商办项目改造成为公寓类住宅的,甚至可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虽然“买公寓落户”的做法存在争议,但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由于住宅限购等原因,近年来,很多城市都存在大量购买了公寓产品,并将其作为唯一住所的人群,这部分人有着落户的现实需要。

他还表示,这种做法不能简单理解为购房政策的放松,但客观上有助于这类物业价值的上升。由于很多城市的公寓库存庞大,还能起到消化库存的效果。“很多城市在制定这类政策的时候,事实上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

去库存压力仍大

我国公寓市场的库存规模有多大?

世邦魏理仕华北区研究部主管孙祖天认为,一线城市的情况稍好,在很多二三线城市,公寓类产品普遍存在过剩现象。据监测,长沙的公寓空置率达到30%。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此前几年商业用地供应量过大,近些年在土地出让中,虽然商办地块占比有所下降,但综合类土地中也包含商业部分。且相比纯住宅类产品,公寓类产品的去化速度要慢得多。

近几年来,很多城市允许将空置的公寓产品改造成长租公寓或共享办公空间,但当前的公寓存量规模仍然不容忽视。

以出台“买公寓落户”的城市为例,根据湖南中原地产的统计,截至今年6月末,长沙市商办公寓存量面积为162.7万平方米,达近两年最高。按照当前的消化速度,该类产品的去化周期为16.8个月。

据宁波中原地产的数据,近期宁波公寓类产品供需两旺,但库存规模仍然不小。

其他城市中,据锐理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8月底,成都公寓市场存量约为640.72万平方米,需要21.7个月才能消化库存。据克而瑞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11月底,广州一手公寓库存量达160.04万平方米,余28136套存货,去化周期达23.1个月。

孙祖天认为,“买公寓落户”政策的推出,本身就兼具人才引进和商办产品去库存的双重考虑。

安徽六安是从去年6月份推出“买公寓落户”的,在六安购买存量公寓,甚至可享受与住宅同等的入户、上学、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政策。这一条款出现在名为《关于加快推进非住宅商品房去库存的意见》的文件中,出发点显而易见。

严跃进仍对这一政策持正面看法,他认为,“买公寓落户”并不等同于调控政策放松。如果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促进了商办库存的消化,并不是坏事。

孙祖天指出,从商业运营的角度看,散售物业的管理难度,要明显大于整租或整售物业。因此,放开公寓的销售,可能会对这类项目的管理带来一定压力。

他还表示,“买公寓落户”政策的推行,容易刺激一部分投资性需求的释放,这一点需要警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网盘中的加密文件,二十年后依然回味无穷

网盘中的加密文件,二十年后依然回味无穷

街机时代
2025-04-27 16:10:02
55岁雷军直播罕见生气!员工准备不充分,一秒黑脸撇嘴看着很严肃

55岁雷军直播罕见生气!员工准备不充分,一秒黑脸撇嘴看着很严肃

娱乐圈圈圆
2025-07-03 17:20:17
中央批准,邬小撑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

中央批准,邬小撑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

政知新媒体
2025-07-04 16:33:58
“折腾”十年,辞职看世界女教师,如今还是回到郑州,继续老本行

“折腾”十年,辞职看世界女教师,如今还是回到郑州,继续老本行

新语爱八卦
2025-06-21 17:13:15
87年女友考上清华跟我分手,我当兵立功升职,在庆功宴上再次相遇

87年女友考上清华跟我分手,我当兵立功升职,在庆功宴上再次相遇

凯裕说故事
2025-07-01 17:12:18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一次,没人劝得了61岁的曹可凡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一次,没人劝得了61岁的曹可凡

趣文说娱
2025-07-04 16:36:59
掘金白忙活,国王亏大了!名记Stein确认:瓦兰决定放弃NBA合同

掘金白忙活,国王亏大了!名记Stein确认:瓦兰决定放弃NBA合同

移动挡拆
2025-07-04 21:09:44
中国058型驱逐舰,1.7万吨排水量,超越日本成亚洲第一

中国058型驱逐舰,1.7万吨排水量,超越日本成亚洲第一

浮生墨笺
2025-07-02 14:19:07
川普给了新能源致命一击

川普给了新能源致命一击

关不羽
2025-07-04 14:23:21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一次,没人劝得了61岁的曹可凡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一次,没人劝得了61岁的曹可凡

冷紫葉
2025-07-04 19:04:47
黄政江,3年接受24次宴请

黄政江,3年接受24次宴请

新京报
2025-07-04 14:23:12
曾被炒到几百万的瑞士手表,如今跌到零售价,为啥突然卖不动了?

曾被炒到几百万的瑞士手表,如今跌到零售价,为啥突然卖不动了?

深析古今
2025-07-04 10:29:12
格力集团董事长换人不到24小时,董明珠一句话,再次实现口碑暴涨

格力集团董事长换人不到24小时,董明珠一句话,再次实现口碑暴涨

跳跳历史
2025-07-04 16:01:42
万万没想到!义乌一顶 40 美元的帽子,让美国人抢疯了,年销过亿!

万万没想到!义乌一顶 40 美元的帽子,让美国人抢疯了,年销过亿!

石辰搞笑日常
2025-07-04 08:28:30
“爬过来躺我身上”,用亲女儿打窝的父亲,再一次被刷新三观

“爬过来躺我身上”,用亲女儿打窝的父亲,再一次被刷新三观

熙熙说教
2025-07-04 20:01:39
为了把张格尔押到京师凌迟,道光花了多少代价?四个字:不计成本

为了把张格尔押到京师凌迟,道光花了多少代价?四个字:不计成本

丁丁鲤史纪
2025-07-03 16:11:57
9.5分封神!韩国最新悬疑电影、一口气看完

9.5分封神!韩国最新悬疑电影、一口气看完

君笙的拂兮
2025-07-04 10:42:06
中国骄傲!张帅组合2-1晋级温网女双16强 4年3进女双第三轮

中国骄傲!张帅组合2-1晋级温网女双16强 4年3进女双第三轮

醉卧浮生
2025-07-04 20:49:36
美记:瓦兰将加盟希腊联赛,掘金获得全额中产特例,可以继续补强

美记:瓦兰将加盟希腊联赛,掘金获得全额中产特例,可以继续补强

雷速体育
2025-07-04 21:22:28
员工曝罗马仕已通知全面停工停产,工资只发到6月份

员工曝罗马仕已通知全面停工停产,工资只发到6月份

界面新闻
2025-07-03 21:34:42
2025-07-04 23:44:49

北京房产

海淀严选 和樾玉鸣让「好房标准」藏在每一个细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美媒: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让14亿中国人在笑话我们

头条要闻

美媒: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让14亿中国人在笑话我们

财经要闻

茅台从3300跌到1700 泡沫破了酒才真香

体育要闻

体坛最爽打工人:37岁被裁,工资领到72岁

娱乐要闻

李宇春身上的标签哪个才是真的?

科技要闻

被雷军"震惊"后,何小鹏"藏起"G7的战报

汽车要闻

重生之拿回销量 领克10 EM-P抢鲜实拍

态度原创

旅游
游戏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逆水寒又双叒凉了?周年庆流水直冲前三,萌新扎堆涌入也叫凉了?

本地新闻

建筑地标如何成为城市人才汇聚的 “强磁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哈马斯处决12人 罪名包括与以军方合作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