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房产 > 正文

杭州1/4新房被95后买走 几乎都是父母出钱资助

0
分享至

今年杭州1/4新房被95后买走

几乎都是父母出钱资助子女买房,也有父母借子女名义贷款购房投资

最近,贝壳找房发布了一份《95后购房趋势报告》,该报告显示,95后渐成购房主力。2019年,在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95后人群购房占比超过41%;在房价相对高一些的杭州,95后在购房人群中的占比也达到了25.5%。

也就是说,今年杭州每卖出4套房子,其中就有一套是卖给95后人群的。杭州拱墅区某均价3万元/m2楼盘的置业顾问告诉记者,95后买房确实比较多,在其项目,95后购房者约占20%。在城东一均价超过4.5万元/m2的改善楼盘中,95后购房者也占到了约10%的比例。当然,这些房子大多是父母给子女买的。

钱江晚报记者采访了几位95后有房族,他们买房究竟是自己的主意,还是听从父母的安排?

范范:

感谢母亲力排众议

大一就给自己买了房

95后范范今年从浙江工商大学本科毕业,考上了浙江大学的研究生。虽然还不需要考虑住房问题,不过范范坦言,大一的时候就在杭州买了房子。

2015年9月,范范作为新生来到浙江工商大学报到。范范回忆,当时妈妈刚陪自己办完入学手续,便和朋友一起去看房了。“那时楼市处于低谷,买房的人并不多,我爸爸和家里长辈都反对妈妈在杭州买房。”范范老家在嵊州,自己刚上大学时也没有决定今后要留在杭州,因此当时他对妈妈想在杭州买房的想法也并不理解。

范范妈妈力排众议,选中了杨柳郡的房子。2015年,杨柳郡19000元/m2的均价并不算便宜。不过范范妈妈却对杨柳郡地铁上盖的位置非常中意,最后以总价160万元购入杨柳郡一套89m2的房源。“当时妈妈告诉我,买了房子可以给我更多的底气,如果我以后想留在杭州,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时隔四年,杨柳郡价格翻了一倍多,二手房可以卖到42000元/m2,也就是说还没工作,范范名下资产就已达370万元。范范坦言,如果当时不是妈妈坚持买下这套房子,以现在杭州的房价,他们一家根本无力承担。

“杨柳郡交付后,因为我还在读书,我妈就把这套房子出租了,等我研究生毕业再去住。如果有需要,以后还可以卖掉这套房子,置换一套大户型的房子。”范范说,他至今非常感谢妈妈做的决定。

小冉:

父母给女儿买房当嫁妆

同时可以从银行多贷款

1995年出生的小冉是杭州人,去年大学毕业。今年6月底,父母为她购置了一套金科碧桂园博翠府的房源,面积128m2,总价约388万元。

小冉解释,自己虽然是杭州人,也没有住房的烦恼,父母为她买房,一方面是为了投资,另一方面是给她攒嫁妆。“我父母名下还有一张‘房票’,但考虑到用我的名字可以享受3成首付,因此就写了我一个人的名字。”

小冉坦言,这套房子向银行贷款了260万元,贷款30年,每个月要还1.4万多元,而自己刚毕业,月薪到手不足7000元,靠自己根本还不起。“我每月拿出2000元还房贷,剩余部分都由父母还。”

小冉表示,像自己这样刚毕业的大学生,完全靠自己买房基本不可能。“像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毕业后要么租房,要么靠父母买房,即使是年薪三四十万元的‘大牛’,刚毕业就买房也需要靠家里帮忙付首付。”

王辉:

父母借儿子名额买房

从大三就开始摇号

王辉(化名)下半年才上大四,但读大学期间,他就已经参加了多次摇号。

王辉是金华人,2016年考上了浙江工业大学,并把户口迁到了学校,拥有了购房资格。

他说,按计划,自己本科毕业后会继续读研,然后考金华的公务员,回家乡工作,所以本没打算在杭州买房。“但我爸妈有一个朋友,比较喜欢投资房产,去年开始就借名额在杭州摇号,好像参加了七八次,不过都未中签。”王辉表示,父母受朋友影响,也考虑在杭州买房投资。

于是,王辉开始了摇号之旅。今年6月,王辉报名参加了万科大溪谷的摇号,可惜未中签。本周一,王辉又参加了绿城九龙仓桂语朝阳的摇号,依旧未中签。

“父母用我名额买房就是为了投资。摇号这件事全凭运气,有合适的机会就报名试试,如果摇不中也没关系。”王辉表示,由于不是刚需,买房以投资为主,因此家里对买房这件事也不是很迫切。

佳佳:

刚毕业就和男友买房

由双方父母承担首付

1997年出生的佳佳今年刚刚大学毕业,一找好工作,就打算和男友一起买房。

佳佳男友今年考上了杭州的公务员,佳佳则进入一家国企工作。两人年收入加起来约40万元,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样的收入已相当可观。然而要靠两人在杭州买房,仍然比较困难。但他们已经打算结婚,买房是刚需,而且担心现在不买以后更加买不起,所以决定先买套小房子,“上车”了再说。

看了两个月的房,佳佳和男友比较中意翠苑五区的小户型。佳佳说,自己和男友都在城西上班,翠苑五区的地理位置符合他俩通勤的需求,虽然是老小区,但周边的配套齐全,生活方便。

他们最终选择了翠苑五区一套70m2的房源,总价为245万元。佳佳和男友都不是杭州人,家里经济条件也有限,于是决定由双方父母承担首付,自己和男友共同还按揭,每个月还8000余元。对于佳佳和男友来说,月供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佳佳说,尽管户型小,但也满足了自住的需求,作为婚房用。等工作几年,经济条件更好了,准备生孩子了,再进行置换。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这么急吗?电梯里就开始整活了?就不能回家再来啊

这么急吗?电梯里就开始整活了?就不能回家再来啊

说点真嘞叭
2025-07-04 17:21:23
周琦官宣美国治伤不到48小时,令人愤怒的事发生,大量恶评太心寒

周琦官宣美国治伤不到48小时,令人愤怒的事发生,大量恶评太心寒

涵豆说娱
2025-07-04 09:51:09
安徽热成全国第一!连续两天霸占高温榜前三,居民:温度计烈日下爆表

安徽热成全国第一!连续两天霸占高温榜前三,居民:温度计烈日下爆表

极目新闻
2025-07-04 13:52:10
李鹏同志的墓地虽然位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但墓地却极为简朴

李鹏同志的墓地虽然位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但墓地却极为简朴

浩舞默画
2025-06-27 07:20:03
太像了,演“黑社会”最好的8个演员:孙红雷仅排第5,杨烁没上榜

太像了,演“黑社会”最好的8个演员:孙红雷仅排第5,杨烁没上榜

界史
2025-06-26 16:20:55
王晶不再隐瞒!曝料17年前“艳照门”内幕,原来陈冠希竟是受害者

王晶不再隐瞒!曝料17年前“艳照门”内幕,原来陈冠希竟是受害者

清游说娱
2025-06-17 09:46:07
泡泡玛特回应6300万英镑英国买楼

泡泡玛特回应6300万英镑英国买楼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03 18:15:09
泪目!91岁老人被送敬老院,外表淡定满眼惊恐,她的家不要她了?

泪目!91岁老人被送敬老院,外表淡定满眼惊恐,她的家不要她了?

瓜哥的动物日记
2025-07-04 16:29:28
有一说一,火箭目前的阵容新赛季有机会和雷霆掰掰手腕吗?

有一说一,火箭目前的阵容新赛季有机会和雷霆掰掰手腕吗?

田先生篮球
2025-07-03 22:19:14
2013年美国秘密文件:中国在中越战争中得到的东西,瞒过了全世界

2013年美国秘密文件:中国在中越战争中得到的东西,瞒过了全世界

红梦史说
2025-06-12 07:10:03
世界末日逐步逼近!联合国秘书长警告:危险已经来临,没人能幸免

世界末日逐步逼近!联合国秘书长警告:危险已经来临,没人能幸免

娱乐看阿敞
2025-07-04 12:14:36
为了圈钱脸都不要了!刚复出就开演唱会,票价卖1280,哪来的自信

为了圈钱脸都不要了!刚复出就开演唱会,票价卖1280,哪来的自信

洲洲影视娱评
2025-07-02 18:21:10
遇检查,娃都不要了!海关查获男女结伴绑藏旧手机

遇检查,娃都不要了!海关查获男女结伴绑藏旧手机

环球网资讯
2025-07-04 22:09:34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奉节县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史克祥接受审查调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奉节县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史克祥接受审查调查

鲁中晨报
2025-07-04 15:07:03
这一次,43岁自曝想要孩子的阿娇,给内娱所有丁克明星提了个醒

这一次,43岁自曝想要孩子的阿娇,给内娱所有丁克明星提了个醒

山河月明史
2025-07-04 23:03:10
美媒:詹姆斯生涯薪水接近6亿美元,场外收入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多

美媒:詹姆斯生涯薪水接近6亿美元,场外收入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多

雷速体育
2025-07-04 14:07:24
突发!日本新燃岳火山喷发,约50多个航班被取消,日本气象厅紧急发布警戒......

突发!日本新燃岳火山喷发,约50多个航班被取消,日本气象厅紧急发布警戒......

日本窗
2025-07-04 15:26:26
上海确诊一例!张文宏团队参与会诊!病死率极高,一周内迅速恶化

上海确诊一例!张文宏团队参与会诊!病死率极高,一周内迅速恶化

小嵩
2025-07-03 18:11:19
华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盘古,疑似抄袭阿里Qwen

华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盘古,疑似抄袭阿里Qwen

云头条
2025-07-04 19:46:36
曝南航机长年薪超70万!妻子再发声,曝工作人员将她和婆婆弄伤

曝南航机长年薪超70万!妻子再发声,曝工作人员将她和婆婆弄伤

180视角
2025-07-04 14:55:02
2025-07-04 23:51:00

北京房产

海淀严选 和樾玉鸣让「好房标准」藏在每一个细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美媒: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让14亿中国人在笑话我们

头条要闻

美媒: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让14亿中国人在笑话我们

财经要闻

茅台从3300跌到1700 泡沫破了酒才真香

体育要闻

体坛最爽打工人:37岁被裁,工资领到72岁

娱乐要闻

李宇春身上的标签哪个才是真的?

科技要闻

被雷军"震惊"后,何小鹏"藏起"G7的战报

汽车要闻

重生之拿回销量 领克10 EM-P抢鲜实拍

态度原创

亲子
家居
艺术
旅游
时尚

亲子要闻

爱玩水的娃注意!5岁女童泡温泉后昏迷,暑假警惕“食脑虫”(内附防护指南)

家居要闻

合理布局 三口之家的温馨空间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再见多巴胺,今年流行的“淡彩色”穿搭太美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