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代”、“文革坏人”、“中国最富的人”,陈小鲁身上曾被贴上众多时代特色的标签,如今这些标签都将随着他的离开被彻底封存,只留下一段段往事。
曾经掘金海南的万通六君子王功权今天在朋友圈称,在他和陈小鲁先生有限的几次接触中,他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谦逊、平和、善良和开放的。
除官方职务外,陈小鲁的社会身份包括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标准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此前陈小鲁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曾回忆,当时自己决定下海,“有些老太太看了不干了,给领导打电话,说怎么搞得陈毅的儿子下海了”。陈小鲁当时回应,“老太太老脑筋,我就是想下海呗。你就这么说,小鲁爱冒险,下海要是搞得不好,给个救生圈,回来就行了。”
作为“红二代”,陈小鲁第一次选择“下海”是在1992年去海南,联合几家公司成立了股份制公司。
1992年,三亚市政府为了解决亚龙湾前期开发的资金问题,招股成立了国有亚龙湾股份公司,由三亚市政府授权对亚龙湾度假区进行统一管理,陈小鲁任当时公司总经理。
但是陈小鲁的“亚龙湾行动”仅过去一年就遇到问题。原因是海南地产大热后,中央开始决定进行宏观调控,资金禁止进入海南,由银行控制,资金紧张成为当时陈小鲁亚龙湾大展宏图的掣肘。
陈小鲁曾说过,“我们在那儿有个失误。就是一开始想搞点综合经营,搞了块地,投了一个多亿,结果因为一调控,就没钱了”。
陈小鲁提到的“搞了块地”本来是海南旅游的重点项目,“国家旅游度假区”,由国家旅游局牵头负责。遭遇资金困难后,亚龙湾项目遇到香港中粮集团下属的鹏利国际,在陈看来,对方有资金、有管理能力,是亚龙湾理想的“接盘侠”。
1995年,经历增资扩股后,亚龙湾从陈小鲁手中转入中粮,因此亚龙湾也变成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
1993年,从海南回来后,陈小鲁又成立了标准国际,开始做投资咨询。主要工作是支持国企在海外上市。从国外的资本市场上筹钱。
“由于做投资顾问的都是老外,一些领导不大信任,就想找个中国顾问,心里有底。我们正好就找到了客户,担任中方的顾问”。对于标准国际的发迹史,陈小鲁曾说过,“这个赚不了多少钱,而且我们这种人,就不是经商的料。”
对于自己在海南的经历,陈小鲁曾感慨,“感觉的确也不好。我觉得挺没意思的。我感到我跟这个社会不适应。这些现实和我从小学到的东西、和我理想中的社会理念太不一样了。我有点理想主义化。”
不好的感觉或许来自繁琐的政商关系,一位香港朋友的故事让陈小鲁羡慕不已:朋友的公司在香港上市,十几年他只见过官员一次,就是在上市那天,官员来宣读上市公司的规定。
反观自己的公司,经常接待各级领导。做项目跟政府打交道,土地,物价要批。“这些东西在国外都是很少见的”。
但他同时也承认,“毕竟老爷子在那里摆着,不支持你也不会敲诈你”,陈小鲁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