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房产 > 正文

楼市调控转向?救市仍有度,“房住不炒”不动摇

0
分享至
各地频繁祭出的调控政策,让楼市蒙上波诡云谲的气息。

近来,各地频繁祭出的调控政策,让楼市蒙上波谲云诡的气息。

在北方,有以哈尔滨为代表的省会城市,主动发布性质明确的“救市”政策;在东莞等热点城市,二手房指导价继续严控,丝毫未见松绑迹象;还有遍布大江南北的十余座城市,针对房企降价出台“限跌令”,稳定市场走向与购房者预期。

有声音称,少数城市房贷利率下调、央行释放稳楼市信号,或代表调控转向的开始。

真相到底如何?综合业内多方观点可知,不管是央行的罕见表态,还是各地政策放松,主要以局部小招为主,并没有触动“房住不炒”“一城一策”主基调。

楼市分化还将持续存在。祭出松绑政策的城市,多是市场基础较差,普遍面临人口流出、需求萎缩的问题,政策短期或有托底效果,但长远还有待观察;至于上海、深圳、东莞等政策收紧的城市,楼市调控难言放松,“房住不炒”的基调不会动摇。

局部地区吹起“暖风”

哈尔滨最新出台的楼市政策,极大触动了市场的敏感神经。

10月10日,哈尔滨出台"十六条"政策全方位稳楼市,在房企端,减轻企业流动资金压力;在居民端,促进购房需求释放。

人口千万的省会主动“救市”,有何信号意义?是否意味着,楼市政策会出现大转向?让市场有此疑问的,不仅因哈尔滨的城市量级,更重要的是,近期为楼市托底的城市实在不少。

本应火热的金九银十,东北三大省会城市却相继出台救市举措。9月13日,长春发布购房补贴;再早前,沈阳也提高了人才购房补贴标准,同时还约谈了部分房企,规范房企降价销售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加上哈尔滨,寒意阵阵的东北地方政府救市基调已然十分明朗。

不仅在东北,长三角珠三角也有部分区域释放出了救市信号,10月11日宁波市奉化区发布了人才购房补贴政策,国家级人才最高可获100万元。肇庆、珠海、中山、惠州相继下调二手住宅转让个税核定征收率,降低二手房交易成本。在内陆地区,岳阳、唐山等十余座城市,则为了稳预期,出台针对房企的“限跌令”。

以哈尔滨为代表的东北城市,出台楼市刺激政策并不意外。

克而瑞发表研报称,2021年前8个月,沈阳、长春、哈尔滨3个省会城市,成交较2019年同期跌幅都在两成以上,哈尔滨跌幅更是高达59%,市场压力可见一斑。

楼市寒意阵阵,根源还在于人口流出、需求萎缩。“七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黑吉辽三省常住人口规模为9851万,较2010年末减少1100万人,累计降幅达10%。尤其是青年人口流失、叠加宏观因素影响,直接导致购房需求萎缩。

其他出台托底政策的城市,也多受楼市整体转冷的影响。据中指研究院数据,今年国庆长假期间,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33%,购房者置业意愿不足。

多家券商研究认为,居民对房地产行业“量价下行”的悲观预期,直接导致本轮市场景气度的下行。

克而瑞表示,综合各地刺激购房消费的举措,地方调控“边际放松”的序幕正在拉开,房价下滑过快城市、库存风险过高城市、高土地流拍率且高土地财政依赖度城市,更具放松调控的动机,楼市调控有望获得适度松绑。

信贷政策基本面没变化

“救市”就代表政策出现反转吗?事实并非如此。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认为,哈尔滨多部门联合出台十六条政策稳楼市,缓解房企流动资金压力,提升购房需求,打响救市第一枪,但这只是为了稳定市场,在房住不炒的框架里小幅腾挪。如果市场基本面差,该跌的地方放松后还会跌,只不过可能跌得慢一些。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哈尔滨“十六条”楼市新政,并未有“出格”的地方,未跨出“一城一策”的边界,纾困供给端才是政策的重点。只要购房利率不降低,杠杆率不变,贷款集中度政策变,交易税费不变,不影响大局。

实际上,信贷政策的松紧程度,更加影响楼市的冷热变化。10月初,在广州、佛山等地,部分国有银行和股份行开始下调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湖南益阳也有银行下调房贷利率。

个别城市的房贷变动,叠加中央释放的稳楼市信号,行业调控边际松动的预期不断出现。9月底,中央接连释放稳楼市信号,称金融机构要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配合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

不过管清友认为,央行首提“房地产”,主要是为了保障首套刚需和二套改善的正常住房消费需求。在坚持“两道红线”房贷集中管理和严格审核贷款资质的基础上,对首套刚需提供差异化信贷支持,最多是结构性的微调纠偏,整体地产信贷政策很难有明显的松动。

克而瑞数据也显示,今年9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46%,较去年年底上升23个基点;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83%,较去年年底上升29个基点。

广州、佛山等地下调房贷利率的城市,主要因前期房贷利率涨幅较大,处于高位,因此纠偏优化,避免误伤刚需。

不过,业内普遍认为,经历今年房贷利率上行、银行房贷额度不足、放款周期变长后,房贷政策最严最紧的时期已经过去,一刀切收紧房贷政策、误伤刚需的行为将会逐渐纠偏。

中银证券认为,房贷集中管理制度实施以来,多数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已压降至监管要求上限及以内,整体存在一定调节空间。目前,市场正处于“基本面”与“政策”双重底部,政策维稳预期进一步加强,房企信贷及居民按揭贷款有调整预期。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广西柳州市城市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李鹤年接受审查调查

广西柳州市城市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李鹤年接受审查调查

界面新闻
2025-07-07 20:01:17
空调24小时连轴转会坏?维修师傅揭秘:90%的人都在做无效保养

空调24小时连轴转会坏?维修师傅揭秘:90%的人都在做无效保养

阿伧说事
2025-07-06 09:56:16
把所有人都骗了!《以法之名》最大聪明人:不是洪亮,不是郑雅萍

把所有人都骗了!《以法之名》最大聪明人:不是洪亮,不是郑雅萍

妮妮玩不够
2025-07-07 07:41:41
国乒大爆冷!世界冠军遭淘汰,男单下半区剩一人苦撑,前景不乐观

国乒大爆冷!世界冠军遭淘汰,男单下半区剩一人苦撑,前景不乐观

砚底沉香
2025-07-07 16:01:33
TVB爆瓜!从忘年恋到血染香江,这对“顶流夫妇”怎么了?

TVB爆瓜!从忘年恋到血染香江,这对“顶流夫妇”怎么了?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07-07 17:41:22
臭名昭著的3位相声演员,“包养”女徒弟、恋上师姨、背弃师门

臭名昭著的3位相声演员,“包养”女徒弟、恋上师姨、背弃师门

南南说娱
2025-05-10 14:35:41
交通部暗访天津,发现问题隐患95项,其中重大事故隐患1项,突出问题1项

交通部暗访天津,发现问题隐患95项,其中重大事故隐患1项,突出问题1项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7-07 14:51:55
0比3完败!大藤沙月被打得毫无脾气!豪言成笑话,网友:纸老虎

0比3完败!大藤沙月被打得毫无脾气!豪言成笑话,网友:纸老虎

体坛知道分子
2025-07-07 06:10:09
传 TikTok 要为美国市场单开新 App,全球将出现三个「抖音」?

传 TikTok 要为美国市场单开新 App,全球将出现三个「抖音」?

极客公园
2025-07-07 18:47:08
因为白菜价内存,长江存储在美国狂扁美国人。

因为白菜价内存,长江存储在美国狂扁美国人。

差评XPIN
2025-07-06 00:10:25
越南谈中越战争:中国不是给越南一个教训,而是摧毁,他们做到了

越南谈中越战争:中国不是给越南一个教训,而是摧毁,他们做到了

正观历史
2025-04-02 13:55:11
王欣瑜自带水杯喝水,主裁多次提醒要遮挡,原因竟是不能露商标

王欣瑜自带水杯喝水,主裁多次提醒要遮挡,原因竟是不能露商标

小娱乐悠悠
2025-07-03 13:24:00
退休教师顺鸡蛋当场身亡,儿子索赔超市38万,法院判决让人佩服

退休教师顺鸡蛋当场身亡,儿子索赔超市38万,法院判决让人佩服

南南史
2025-01-15 10:54:19
盘点《灌篮高手》中一众球员的技术排名

盘点《灌篮高手》中一众球员的技术排名

茅塞盾开本尊
2025-07-02 14:43:22
朝鲜女博士来上海后整整15年未出门,民警破门后,当场愣住

朝鲜女博士来上海后整整15年未出门,民警破门后,当场愣住

狮拓一叶知秋
2025-05-08 20:43:57
美财长:未来48小时将宣布多项贸易协议

美财长:未来48小时将宣布多项贸易协议

参考消息
2025-07-07 21:45:04
李小璐有二胎了?家中出现婴儿椅和小男孩,疑似删除网友质疑评论

李小璐有二胎了?家中出现婴儿椅和小男孩,疑似删除网友质疑评论

郑丁嘉话
2025-07-06 09:52:53
万亿白酒帝国崩塌,谁在痛饮这场苦酒?

万亿白酒帝国崩塌,谁在痛饮这场苦酒?

正经污君
2025-07-02 21:31:59
卡福:下届世俱杯所有球队都会想参加;南美球队闯入四强意义重大

卡福:下届世俱杯所有球队都会想参加;南美球队闯入四强意义重大

直播吧
2025-07-07 14:07:27
记者:阿隆索考虑让恩德里克在本赛季出任右边翼的位置

记者:阿隆索考虑让恩德里克在本赛季出任右边翼的位置

直播吧
2025-07-07 22:50:13
2025-07-07 23:08:49

北京房产

海淀严选 和樾玉鸣让「好房标准」藏在每一个细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月薪8千女子挪用公款1700万挥霍:每年买奢侈品花200万

头条要闻

月薪8千女子挪用公款1700万挥霍:每年买奢侈品花200万

财经要闻

特朗普要发关税函 美国贸易谈判进展如何

体育要闻

不会再有第二个,快乐又伟大的托马斯-穆勒

娱乐要闻

鹿晗状态回升账号恢复 演唱会公开表白

科技要闻

投资大佬一语扎心:中国机器人"可悲"现状

汽车要闻

预售10.58万起/6秒级加速 零跑B01将于7月下旬上市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旅游
房产
家居

夏天别总穿黑色长裤,试试这几款过膝长裙,轻盈舒适还优雅

教育要闻

逆境中的辉煌:抓住三次风口的优志愿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房产要闻

容积率1.0,这可能是海口近三年最猛的一块地!

家居要闻

醺光伴读 品质兼顾实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