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房产 > 正文

要求刚需购房者35岁以下,高房价会吞噬合肥的风投红利吗?

0
分享至

合肥,又一次站到了舆论的聚光灯下。

不过,这次不是因为最牛“风投”城市,也不是因为迈入万亿俱乐部,而是因为高房价。

近日,有媒体爆出,合肥发布的《关于新建商品住房公证摇号公开销售有关事项的通知》将摇号选房的“刚需”认定条件加入年龄限制,规定“登记购房人登记购房之日时年龄在35周岁以下”,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事实上,过去几个月,这个二线城市的楼市刚刚经历了一轮疯涨,部分学区房的价格甚至上涨了近50%。4月8日,住建部专门约谈了包括合肥在内的5个城市的政府负责人,要求坚决遏制投机炒房。

火热的合肥楼市,怎样才能回归到应有的理性水平?过快上涨的房价,会不会吞噬这座城市的“风投”红利?

合肥一楼盘销售中心。图/中国新闻图片网

“疯狂”的楼市

合肥这轮楼市异动,在2020年第四季度已现端倪。

根据世联行的观察,疫情后的3~6月,合肥新房市场成交量同比上升;10~12月,土地市场火热传导到楼市;11~12月,西南板块新房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

进入2021年,随着学区房周期到来,恐慌情绪蔓延至合肥政务区等热点学区。当地中介从业者张明(化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除了占学位外,购房者还带着资产保值的诉求,提前入手学区房,这也导致学区房供需关系骤然紧张。

有业内人士透露,在合肥滨湖、高新区等热点区域,通过各种手段炒作房价的现象屡有发生,其中包括捂盘惜售、经营贷入市、散播恐慌情绪等。受此影响,部分楼盘的价格快速上涨,一些人通过倒卖房号获利。

克而瑞中国房地产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合肥二手房累计成交量达到14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444%。在11个二线城市中,处于领涨地位。

官方数据显示,3月合肥市区共网签住宅5327套,环比上涨30%,同比上涨24.1%。

具体板块而言,以政务区和滨湖区为首,房价均在3万元/平方米以上。上述板块生活设施相较健全,教育资源较优质,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蜀山区、庐阳区、包河区紧随其后,房价也有达到了2万元/平方米以上。剩下的瑶海区、新站区与合肥北城区房价也都达到了1.5万元/平方米以上。

合肥政务区的一些优质学区房,价格一度涨到了6万元/平方米,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0%。

随着价格上涨,不少刚需购房者开始恐慌。

今年一直在看房的购房者李玥告诉(化名)中国新闻周刊,她发现不少开发商会优先提供给全款支付的购房者。而二手房市场则一天一个价,政务区、滨湖区、高新区充斥不少炒房客。

有媒体报道,市场火热下,合肥楼市也出现了一些违规现象,有些楼盘甚至还要加付“号头费”。

4月5日,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从八个方面加强楼市调控,包括稳定增加居住用地供应、实行市区学区内成套住房入学年限政策、深化住房限购措施、实行市区热点楼盘“摇号+限售”政策、从严调控商品住房价格、加强住房贷款审慎管理、加大租赁住房建设力度,以及严厉打击各种房地产市场乱象。

这也被业内称为合肥“新政八条”。

新政出台后,合肥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在4月6日至11日,《通知》中限购区域,二手房的成交价格较前一周,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

不过,合肥“新政八条”能否从根本上摁住蠢蠢欲动的楼市,仍有待观察。

“把合肥还给刚需”

合肥房价较高与该市的调控政策密切相关。

有分析认为,相比中西部其他省会城市,合肥的调控政策不仅相对宽松,而且出台时间较晚。

以限售政策为例,直到此次“新政八条”出台,合肥才明确提出摇号所购房源自取得不动产权证之日起3年内不得上市交易的限售政策。

而早在2017年,郑州房产调控政策就明确指出,在郑州市行政区域内,2017年5月3日(含)之后购买的住房,自取得《不动产权证书》之日起不满3年的不得上市转让。

长沙更是在2016年11月就正式出台了“长七条”,对限购人群及限贷政策则有了明确的规定。随后3年,长沙又出台了一系列密集调控政策。从限购到限售、限企、限地价,再到差别化购房资格、差别化信贷、差别化税收等政策。其中2017年出台的,称为史上最严厉调控的6.25新政更是规定:在限购区域内,须拿证满4年后方可购买第二套住房;商品住房须取得不动产权属证书满4年后方可上市交易。

舆论指出,过于宽松的限购政策,没有起到堵住炒房客的作用。比如,在合肥当地户口买二手房不限购。开发商为了快速回笼资金,提高首付甚至全款优先,让很多刚需购房者买不到房。

合肥市区一景。图/图虫创意

在住建部主管的中国建设报官方微博下,合肥网友一窝蜂留言,希望住建部前往合肥督查,当地也管管楼市乱象。

“把合肥还给刚需!”有的网友还打趣,怕买不到合肥的机票,就众筹给住建部领导买机票,恳请他们来看看。

有人还编出一首打油诗:“四千月薪,五万房价,六个口袋凑七十万首付八成买不到房”。

4月16日,合肥发布的《关于新建商品住房公证摇号公开销售有关事项的通知》,更是将摇号选房的“刚需”的认定条件加入年龄限制,规定“登记购房人登记购房之日时年龄在35周岁以下”。

关于为什么把“刚需”年龄限制在35周岁以下,不论是业内人士还是相关舆论,同样充满困惑。

另一方面,合肥地产市场供需失衡,导致近期房价持续上涨。

数据显示,2020年合肥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备案135305套,销售备案面积1519.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3%;二手住宅成交83344套,成交面积783.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67%。

合肥全市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持续下降。官方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合肥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为7.29个月。

上海易居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合肥的新建商品住宅去化周期仅有2.8个月,在全国100个热点城市中,仅高于浙江湖州。

事实上,过去几年合肥的土地供应规模并不大,去年成交面积更是达到过去5年来的新低。在区域分布上,新增供应主要集中在主城区以外的区域,而非核心区。比如,2020年滨湖区仅仅出让了两宗地块,政务区则已“断供”多年。这也使得作为教育高地的滨湖、政务两区,目前的有效库存还不到8000套,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比,供应量严重不足。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调控政策之下,合肥楼市有望在短期内逐渐恢复理性。但从中长期来看,合肥仍需进一步加大供应,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供需压力,从而平抑房价。

涨幅仅次于深圳

在中西部城市中,合肥2020年GDP刚过万亿,排在重庆、成都、武汉、长沙、郑州之后,但是房价均价目前已经到了“数一数二”的水平。

数据宝公布的《2020年316个城市房价排行榜》中,合肥二手房的单价与武汉不相上下,把成都、重庆、长沙、郑州、西安等新一线城市甩到身后。

易居研究院2020年12月数据显示,中西部地区中,合肥房价均价达20128元,超越了成都的18395元和武汉的19533元。

值得注意的是,与合肥房价不相上下的武汉和成都,多年来GDP一直处于全国前十。根据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2020年9月发布的《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白皮书》(不含直辖市),成都、武汉各有6个区入围百强,仅次于广州。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近5年,合肥二手房价格上涨66.5%,同期北京上涨52.2%、上海上涨46.9%、广州55.8%。合肥上涨幅度,仅次于深圳的83.6%。

近些年,在国内互联网传播中,合肥无疑颇具“网红”气质。从知名VC投资人称赞合肥为中国最佳“风投”的城市开始,合肥近10年间的产业谋划与布局,一直广受赞誉。

从2007年合肥市政府拿出近1/3的财政收入,引进当时连年亏损的京东方,并形成年产值超1000亿元的产业链开始,到2019年,在蔚来汽车最危险的时刻,合肥国资紧急注资“救援”,毫无疑问,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合肥市政府通过产业引进和资本投入的方式,建构了自己的高新制造产业集群。

京东方合肥生产基地。图/图虫创意

今年,从19座已公布年度重点项目的万亿GDP城市清单看,合肥在项目数量上位居第一,这其中不乏G8.5液晶基板玻璃生产线、捷敏半导体IC电源管理器件生产线等高新产业。

产业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但合肥远没到可以“掉以轻心”的地步。有分析认为,近几年合肥大力扶植的高新产业,目前还处于创业阶段,依然具有风险。

从2010年到2020年,中国GDP十年增幅排名前十的主要城市中,合肥排名第二,GDP增幅达272%。

事实上,合肥GDP高速增长,城市扩容功不可没。2011年7月,巢湖市所辖的一区四县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扩容后的合肥市面积从7085平方公里到11496平方公里。

合肥人均的收入增长也远低于房价涨幅。2020年,合肥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8283元和24282元,同比增长6.3%和8.1%。

2020年,合肥人均可支配收入42492元。而因房价被住建部表扬的省会城市的长沙,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1477元。2020年因疫情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下降的武汉,达到45230元,也高于合肥。

近年来,合肥多次提出融入“长三角”的战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从区域分布来看,长三角高收入城市最多,人均可支配收入前十的城市中,包括了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和无锡。

来自长三角的三个新一线城市——苏州、杭州和南京,人均收入更是超过了6万元大关,远超合肥。

有舆论指出,合肥从当年全国最大的“县城”发展到现在中国最牛“风投”之城,大好局面来之不易,不能放任房价的泡沫越吹越大,让高房价吞噬了产业发展的红利。

(原题:《要求刚需购房者需35岁以下,高房价会吞噬合肥的“风投”红利吗?》)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穷,是父母六七十岁了,还持续让别人借运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穷,是父母六七十岁了,还持续让别人借运

烟台秀姐
2025-07-06 06:23:57
仗打了1000多天,美国终于发现不对劲:原来中国三年前就选对了!

仗打了1000多天,美国终于发现不对劲:原来中国三年前就选对了!

来科点谱
2025-07-03 16:13:51
对马斯克的首个实质性反制,来了

对马斯克的首个实质性反制,来了

观察者网
2025-07-06 22:53:27
太遗憾!大满贯赛国乒女单首轮2人将被淘汰,8人成功晋级女单正赛

太遗憾!大满贯赛国乒女单首轮2人将被淘汰,8人成功晋级女单正赛

国乒二三事
2025-07-06 12:20:42
广汽埃安半年只卖15万辆,年度目标100万!网友:该请司马南出场了

广汽埃安半年只卖15万辆,年度目标100万!网友:该请司马南出场了

深蓝财经
2025-07-04 19:31:22
在酒店光脚洗澡后感染HPV?真相来了!医生提醒:避免在公共场所光脚

在酒店光脚洗澡后感染HPV?真相来了!医生提醒:避免在公共场所光脚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7-06 06:40:45
刚公布重磅审计报告,警示所有央国企!

刚公布重磅审计报告,警示所有央国企!

环球通信
2025-07-06 17:38:41
高晓松近照曝光,变瘦后摘掉了眼镜,和年迈妈妈很像,还带点慈祥

高晓松近照曝光,变瘦后摘掉了眼镜,和年迈妈妈很像,还带点慈祥

葡萄说娱
2025-07-06 23:02:37
12岁男孩暴雨中被网约车司机赶下车扔半路淋成"落汤鸡",司机还让孩子支付取消订单的费用

12岁男孩暴雨中被网约车司机赶下车扔半路淋成"落汤鸡",司机还让孩子支付取消订单的费用

观威海
2025-07-05 12:29:33
毛主席为何拒绝给董存瑞题词?得知缘由后,众人钦佩:伟人高明

毛主席为何拒绝给董存瑞题词?得知缘由后,众人钦佩:伟人高明

文史道
2025-07-03 20:21:14
未来越南会非常惨!越南骗了中国,牺牲中越合作,换取美国减税

未来越南会非常惨!越南骗了中国,牺牲中越合作,换取美国减税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7-06 17:25:13
台军打响“第一枪”,解放军大军集结,这一次,赖清德已无退路

台军打响“第一枪”,解放军大军集结,这一次,赖清德已无退路

要塞阵地官方
2025-07-05 10:44:41
蔡澜自曝《今夜不设防》开办原因:倪匡爱上一妈妈桑,耗费上千万

蔡澜自曝《今夜不设防》开办原因:倪匡爱上一妈妈桑,耗费上千万

小徐讲八卦
2025-07-06 19:06:16
孕妈狂吃6万榴莲,产房生下儿子时,医生们惊呆了,妈妈也愣了

孕妈狂吃6万榴莲,产房生下儿子时,医生们惊呆了,妈妈也愣了

菁妈育儿
2025-07-06 14:43:44
土耳其将与阿塞拜疆联合成立军事基地!埃尔多安抵达

土耳其将与阿塞拜疆联合成立军事基地!埃尔多安抵达

项鹏飞
2025-07-05 20:14:30
霍福德妻子更新社媒:5个孩子同框太美满 生娃后仍美若天仙

霍福德妻子更新社媒:5个孩子同框太美满 生娃后仍美若天仙

Emily说个球
2025-07-06 13:35:29
88年男子和嫂子去赶集,路过高粱地时,嫂子突然对他说了一句话

88年男子和嫂子去赶集,路过高粱地时,嫂子突然对他说了一句话

泽泽先生
2025-06-05 16:42:51
史诗级7方交易!火箭正式官宣:杜兰特+卡佩拉空降休城

史诗级7方交易!火箭正式官宣:杜兰特+卡佩拉空降休城

埃文凯尔
2025-07-07 03:50:42
病理报告上出现这5个词,恭喜你,癌症生存期可延长20年!

病理报告上出现这5个词,恭喜你,癌症生存期可延长20年!

荷兰豆爱健康
2025-07-06 19:22:26
日本末日预言造成5600亿日元损失

日本末日预言造成5600亿日元损失

中国能源网
2025-07-05 23:25:05
2025-07-07 06:03:00

北京房产

海淀严选 和樾玉鸣让「好房标准」藏在每一个细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业内分析师:美国全面禁止中国无人机只是"时间问题"

头条要闻

业内分析师:美国全面禁止中国无人机只是"时间问题"

财经要闻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了!

体育要闻

陈登星法国扣篮大赛夺冠!高举国旗庆祝

娱乐要闻

35岁鹿晗暴瘦到认不出 传和关晓彤分手

科技要闻

小米YU7首批交付,雷军现身为车主开车门

汽车要闻

阿斯顿·马丁跑车阵容将齐聚2025古德伍德速度节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旅游
手机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是留在南方电网,还是读研?观念不同的两代人,最后还是父母妥协

夏天穿衣别发愁,多试试牛仔单品和连衣裙,简单大方又减龄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手机要闻

二季度苹果销量回暖 华为重返第一

军事要闻

以伊冲突后 哈梅内伊首次公开露面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