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房产 > 正文

开发商加速减仓京津冀

0
分享至
北方做地产真难!

 

    去年,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曾发布一篇文章称,中国南北城市差距正在扩大。


文中列举出一些数据——2012-2019年北方经济占全国比重从42.9%快速下降至35.4%,南北经济总量差距从14%迅速扩大至29%,人均GDP差距从0.97迅速增至1.30。

图表来源:华创证券

2010年,北方在20强城市中降至7个。2017-2018年,北方在20强城市仅剩北京、天津、青岛、郑州4个,10强中仅剩北京、天津2个。
 
2020年,南京取代天津进入10强,北方在10强城市中仅剩北京一城。

在我国城市群中,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贡献全国GDP超4成,其中长三角的经济贡献最大。可以说,这三大区域也成为各家房企重仓所在。

伴随2020年房企年报的发布,我们不难发现,粤港澳、长三角成为房企的心头好。而京津冀乃至整个北方区域投资风险逐渐加大,有房企管理层在业绩会上就表示,“会谨慎考虑投资”。

随着京津冀区域限购政策不断升级,区域内土地供应相对较少且竞争激烈,一些房企正在减仓京津冀。

“进退两难” 京派房企陷困境

在京派房企中,远洋算是较早进行全国化的一家。

2020年,远洋在城市布局上启动“南移西拓”战略。公司表示,京津冀是远洋的基本盘,在此基础上,资源将进一步向华东、华南以及西部市场倾斜。

然而从业绩表现来看,远洋的“南移西拓”战略进展并不顺利。2020年,远洋在长三角地区的销售额186.2亿元,同比下降34%;而在珠三角地区销售额为199.8亿元,同比下降11%。

有机构分析,远洋从深耕京津冀到布局五大重点城市群的策略是大势所趋,但是公司面临的情况是布局城市过于单一,导致受调控政策影响大,部分城市需求受到抑制,从而导致整体销售增速放缓。

另一家深耕京津冀地区的房企首创也面临类似困境。

2017年,随着“317 新政”等一系列偏紧的调控政策的出台,首创在京津冀地区的销售增速也不断回落。

2020年,首创签约销售金额709亿,其中京津冀地区销售额下降36.9%,为309亿元,占比43%。而2019年京津冀的销售额490亿元,占比60%。

对比之下,2020年首创在长三角、粵港澳签约额分别同比增长约12%和21%。

但是由于首创对于京津冀地区的依赖程度较高,在京津冀地区销售增速逐步下行的状况下,公司的销售规模也一再掉队。

根据克而瑞统计,2020年首创在全国房企销售榜中排名已滑落至第58位,规模进一步掉队。

就连资金雄厚的某TOP5房企,在天津的项目也被频繁爆出降价,均价从1.2万元直接下调到8000至9000元,最高降幅33%。

最后天津监管层发声,称该房企行为属于“扰乱区域市场的违法操作”,不予办理网签手续,并责令退还、赔偿。


外地房企“谨慎进京”

相比京派房企努力走出大本营,外地房企在京津冀的投入就更加谨慎。

此前一直推行高周转、高杠杆的闽系房企也在去杠杆的主旋律下,选择性的进行城市布局。在2020年旭辉年报中,有这样一段话,“从不同的城市圈来看,长三角及珠三角的城市楼市活跃度最高,环渤海区域的楼市恢复较缓慢”。

许久不在北京拿地的“行业老大哥”万科也在“用脚投票”。2020年,万科在北方区域的营业收入为674亿元,占比16.91%,与两年前占比24.18%相比,降幅达30%。权益净利润占比降幅更是高达64%。

今年招商蛇口的投资者会议上,在谈到城市群选择时,这家正享受大湾区红利的房企表示,“过去几年,京津冀周边的都市群面临比较大的下滑,我们在比较谨慎的投资”。

尽管由于项目大额结转,招商蛇口在华北区域的营业收入有所增长,但从毛利率来看,华北区域在全国垫底,仅为11.11%,远低于深圳、华中和华南区域。

招商蛇口强调,在三四线城市中,更看好长三角和江浙沪,原因是,“城市经济发展好、人民购买力强、政府亲商。”

招商蛇口从珠三角扩张至长三角的路径或许是大湾区房企发展的一个缩影。

此前亿翰智库发布过一篇题为《华南房企对外扩张的终极选择:占领长三角》的报告,报告称由于现金回款以及珠三角市场空间相对有限的原因,华南深耕型房企对外扩张首选长三角。

与多数房企判断类似,报告认为长三角和珠三角承载了中国大部分的经济增长活力,提高了居民收入的水平,带动了需求的增长,而环渤海尚处于经济转型期。


从“投资不过山海关”,再到如今“投资不过淮河”,房企投资的“去北方化”愈加明显。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地铁员工大量辞职。直言不仅是因为工资低,5大原因太现实

地铁员工大量辞职。直言不仅是因为工资低,5大原因太现实

悠闲历史
2025-07-01 16:42:06
见中国人就打?该国满街都是排华标语,奉劝国人别再去旅游了

见中国人就打?该国满街都是排华标语,奉劝国人别再去旅游了

华人星光
2025-05-31 16:37:01
“事出反常必有妖”:竟然有高手总结了中国的现状,绝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竟然有高手总结了中国的现状,绝了!

诗词中国
2025-06-22 14:46:30
交易5年后收到税务局通知,600106需补缴税款超4000万

交易5年后收到税务局通知,600106需补缴税款超4000万

时代周报
2025-07-01 19:23:18
我刚从台湾回来:说实话很难听,但这就是真实的台湾省现状了

我刚从台湾回来:说实话很难听,但这就是真实的台湾省现状了

媛来这样
2025-06-01 00:20:57
人到晚年才发现: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比多子女家庭的老人更幸福

人到晚年才发现: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比多子女家庭的老人更幸福

文史道
2025-04-20 21:51:06
知名男演员去世!送医时已确诊中晚期……这个角色太熟悉

知名男演员去世!送医时已确诊中晚期……这个角色太熟悉

鲁中晨报
2025-06-30 20:48:16
3台风胚胎共舞:有个要登陆江浙沪?6省市大到暴雨

3台风胚胎共舞:有个要登陆江浙沪?6省市大到暴雨

环球科学猫
2025-07-01 10:49:38
这就是钱学森孙子钱磊的真实样貌,38岁已是上校,离少将一步之遥

这就是钱学森孙子钱磊的真实样貌,38岁已是上校,离少将一步之遥

boss外传
2025-05-19 20:25:03
有哪些弦外之音让你后悔至今?网友:30岁女领导笑说要和我婚外情

有哪些弦外之音让你后悔至今?网友:30岁女领导笑说要和我婚外情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3-24 00:20:04
国内成品油价“三连涨”,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国内成品油价“三连涨”,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界面新闻
2025-07-01 16:53:49
国内将逐步淘汰“白内障手术”?做完人就瞎了?医生告诉您真相

国内将逐步淘汰“白内障手术”?做完人就瞎了?医生告诉您真相

艾米手工作品
2025-06-30 17:02:28
外媒:苹果iPhone 17 Pro或将调整背面logo位置

外媒:苹果iPhone 17 Pro或将调整背面logo位置

环球网资讯
2025-06-29 13:08:19
这就是按照华为的标准一台车也出不了厂,问界M7碰撞测试引争议

这就是按照华为的标准一台车也出不了厂,问界M7碰撞测试引争议

星星car
2025-07-02 00:30:34
王欣瑜2-0爆冷晋级!赛后来听听各界媒体专家怎么说 第二个郑钦文

王欣瑜2-0爆冷晋级!赛后来听听各界媒体专家怎么说 第二个郑钦文

隐于山海
2025-07-02 01:27:00
又湿又热又闷!广东人最怕的天气来了……

又湿又热又闷!广东人最怕的天气来了……

I河源
2025-07-01 23:03:17
央视怒批!揭露网红医生真面目,利用科普引流,患者成为敛财工具

央视怒批!揭露网红医生真面目,利用科普引流,患者成为敛财工具

泠泠说史
2025-06-28 13:33:12
小米YU7续航达成率实测结果出炉,领先特斯拉Model Y超11%

小米YU7续航达成率实测结果出炉,领先特斯拉Model Y超11%

金融界
2025-06-30 15:24:18
新任命多名局长!广西5市发布人事信息

新任命多名局长!广西5市发布人事信息

蛙斯基娱乐中
2025-07-01 12:59:16
意媒谈米兰离队球员:沃克和菲利克斯带来巨大的失望

意媒谈米兰离队球员:沃克和菲利克斯带来巨大的失望

懂球帝
2025-07-01 08:04:16
2025-07-02 03:59:00

北京房产

海淀严选 和樾玉鸣让「好房标准」藏在每一个细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普京签署法令 允许“不友好国家”投资者在俄投资

头条要闻

普京签署法令 允许“不友好国家”投资者在俄投资

财经要闻

中央财经委: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体育要闻

郑钦文1-2西尼亚科娃 连续三年温网一轮游

娱乐要闻

瘦到脱相!鹿晗首度回应暴瘦内情?

科技要闻

不惧小米YU7?特斯拉逆势涨价

汽车要闻

2026款MG Cyberster/MG5 两款新车售5.99万起

态度原创

家居
健康
亲子
本地
公开课

家居要闻

中古通透 简约不失浪漫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亲子要闻

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排湿操,帮你恢复清爽轻盈状态!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亭台觅知音!百年戏楼藏了多少西厢绝唱?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