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房产 > 正文

2020楼市或创双17新纪录 三道红线下房企悄然谋变

0
分享至

2020年是令人铭记的一年。疫情来袭,全球经济受创,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GDP唯一正增长的国家。重生,或许是描述202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最恰如其分的词汇。这一年,中国经济韧性凸显,房地产表现超预期。

走过了“一季度冰封、二季度重启、三季度修复、四季度回暖”的反转曲线之路,可以预见的是,2020年中国新房市场销售将达17亿平方米、销售金额有望超过17万亿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回顾过去一年,三道红线、楼市打新、卖地金额创新高、物业上市等成为房地产行业年度关键词。

17万亿元销售额

创新高

“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楼市调控主旋律没变,约谈与点名、人才落户、LPR利率转换、一城一策等调控政策频繁出台,11个月时间,各级相关部门发布调控政策高达458次。

在多重政策环境下,反应灵活的房地产企业紧急盘整全国供货系统,在销售较好的城市加大推盘力度,全力激活营销体系。直播卖房、打折卖房、渠道带客,线上线下等各种花式营销,“回笼资金是第一要务”为2020年房企的第一共识。

“疫情期间,居理新房平台纯线上成交了1600多套房,多是刚需项目,这是供应端和需求端的双向匹配。”居理新房CEO王鹏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疫情并没有让购房需求消失。

“线上选房盲卖,8秒卖出了6亿元”,招商蛇口太子湾·湾玺上半年三次开盘、三次秒光,吸金近60亿元,这是今年上半年深圳楼市的缩影。进入11月份,这股热流仍未退烧,“几万人抢房,只要有资格买到就相当于赚了500万元”,深圳某网红盘的一次开盘,让资本市场新股惯用的“打新”被移入了楼市上演。深圳不是唯一一个,杭州、南京、成都、西安等城市“打新”收益也普遍偏高。

在“打新”热的传导下,房企拿地热情高涨。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7日,超过30个城市卖地收入超过500亿元,其中上海、杭州、广州三城均超过2000亿元,南京等11个城市均超过1000亿元,多城卖地收入均刷新历史纪录。毫无疑问,这些土地储备将决定下一阶段相应房企将站在哪一阵营,头部企业地位不动摇,中型房企不稳定,小型房企难追赶,分化一直在加剧。

“城市分化、价格分化、产品分化、房企分化,行业竞争分化,但2020年出现了史上最好的一个‘金九银十’,新房市场在先抑后扬的局面下刷新了历史纪录。”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0年全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已成定局,有望达到17.2万亿元。10年前,这一金额为5.2万亿元。不得不说,中国房地产市场正以年均增长超过1万亿元的速度快跑。

“中国房地产真正发展的30年,前20年靠土地红利盈利,城市化速度快。2010年至今这10年,行业盈利主要靠金融红利,通过举债扩大规模,带来的结果是高杠杆高周转。”蓝绿双城创始人曹舟南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三道红线”的来临,对房地产行业最大的影响是,将彻底使其脱离金融红利期,进入“管理红利”时代。

“三道红线”试点在即

房企调整“宜早不宜晚”

坐享土地红利和金融红利的房地产企业,几乎从没考虑过向制造业学习,实施精细化运营管理,但“三道红线”监管新规的呼之欲出,让每一家高管层都感到焦虑,调整已“宜早不宜晚”。

众所周知,今年8月份,按照“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及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倍”的触线标准,将房企分为“红、橙、黄、绿”四档的消息在坊间流传。根据要求,12家试点房企从2021年起,正式进入为期两年半的“三道红线”测试期,到2022年底12家试点房企要实现降档,2023年6月底前,试点房企的“三道红线”全部达标。

三年时间,如何实现“三道红线”全部达标,对于多数房企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根据2020年上半年财报测算,全国43家主要房企中,“三道红线”全部达标的只有5家,而有12家房企同时踩中“三道红线”。

这一监管新规带来的巨变,市场已经初见端倪。据《证券日报》记者观察,头部房企普遍较为镇定,盘子大可回旋余地大,即便如此,龙湖等绿档房企也进行了增资扩股,“晴天补屋顶”意图明显;中型房企多数放弃进入新城市的计划,协商退地,停止三线、四线城市拿地,全力收缩战线;小型房企近年来融资一直较难,反倒适应性更好。

“抉择较为艰难的多是中型房企,如果继续冲规模,期限到了周转不开可能受重伤;如果选择降低杠杆率,可能再也没有机会提升市场占有率。”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卖资产、增资扩股、引入战投等动作频发,可见房企背后压力非同寻常。

“近期,花样年与中融国际信托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斥资8亿元向花样年附属公司收购项目公司70%股权。”中型房企花样年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旧改项目有着“长周期,高利润”的特点,如果可以通过股权调整方式实现短期变现,可覆盖项目前期成本,提前实现收益,降低杠杆率。

当然,除了上述标配动作外,加快周转仍是有效招数。“‘三道红线’监管新规即将来临,融资成本比房价上涨速度要快,房企卖得越慢越亏,所以,开发商普遍会转向高周转模式。”王鹏向《证券日报》记者直言,如同制造业一般,产品库存时间拖得越长,赚差价能力越弱。

“短期看,房企预期拿地支出减少,高度依赖销售回款,更多房企将‘回款率’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指标。”贝壳研究院首席分析师潘浩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期看,对有息负债规模增速的控制,将会固化现有房企的梯队结构,弯道超车现象难以再现,中期内很难再出现“黑马型”房企;长期看,融资新规将作为房地产行业在金融端长效机制的重要方向,行业严格监管常态化,风险整体下降。在此基础上,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会更有利于管理红利型房企发展。

由此看来,“三道红线”对市场的影响是渐进式的。降低杠杆率、降低融资成本是开发商得以继续在地产圈经营下去的底线。在这一明确方向导引下,原来不打算拆分物业板块上市的房企也开始按捺不住了。

拆分物业IPO

降低财务成本

自2014年彩生活打响物业企业赴港上市第一枪后,物业企业在资本市场就开辟了新赛道。近几年来,内地房企陆续拆分物业板块上市,但从来没有出现今年这样集中递表上市的现象。

2020年收官之际,重量级物业企业仍在加紧上市。12月上旬,恒大物业和华润万象生活接连完成IPO,物业板块再添600亿港元市值成员。据天眼查App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14家物业企业登陆H股,1家登陆A股,总量是2018年以前物业板块上市公司总数的近3倍。

另据中指研究院向《证券日报》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24日,37家港交所上市,物业企业市值超过7100亿港元,平均市盈率超过50倍;4家沪深上市物业企业市值约为350亿元。

6年时间,从一家企业赴港上市到整个港股该板块市值超过7100亿港元,不难看出,如今的物业服务业务已经不是开发商旗下一个辅助性业务板块,反而成为其现金造血的重要来源。

“房企分拆上市的背后逻辑,核心归为两点。”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是缓解房企财务压力;二是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扩大业务规模。

不得不说,目前上市的物业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从房地产企业母公司拆分出来IPO的,母公司的开发业务规模几乎决定了这家企业的营收规模。上市之后,第三方拓展能力、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则决定着这家企业未来会成长为“月亮”还是“星星”。但不管是“星星”还是“月亮”,“蚊型”还是“巨鲸”,共识是,不能再等了。

“在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和调控政策下,房企运营压力增大,而物业板块由于现金流稳定、轻资产、抗周期等优势成为房企抓手。”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正是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市场空间大,资本的力量能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快速发展。对于房企来说,在这个时候分拆物业上市,一方面能够抢占市场机遇,实现新的业务增长点;另一方面能够更专注地做好自身的开发业务。

更重要的是,物管行业是一个蓝海市场。中指研究院提供给《证券日报》记者的统计数据显示,保守预计,2020年末我国物业行业在管面积将超过250亿平方米,营业收入将超过6000亿元。综合估算,预计到2024年,全国物业管理行业营业收入约为9296.43亿元。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进入存量市场,传统房地产开发领域利润率整体下滑。与此同时,物业行业万亿元量级的市场规模引发新的想象空间。”张大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市场规模够大,IPO后还有资金输血渠道,不需要母公司砸钱支持扩张,同时还能贡献稳定现金流,是一笔很好的生意。

毫无疑问,物管行业成为好生意的背后,年销售量达到17万亿平方米的新房市场是重要支撑力。但是,经过了“冰与火”并存的2020年,未来的新房市场规模是否还能持续上涨,17万亿元销售额纪录是否能被刷新,尚是问号。

“预计未来十年房地产规模将从年销售17亿平方米逐渐减少到10亿平方米,未来经营模式、融资模式都会发生转变。”对未来新房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严跃进表示。在他看来,从2021年起,房地产盈利空间将逐渐减少,企业负债率也将会降下来。如果 “三条红线”如期实施,那么部分房企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因此,房企将面临大洗牌。

但不管未来房地产市场怎么发展,“房住不炒”这个定位会持续贯彻到底,目的就是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面相变了!24岁丁真官宣“新身份”,才明白当年谢霆锋眼光有多绝

面相变了!24岁丁真官宣“新身份”,才明白当年谢霆锋眼光有多绝

简读视觉
2025-04-17 09:55:05
动真格了?中国空军大批军机抵达埃及,美媒:美军多名高官被解雇

动真格了?中国空军大批军机抵达埃及,美媒:美军多名高官被解雇

阿绐聊社会
2025-04-20 20:40:23
要是中美真打起来,中国导弹几乎没可能干掉美军的航母

要是中美真打起来,中国导弹几乎没可能干掉美军的航母

慢看世界
2025-04-21 11:07:33
表面上是有钱人,实则却是伪富豪,求求这四个男人别再装了

表面上是有钱人,实则却是伪富豪,求求这四个男人别再装了

梦涵说体育
2025-04-15 08:58:18
78岁佛爷挥动镰刀:一旦皇马5天后遭巴萨三杀 将原地解雇65岁安帅

78岁佛爷挥动镰刀:一旦皇马5天后遭巴萨三杀 将原地解雇65岁安帅

风过乡
2025-04-22 06:29:02
尼格买提在公园过42岁生日,录制结束马凡舒送蛋糕,离婚后没再找

尼格买提在公园过42岁生日,录制结束马凡舒送蛋糕,离婚后没再找

史行途
2025-04-22 09:23:35
大学就是一场骗局:学生骗学历,老师骗职称

大学就是一场骗局:学生骗学历,老师骗职称

老张侃诗词
2025-04-18 16:15:05
7现役球员见证上一次活塞季后赛取胜:詹姆斯杜兰特保罗领衔

7现役球员见证上一次活塞季后赛取胜:詹姆斯杜兰特保罗领衔

懂球帝
2025-04-22 11:58:16
楼上住户丢垃圾进下水池,导致我家多次被淹,我一招让其搬家走人

楼上住户丢垃圾进下水池,导致我家多次被淹,我一招让其搬家走人

老黄有话
2025-04-21 08:00:08
周总理一家都是高颜值,这是弟弟周恩寿的全家福,和哥哥长得真像

周总理一家都是高颜值,这是弟弟周恩寿的全家福,和哥哥长得真像

大江
2025-04-03 07:03:53
新款特斯拉 Model Y/Model 3 限时优惠,5 年 0 息并增新车色

新款特斯拉 Model Y/Model 3 限时优惠,5 年 0 息并增新车色

趣味萌宠的日常
2025-04-22 09:57:58
刘婷主持湖北交投集团来梅调研座谈会

刘婷主持湖北交投集团来梅调研座谈会

呼呼历史论
2025-04-22 09:25:41
泡泡玛特盘中一度创历史新高

泡泡玛特盘中一度创历史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2 10:05:36
巴特勒季后赛全能一战,诠释库里与自己的差距,自己才是超级巨星

巴特勒季后赛全能一战,诠释库里与自己的差距,自己才是超级巨星

阿雄侃篮球
2025-04-21 16:50:27
关晓彤沉默24小时:八年卡点庆生终结,鹿晗官宣博已成爱情遗址?

关晓彤沉默24小时:八年卡点庆生终结,鹿晗官宣博已成爱情遗址?

可乐谈情感
2025-04-22 08:32:41
上午被免职,下午就被带走!这位年年上春晚的国家一级演员,现在怎样了?

上午被免职,下午就被带走!这位年年上春晚的国家一级演员,现在怎样了?

美芽
2025-04-20 12:07:08
上海男子怒了!花重金买“地铁房”,宣传时称350米,实际步行1公里

上海男子怒了!花重金买“地铁房”,宣传时称350米,实际步行1公里

上观新闻
2025-04-20 20:58:33
中纪委驻中组部纪检原组长李刚,被逮捕

中纪委驻中组部纪检原组长李刚,被逮捕

鲁中晨报
2025-04-22 10:28:02
42岁胡歌患肺癌在北京住院,时日无多想多陪女儿?工作室回应了

42岁胡歌患肺癌在北京住院,时日无多想多陪女儿?工作室回应了

慎独赢
2025-02-24 23:56:51
大黑牛跟九亿姐离婚的真相

大黑牛跟九亿姐离婚的真相

八卦疯叔
2025-04-17 11:24:21
2025-04-22 12:27:00

北京房产

海淀人用真金白银票选的口碑红盘,嘉华天珺为何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牛弹琴:教皇突然去世 很多人问万斯"你干什么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教皇突然去世 很多人问万斯"你干什么了"

财经要闻

沐邦高科危险信号:多笔交易存蹊跷

体育要闻

当今足坛最疯的门将,能有多离谱?

娱乐要闻

关晓彤分手风波后首现身!甜美状态好

科技要闻

寒武纪一季营收顶一年,能否"平替"英伟达

汽车要闻

捷途山海T2加长版/山海L9等 捷途新车展前亮相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健康
手机
数码

教育要闻

很多同学写了几步后,就写不下去了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唇疱疹和口腔溃疡是"同伙"吗?

手机要闻

荣耀GT Pro即将推出 瞬时触控采样率高达2700Hz

数码要闻

荣耀平板GT即将发布 配备144Hz护眼屏和10100mAh大电池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