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房产 > 正文

北京今年落地 100 条准点公交

0
分享至

等公交时间没谱? " 要不一辆没有,要不一来来一串 " ……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改善或者解决。11月2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公交集团调度指挥中心获悉,北京公交将在去年试点98条准点公交的基础上,今年再增加100条 " 准点 " 公交。一般来说,乘客基本可以在固定时段等候到 " 准点 " 到来的公交车。今年,北京公交集团将在枢纽站、火车站、郊区等24处重点地区尝试推广区域化智能调度,涉及常规线路409条,整体上提升区域公交的准点率。

北京今年落地100条准点公交

北京公交集团调度指挥中心副经理李金鹏告诉北青报记者,所谓准点工程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 " 准点公交 ",主要涉及南北或者东西干线等重点线路,针对一条线路进行重点优化,从而提升准点率,今年将重点落地100条公交线路;一部分为 " 区域集中调度 ",即针对永丰、四惠、西苑等重点地区,对区域中的多条线路进行集中调度," 线路之间相互帮忙,统一调度 ",从而整体上提升区域公交的准点率。

所谓区域智能调度,是指运用车载定位、视频监控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区域中线路的远程指挥,从而在一定区域内统筹使用运力资源,满足乘客出行需求。通过这些措施,公交车实际运营将更加贴合时刻表,乘客等车时长也不再 " 飘忽不定 "。

11月2日上午11点06分,一趟365路公交车准时从永丰公交场站出发。对于永丰地区的市民来说,这一两年来,区域内的公交更准时、更靠谱,可以掐准时间等一趟公交了。" 准时 " 的背后,对应着北京公交集团整个行车调度系统翻天覆地的变化。

北京公交集团客四运营分公司21车队党支部书记胡松介绍,以往公交线路的驾驶员、车辆按线路固定配属,线路间几乎没有联动关系,这样如果车辆遇到突发情况,比如大堵车或者事故等,只能等下一趟车,或者从远端调配车辆,这样就造成公交不准时,乘客等待时间长等问题。

2019年,永丰地区率先采用了 " 区域集中调度 " 运营组织模式,先后陆续将19条线路纳入公交准点工程中,实现调度员、驾驶员、车辆等资源的统筹管理。这有什么好处呢?如何解决因为道路拥堵带来的公交不准时等问题?胡松告诉北青报记者,因为19条线路纳入了区域调度,资源头筹管理,这样驾驶员和车辆都进入了一个大池子中,由区域集中调度中心统一管理。比如,447路的公交驾驶员不但要会开447路,还经过了培训可以开永丰场站的其他3条线路。这样一旦其他线路遇到堵车,且无法调度的情况,这名447路驾驶员随时可以从不堵车的路段加入,加开一趟区间车方便乘客出行。

127次调整运营时刻表 准点率提升过半

统一调度之后,公交车在道路上行驶,还需要研究单趟运营时长、在不同时段需要开行多少车次等问题。

在一年中的不同月份,甚至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一趟公交车走行下来的时间都不尽相同。如何能让在不同时段的公交车都尽可能地准点呢?对此,永丰调度中心调度长王达做了大量工作。" 在刚刚实施准点工程的时候,我们可依靠的科技手段还不是太多,就是去现场进行乘客调查。比如,永丰区域的大客流区域集中在后厂村区域,我们就去后厂村看乘客多不多,公交车能否准点到达。" 王达介绍。

以447路公交车为例,由于其运营范围涉及后厂村等众多互联网公司,其员工上班特点不同于其他公交车的早晚高峰时间。他们上班晚、下班也晚,此前正常运营时,出现了大客流情况和乘客等车时间长的问题。为此,车队调整了447路的运营时刻表,在特殊的大客流时段增加了车次,解决了这趟车的准点问题。王达告诉北青报记者,为了让公交车更加准时,他们一条线路一条线路地分析,将一趟车的运营时长拆分为三段或者四段,让司机了解在不同的路段开多少速度合适。通过延长单程时长,增加车次、区间车等方式,不但让公交车更准点,也让乘客等车更加靠谱。

一年来,准点工程的19条线路总共调整了127次运营时刻表,至此,永丰区域线路的平均表定发出率达到96.65%,到达准点率达到83.75%,准点率提升过半。同时,对应的乘客投诉也从准点工程试点前的17.46件 / 百万人次,下降到实施后的9.9件 / 百万人次。

智能化系统进一步提升公交准点率

北京公交集团客运四分公司运营部副经理田洁介绍,近两年,北京公交集团先后开发了行车计划辅助编织系统、满载率检测系统等,这些信息化的系统让准点工程实施起来更加便捷。" 我们先后实施了智能调度、视频监控、车载三合一等多项信息化系统建设,这样调度员通过手机 APP 和电脑系统可以实时地、直观地看到不同车辆的走行位置,通过视频系统实时看到车内画面,通过刷卡数据实时掌握车内客流情况。"

在永丰区域调度中心,北青报记者注意到,通过调度大屏幕可以监控到不同线路车辆的实时位置和道路交通情况。通过上述系统,调度员可以及时掌握区域内车辆运营情况,动态决定是否采取增加车次、加开区间车等措施。下一步,将借助人工智能、车路协同等新技术,进一步提升车辆准点率,方便乘客出行。

文 / 本报记者 刘洋 摄影 / 本报记者 黄亮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印度人口:刹不住的列车

印度人口:刹不住的列车

大道微言
2025-07-04 15:42:10
曝香港某酒店不让大陆游客说中文,店内张贴大字提示:听不懂中文

曝香港某酒店不让大陆游客说中文,店内张贴大字提示:听不懂中文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07-05 11:20:08
难得一见的老照片,每张都很珍贵!

难得一见的老照片,每张都很珍贵!

霹雳炮
2024-08-26 23:36:01
2025遣返中国籍涉诈人员5400余名

2025遣返中国籍涉诈人员5400余名

界面新闻
2025-07-06 11:15:04
演员任重与孙骁骁牵手外出,网友:什么锅配什么盖

演员任重与孙骁骁牵手外出,网友:什么锅配什么盖

韩小娱
2025-07-06 08:55:55
50米退让,换来步步紧逼?导致司机情绪失控,轿车被顶进工地!

50米退让,换来步步紧逼?导致司机情绪失控,轿车被顶进工地!

妙知
2025-07-03 22:18:35
5月中国手机出货量暴跌,释放了什么信号?

5月中国手机出货量暴跌,释放了什么信号?

黑噪音
2025-07-05 09:51:37
赫鲁晓夫:斯大林出卖了高岗,导致苏联失去了中国情报的宝贵来源

赫鲁晓夫:斯大林出卖了高岗,导致苏联失去了中国情报的宝贵来源

南书房
2025-07-04 15:35:03
维生素B2,可横扫老年人4大慢性问题!

维生素B2,可横扫老年人4大慢性问题!

品读时刻
2025-07-06 09:06:03
听我一句劝:不要买续航700km以上的纯电车,这些坑你根本扛不住

听我一句劝:不要买续航700km以上的纯电车,这些坑你根本扛不住

侃故事的阿庆
2025-07-05 04:23:42
广东初二男孩被5名同学围殴,父亲抡起铁棍将其中一名活活打死,判决结果出来后,网友不淡定了…

广东初二男孩被5名同学围殴,父亲抡起铁棍将其中一名活活打死,判决结果出来后,网友不淡定了…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2025-03-11 12:58:06
2025年世俱杯产生最终四强后最终夺冠赔率

2025年世俱杯产生最终四强后最终夺冠赔率

底格里斯何
2025-07-06 12:47:42
阿塞拜疆再次杠俄、俄再不结束战争中亚就被掏空、和伊朗也被隔离

阿塞拜疆再次杠俄、俄再不结束战争中亚就被掏空、和伊朗也被隔离

邵旭峰域
2025-07-03 16:01:12
证监会终于发力!7月6日,周一股市或将大幅高开

证监会终于发力!7月6日,周一股市或将大幅高开

风口招财猪
2025-07-06 00:23:49
道县大屠杀幸存者自述(完整版)

道县大屠杀幸存者自述(完整版)

霹雳炮
2025-07-05 23:10:10
顺治皇帝为何只活了24岁?看看他的日常生活,能活到24岁已是奇迹

顺治皇帝为何只活了24岁?看看他的日常生活,能活到24岁已是奇迹

阿器谈史
2025-05-06 10:25:05
2024年,我国人均GDP降至全球第73名,那美、俄、印、日等国呢?

2024年,我国人均GDP降至全球第73名,那美、俄、印、日等国呢?

南生今世说
2025-07-04 03:14:33
“家穷就别生了”,高考后排队进厂照片流出,暴晒2小时被劝退

“家穷就别生了”,高考后排队进厂照片流出,暴晒2小时被劝退

熙熙说教
2025-07-04 19:55:36
伊朗互联网出现中断

伊朗互联网出现中断

新京报
2025-07-06 07:27:01
21岁富二代飙车丧命:父亲悼文刺痛全网,千万豪宅难掩生命之痛

21岁富二代飙车丧命:父亲悼文刺痛全网,千万豪宅难掩生命之痛

我不叫阿哏
2025-07-05 07:52:13
2025-07-06 17:11:00

北京房产

海淀严选 和樾玉鸣让「好房标准」藏在每一个细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郑州一家五星级酒店摆地摊日入3万元:出摊37分钟售罄

头条要闻

郑州一家五星级酒店摆地摊日入3万元:出摊37分钟售罄

财经要闻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了!

体育要闻

梅西献2神作:1V3一条龙 半场奔袭连过4人

娱乐要闻

2025上半年最能扛收视5位男演员排名?

科技要闻

美团阿里同步放大招!补贴对决暑期档开启

汽车要闻

阿斯顿·马丁跑车阵容将齐聚2025古德伍德速度节

态度原创

家居
游戏
亲子
健康
时尚

家居要闻

合理布局 三口之家的温馨空间

国产《猿公剑》全新版本完成制作!亲自上手才有趣

亲子要闻

甘肃血铅中毒事件,260多个孩子异常,当地医院检测结果疑似作假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生活不会一直都很好,但今天很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