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房产 > 正文

人口普查"查房"是要收房产税?统计局回应

0
分享至

(原标题:统计局回应人口普查"查房"是要收房产税:系误读)

国家统计局官方微信“统计微讯”近日发文称,以房“查人”是世界各国进行人口普查普遍采用的方法,因为人都居住在房子里。人口普查中“查房”的目的是为了查准人口,住房信息登记的重点是要了解人口的居住状况、生活设施、房租水平等,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当前民生问题。网传“第七次人口普查首次把查房信息纳入普查范围”,事实上并非“首次”纳入。在以往的人口普查过程中,也多次涉及房屋情况登记。因此,“查房”只是做好人口普查的“常规动作”,并非新增项目,无需过度解读。

统计局回应人口普查查房是要收房产税:系误读

【相关阅读】

新一轮人口普查 查人也“查房”!房产税真要来?

说曹操,曹操到!

人口普查,查人又查房

昨天水皮还在节目中说,房屋空置率可能会引起管理层的关注,把它放到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中。那么,今天我们就看到,消息面上已经确认了!

根据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公告,10月11日至12月10日期间,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开展入户工作,主要内容涵盖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等。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人口普查,与以往不同,不仅查人口,还要查房!既要摸清全国人口的基本面,也要摸清全国住房的基本面。

也就是说,当人口普查出结果的时候,大家关注的房屋空置率大概也就出来了。

为什么要查房?

那么,现在大家的问题是,好好的人口普查,查人口就好,为什么还要查房呢?

根据官方给的说法,以房“查人”是世界各国进行人口普查采用的方法,因为人都住在房子里,“查房”的目的是为了查准人口。

而且,早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就已经将住房情况纳入到了普查范围内,但因为过去查房的覆盖范围有限,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那么,这一次在不动产统一登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的大背景下,查房将会更加彻底。

换句话来讲,经过这次全国人口普查,不仅各大城市的常住人口情况,会被摸查得一清二楚,每个居民家庭的住房持有情况,也将会一目了然。

是不是意在房地产税?

由此,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就出来了:人口普查,“查人又查房”,是不是意在房地产税?

严格来说,人口普查,主要意图在摸清人口。因为,经济普查、农业普查、人口普查,堪称关乎国情、国力的三大普查。尤其是,人口普查做为宏观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为生育、养老、教育、就业等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而现在的人口数据还是10年前的。因为一般而言,经济普查5年一次,农业普查和人口普查10年一次。

那么,在过去的十年里面,中国无论是人口基数、人口结构还是人口流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有必要弄清现在中国人口的基本面。

当然,水皮也不得不指出,虽然这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意图不是房地产税,但它会摸清大家的住房家底,这无疑会为楼市调控、房地产税乃至住房长效机制提供参考。

孙勇:人口普查的精准度

昨天上午,有人敲我家门。来访的是个陌生人,胸口挂个工作牌。一问,得知她是社区工作站派来的做人口普查的专职人员。这是新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按照国务院的部署,本次全国人口普查将从2020年11月1日起正式启动。从10月11日起,人口普查的入户摸底工作已经在全国各地逐渐铺开。

我根据上门工作人员的提示,用手机扫了一个专用于本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二维码,打开相关电子页面,输入自己和家人的姓名、身份证、性别、学历、住址、房产面积等信息,用了约2分钟,就完成了自己作为公民配合本次人口调查的应尽义务,方便快捷。

有了这番体验,我就动了为人口普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的念头。

说起来,我和全国人口普查这个事儿有过特殊的缘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还算是当过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员”。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启动。那时,我父亲是一位乡镇干部,因此,我随他一起住在乡政府大院的干部宿舍里。我虽然年少,但人缘不错,和政府大院的一帮年轻的小干部混得挺熟。某天,年轻的小干部李哥主动找到我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帮我干点活儿吧,干完了我请你吃饭。我一口答应。我跟着李哥走进他的小宿舍,看到一地堆积如山的文件袋。李哥告诉我,那是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资料,他想请我当帮手,填写本乡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

听说要参与到全国人口普查这件大事中,我立马来了劲,干!一连三天,我一有空,就窝在那间小宿舍里用黑色圆珠笔帮助李哥填写统计表格。其实,那些表格李哥已经填写了一遍,但那是草稿,经核实后,要重新正式誊写一遍作为定稿,呈交给上级政府。我干的就是重新誊写的事情。活儿接近尾声时,我发现,草稿上有两个村子的人口数据是空白,就问李哥咋办。李哥说,你根据感觉填数字吧,差不多就行了。我吃了一惊,说,这怎么行?!李哥笑了,说,不要紧,就这么做。我追问原因,李哥回答说,负责这次全乡人口统计的只有他一人,就靠他骑自行车挨家挨户上门统计,折腾了1个多月,实在忙不过来,毕竟全乡有8万多人!这两天就要上交统计结果了,还剩下几个坐落偏僻深山的小村子的人口没有去实地调查统计,只好编几个数字应付一下。那几个小山村人口稀少,编个数字也差不离,不会影响大局。说完,李哥把他手中刚填完的最后一份表格给我看,那数字是他凭着感觉杜撰的,挂靠着一个他没有亲自实地调查统计的偏僻小山村。我于是依葫芦画瓢,凭着感觉,在这个小组增加几个人,在那个小组减少几个人(每个村由若干个小组构成),拼凑着完成了最后两张表格的“誊写”。

过了些日子,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正式公布,同时公布的,还有这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先进工作者,李哥的名字也在其中。我看到这个表彰名单时,心情有点复杂。

这件发生在30年前的事情,给我带来一个深刻的影响:从那以后,我对全国人口普查的精确度心存怀疑。李哥那样的事(我也被裹挟其中),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是否只是个案呢?中国有几千个县,几万个乡镇,如果每个乡镇在统计人口时都有一点小小的失准,累加到全国范围,那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误差。当然,这只是一种坏的推测。实际结果可能比这好。

人口是国家之本。然而,在中国古代几千年里,历朝历代到底有多少人,其实都是一笔糊涂账。一则,古代缺乏精确的统计方法和统计工具,也缺乏科学高效的检测手段;二则,为了逃避历代王朝苛重的人头税,老百姓向官府瞒报家庭人口是常有的事。到了清朝,雍正皇帝废除人头税,推行“摊丁入亩”的新税制,百姓向官府瞒报家庭人口的现象才消除,中国的人口统计也逐渐趋向精确。

新中国成立后,部分地区在某些年头变相恢复了人头税,加上实施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由此在人口问题上形成了国家(地方政府)利益和国民个体家庭利益的冲突,必然导致人口瞒报现象的出现。尤其是在“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执行的年代里,全国人口普查的精准度难免会受到影响。如今,各种变相的人头税在全国已彻底废除,生育政策也逐步放开,信息技术管理手段也非常先进,这种局面下,全国人口普查的精准度无疑会大大提升。正在启动的“大国点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有望在统计的精准度上树立一个全新的标杆,让我们一起期待!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继韩国越南之后,巴基斯坦也贴出中文标语,句句戳中国游客的心

继韩国越南之后,巴基斯坦也贴出中文标语,句句戳中国游客的心

侃侃儿谈
2025-05-05 09:49:14
扒一扒天水的财政数据!

扒一扒天水的财政数据!

成方街哨兵
2025-07-13 01:15:05
S妈探望孩子后续,疯狂晒带娃照片,与小玥儿合影最多,非常偏爱

S妈探望孩子后续,疯狂晒带娃照片,与小玥儿合影最多,非常偏爱

寻墨阁
2025-07-13 08:56:54
第2艘巨轮被击沉后,不到24小时,中方发声,对胡塞武装说了重话

第2艘巨轮被击沉后,不到24小时,中方发声,对胡塞武装说了重话

今墨缘
2025-07-13 10:13:50
肯尼迪的两个情人:赫本一生被呵护,梦露被玩弄到死,差距太大了

肯尼迪的两个情人:赫本一生被呵护,梦露被玩弄到死,差距太大了

沈言论
2025-07-13 16:55:03
杨少华骨灰正式下葬!与妻子合葬,杨议打伞惹争议,刺青男再现身

杨少华骨灰正式下葬!与妻子合葬,杨议打伞惹争议,刺青男再现身

裕丰娱间说
2025-07-13 14:17:44
大便后“喷血不止”!台州小伙住进EICU!医生:这个病很多人分不清……

大便后“喷血不止”!台州小伙住进EICU!医生:这个病很多人分不清……

环球网资讯
2025-07-13 09:04:18
非婚生子女、离岸信托与未竟的传承:宗庆后遗产风暴与民营企业家财富传承的伦理困境

非婚生子女、离岸信托与未竟的传承:宗庆后遗产风暴与民营企业家财富传承的伦理困境

吾球商业地理
2025-07-13 18:53:35
形势严峻!中国女篮U19世界杯连输尼日利亚&葡萄牙 下一战加拿大

形势严峻!中国女篮U19世界杯连输尼日利亚&葡萄牙 下一战加拿大

直播吧
2025-07-13 19:45:15
看完以法之名,再看扫毒风暴,我想说 :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看完以法之名,再看扫毒风暴,我想说 :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07-13 14:29:35
相由心生不是没道理的,陈道明真的变了!69岁满头白发,眼神坚毅

相由心生不是没道理的,陈道明真的变了!69岁满头白发,眼神坚毅

小娱乐悠悠
2025-07-13 13:10:55
国家报仇,百年不晚!土耳其在高加索和中亚对俄罗斯步步紧逼

国家报仇,百年不晚!土耳其在高加索和中亚对俄罗斯步步紧逼

高博新视野
2025-07-11 21:54:53
冯俏彬逝世,终年57岁

冯俏彬逝世,终年57岁

政知新媒体
2025-07-13 15:11:31
杨少华葬礼刚结束,赵本山李玉刚没想到,一个称呼让他们摊上了事

杨少华葬礼刚结束,赵本山李玉刚没想到,一个称呼让他们摊上了事

大铁猫娱乐
2025-07-12 15:29:50
油价大降超0.41元/升后,下次7月15日调价,降幅“大瘦身”!

油价大降超0.41元/升后,下次7月15日调价,降幅“大瘦身”!

猪友巴巴
2025-07-13 04:30:03
200亿到账!李斌的最后一搏

200亿到账!李斌的最后一搏

艾米手工作品
2025-07-12 07:55:34
通知书是上午拿的,下午没的!一女生晒大学录取通知书,结果悲剧了......

通知书是上午拿的,下午没的!一女生晒大学录取通知书,结果悲剧了......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2025-07-13 10:07:46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如今,谁也救不了44岁的宋小宝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如今,谁也救不了44岁的宋小宝

山河月明史
2025-07-08 14:24:38
乾隆去酒楼吃饭,问掌柜:朕要付钱吗?掌柜只用8个字救下全酒楼

乾隆去酒楼吃饭,问掌柜:朕要付钱吗?掌柜只用8个字救下全酒楼

磊子讲史
2025-07-12 14:24:49
王小骞一家西班牙度假!11岁矮小症女儿终于1米4了,打扮却很老气

王小骞一家西班牙度假!11岁矮小症女儿终于1米4了,打扮却很老气

小娱乐悠悠
2025-07-13 09:39:24
2025-07-13 23:48:49

北京房产

海淀严选 和樾玉鸣让「好房标准」藏在每一个细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妻子去瑜伽馆拍照花8100元买27张底片 丈夫:我惊呆了

头条要闻

妻子去瑜伽馆拍照花8100元买27张底片 丈夫:我惊呆了

财经要闻

宗馥莉被三名“同父异母”弟妹起诉

体育要闻

张子宇正式首秀:11分钟13+4+2天赋碾压

娱乐要闻

38岁何洁近照曝光,与老公用餐甜蜜

科技要闻

Grok正式登陆特斯拉 "脱缰模式"让车主上头

汽车要闻

小米YU7深度试驾:优点很多缺点也很多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教育
手机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换个城市过夏天 | 枫叶之都的22℃清凉秘境

教育要闻

2025山东高考提前批公费均分600+、B类分数全线升高!

手机要闻

联想moto razr 60水晶版曝光,施华洛世奇联名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