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禁令,勾出了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的捂盘往事——拿地16年,还有近3成货源未出售,期间屡遭质疑,却又能屡次拖延。
蹊跷的是,该项目还曾因为通宵赶工遭到业主投诉,并接连两次在临近封顶时迎来大火。
更蹊跷的是,项目在变更股东之后,已经封顶的建筑却还要3年才能交房?
通宵赶工和温吞难见的开售,“究竟谁在捂盘”在这个项目上,演成了一场罗生门。
谁的和黄成都?
确已脱离长实集团
昨天,一则《关于禁止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融资、贷款和重大资产重组的函》,将已经淡出大陆投资圈的李嘉诚,又推上了热搜。
函件指称,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存在捂地、捂盘不良行为,严重影响区域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经研究,禁止高新区内金融机构向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及项目提供新增融资、贷款,禁止高新区内金融机构向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提供帮助。
对此,李嘉诚家族控制的长江实业集团在第一时间回应称: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现在并非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之附属公司,亦不是由集团控制,公司并不存在囤地的情况。
翻看资料,和记黄埔地产(成都)为“Chengdu Le Parc”(又名:南城都汇商住项目)的开发主体。2004年10月29日,和记黄埔以21.35亿元总价拿下城南1036亩土地,成交楼面价1030元/平方米。该项目的成交总价,是成都乃至整合西部的地王,也是和记黄埔在成都的第一个项目。
从企查查上看,该公司目前仍有50%归属于香港和记投资有限公司。但确实,在今年7月23日时,和黄成都经过5次协议修订,最终将南城都汇项目,以“78.47亿港币对价+提供24亿人民币卖方贷款”的交易方式,出售给了禹洲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成都瑞卓置业有限公司(隶属重庆爱普地产)。双方在股权方面的交割,可能因为项目存有抵押贷款还未过户完成。
捂盘与否?
过去有,未来可能曾想有
但这些,都不影响其过去16年间的“捂盘”行迹。
根据长实集团公开的数据,一直到了2020年7月出售前,南城都汇项目共设有2.33万个单位(包括住宅及商铺),在之前已售出16503个单位。即卖了13年后,在手的住宅+商业货源占比仍近3成。
该项目的首期开盘,可追溯至2007年。到了2016年,六期项目开盘。而后4年,尽管七期和八期的住宅均已封顶,部分楼栋的外立面都已经显露出来,呈现准现房的状态,但该项目都未再有新的推售消息。已交付的前6期项目,二手房价格已经升至23300元~26800元/平方米。
期间,在2017年时,坊间曾传言7期项目本将于当年入市,但后来,该项目遭遇接连起火:
- 2017年11月21日,南城都汇八期在建工地地下室防水作业时引发火灾,因“消防及时赶到现场开展救援工作,火势得到控制,暂未发现人员伤亡”。
- 2020年4月23日,南城都汇7期一在建商业区又一次突发大火,但火势很快扑灭,“并无人员伤亡”。
两场意外大火,延迟了项目的开盘,也引发了购房人的“吃瓜围观”,在今年4月时,就有网友向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留言,怀疑南城都汇为了捂盘,导演了“技术性捂盘”事件,以延迟开盘时间,“如此的巧合,有故意为之延迟开盘进度,避开房价限价政策,欲高价开盘的嫌疑”。
且在2018年时,还有南城都汇的老业主投诉南城都汇7期工地经常通宵施工且灯火通明,大有赶工弥补之势,但最终却无成果显现。
在7月接手南城都汇后,8月28日,禹洲集团联合爱普地产开了场发布会,透露该项目还剩余约100万平米待开发,约为6750套房源。其中,第7期案名由“南城都汇”更名为“山河峰荟”,且禹洲和爱普还将对产品进行精装升级。
9月1日,成都高新区发展改革和规划管理局发布了一份公告《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南城都汇项目第七、八期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项目名称更名事宜》。
有意思的是,明明建筑已基本建成,但按照媒体披露,两个新股东预计的是第七期(7A区)及第八期将在2023年交房,这个时间周期,比正常从0开始建造的精装楼盘交付时间还长。
(网友于今年6月所拍摄的南城都汇8期)
在融资禁令事件发酵后,禹洲集团也只是回应媒体表示,这则处罚是针对原来股东,也只面向成都高新区内的金融机构,对公司收购的项目没有影响,他们正在争取项目尽快入市。
至于禁令到底处罚了谁,或许隔空敲打的意义,更大于实际限制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