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房产 > 正文

纯干货丨陈劲松:9段话说透疫情之后

0
分享至

关于疫情,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新常态,但是一切似乎早已经不一样了:生活轨迹变了、学习习惯变了、消费心理变了、用户行为变了、营销方式变了、城市功能变了……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我们到底该怎样拨开迷雾重现光明?该怎样定位自己、居住、城市和未来呢?

小编翻阅了中城联盟第九任轮值主席、世联行董事长陈劲松先生近三个月20,536字的干货原文,整理出10段话2,000字精华,带你看透消费者、城市和市场——

一、“职住平衡”是疫情提供给我们的新视角

什么是职住平衡?其基本内涵是指在某一给定地域范围内,居民中劳动者数量与就业岗位数量大致相等,即职工数量与住户数量大体平衡,大部分居民可就近工作;通勤可采用步行、自行车或其他非机动车方式。

这次疫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视角。目前的规划,能不能做到职住平衡?城市高密度聚集,工作与生活的同步,有没有优化可能?比如疫情接触跟踪,从哪里来?到过哪里?

二、未来中国超大城市必须做出的重大改变

当一个城市的影响力越大,传播的范围就越广。这就对未来中国超大城市的定位,提出了几个重大改变的要求:

1.超大城市的硬核片区功能,必须改变。

2.坚决改变新城、老城的绅士化运动。什么叫绅士化运动?就是把城中村拆了,将其档次提高。

3.检讨楼宇的硬核设置。

三、疫情后最重要的问题,是价值观

中国房地产的下半场,尤其是疫情后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价值观——“房子是为了炒的”、“房子是为了用的”。

四、未来十年核心城市可能发生的故事

未来10年核心城市可能发生的故事,未来10年会有什么变化,跟我们这个项目有什么关系?

未来10年一定会发生的故事,00后相继进入职场,60后陆续退出,意味着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将发生根本转变。

未来10年,90后进入生育高峰,家庭人口数急剧变少。未来10年,是5G的10年,无人驾驶技术成熟。

五、弹性加上塑性,就是一个城市的韧性

什么叫弹性?弹性就是在强大外力侵入或打压时会变形,但当外力消除它就恢复原状。什么叫塑性?塑性就是在同样情况下,当外力解除后,它恢复不到原状,但也没断裂。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都是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什么叫脆弱性呢?脆弱性就是在外力侵入之下,它会突然崩断。弹性加上塑性,就是一个城市的韧性。

六、疫情之下,消费者的显著变化

疫情之下,消费者有什么显著的变化吗?我认为以下三方面,是消费者最主要的变化:

1.疫情之下,消费者“个体情感”价值放大;

2.家与亲情的体验感上升;

3.人与人更重视情感链接。

七、“独居”带来的城市变化

独居生活来源于人类生活的不断改善:

1.历史性变革:“孩子自己的卧室”;

2.“女性地位的提升”;

3.移动互联网带来“通讯社交方式的变革”;

4.“大规模的城市化”;

5.“精神的现代价值”——个人自由。

人们对城市的向往,其中之一就是在城市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对“独居”问题的解答将影响每个人的未来。因为,毕竟有一天,我们都可能会独自生活。可以预见,“独居”将给城市带来如下变化:

1.丰富的小户型住宅社区;

2.更多选择的城市服务业发展;

3.城市公共生活的振兴;

4.各类非正式社交活动和社会团体的兴起;

5.5G、智能和科技应用场景的丰富和扩展;

6.城市高度互联、超级活跃、24小时全年无休的生活与独居实现的自我效率的提升。

八、“深度城市化”下的中国城市群的定位

在分析了美国城市变化的肌理下,我们可以对中国城市群战略进行定位的探讨,这基于城市经济学和城市社会学的几个基本假定:

1.城市群的定位,取决于区域的空间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

2.城市群的定位,取决于两个经济主导方向,对外开放和拉动内需;

3.城市群的定位,取决于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效率原则。

这样,中国的城市群就要摆脱传统意义上东部、中部、西部的划分;就要摆脱传统意义上的“直辖市”、“开放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划分,而将区域经济划分为:

1.沿海发达经济带(三个三角洲),即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

2.产业十字星经济带,即中原、湘中、武汉、皖江、成渝

3.能源和地缘经济带,即内蒙、西北、西南沿边城市;

4.资源和次级经济带,即海南、东北。

一个由20-30个核心城市群构成的中国城市化核心地带的崛起,完全符合一个国际大国在疫情之后的城市发展规律。

九、疫情考的是“国家—城市”的治理能力

这场疫情考的是“国家—城市”的治理能力。“治理能力”成为“危机”时刻唯一可支撑的力量。“疫情”这种非常态的冲击,要求“治理”的快速反应和果断决策,而进入这种“非常态”的状态,本身就需要“民主”和“法制”的“授权”约束,这是欧美滞后应对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城市”可动用的资源,在中国,“武汉”就是国家的“城市”,其他城市将“武汉”视为“兄弟城市”,是自己家的一部分,各城市以支援武汉为义不容辞的“义务”。

在危及到城市居民的生死关头,民主和法制如何在“极限压力”下变通为“治理”能力服务,而这种关键时刻,起作用的是城市人“文明”的底层差异。

2020年6月5日(本周五)19:30-21:00,

中城联盟将独家呈现陈劲松先生在“中城联盟论坛云上版”的直播演讲——

《中国不动产大变局》

第一手内容、纯干货输出。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即可预约直播,

现在预约,

还有机会第一时间获得演讲PPT~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不给6套房加1个亿,不搬”,钉子户张新国坚守14年,终败给现实

“不给6套房加1个亿,不搬”,钉子户张新国坚守14年,终败给现实

红梦史说
2025-07-11 11:23:39
已下架!七大著名酸奶全军覆没,实为科技糖水,以后别再被骗了

已下架!七大著名酸奶全军覆没,实为科技糖水,以后别再被骗了

好贤观史记
2025-07-15 21:02:07
美国贸易政策|假如美国退出WTO

美国贸易政策|假如美国退出WTO

澎湃新闻
2025-07-16 10:22:27
两次获破格提拔的选调生张志君出任共青团四川省委专职副书记

两次获破格提拔的选调生张志君出任共青团四川省委专职副书记

澎湃新闻
2025-07-16 19:18:27
张又侠上将:我这一生最痛快的一天,莫过于7月12日!

张又侠上将:我这一生最痛快的一天,莫过于7月12日!

深度报
2025-07-15 21:43:44
外交部:中欧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

外交部:中欧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

新京报
2025-07-16 16:44:03
深圳较场尾海滩受赤潮影响现大量花蟹,市民:抓不完,嘴都吃麻了

深圳较场尾海滩受赤潮影响现大量花蟹,市民:抓不完,嘴都吃麻了

极目新闻
2025-07-16 18:31:50
宗庆后3个私生子真实年龄曝光!老三宗继盛22岁,生母并非小保姆

宗庆后3个私生子真实年龄曝光!老三宗继盛22岁,生母并非小保姆

叶公子
2025-07-16 17:09:47
9岁男童与生父继母出行1000公里,被安排蜷缩在后备箱,父亲称征求了孩子意愿,不会道歉;生母发声

9岁男童与生父继母出行1000公里,被安排蜷缩在后备箱,父亲称征求了孩子意愿,不会道歉;生母发声

极目新闻
2025-07-16 15:42:55
最新!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出炉

最新!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出炉

环球网资讯
2025-07-16 19:33:06
刚刚确认:今晚抵达湖北!马上更猛

刚刚确认:今晚抵达湖北!马上更猛

鲁中晨报
2025-07-16 15:42:23
官方回应“1岁工作22岁退休”:经核查,该事件属实,当地已启动调查程序

官方回应“1岁工作22岁退休”:经核查,该事件属实,当地已启动调查程序

扬子晚报
2025-07-16 15:31:25
有重大立功表现,西藏自治区原党委书记吴英杰贿受贿3.43亿被判死缓

有重大立功表现,西藏自治区原党委书记吴英杰贿受贿3.43亿被判死缓

界面新闻
2025-07-16 17:09:21
DeepSeek使用率已骤降至3%

DeepSeek使用率已骤降至3%

黑噪音
2025-07-15 21:09:51
邱会作晚年曾预言,中国老百姓将面临新的三座大山,如今一语中的

邱会作晚年曾预言,中国老百姓将面临新的三座大山,如今一语中的

z千年历史老号
2025-07-16 12:50:34
动真格了?解放军代表团深夜抵巴,实战报告让印度两线压力陡增!

动真格了?解放军代表团深夜抵巴,实战报告让印度两线压力陡增!

局势帝
2025-07-16 12:42:59
老兵驻藏9年没提干,提出退伍后,次日电话被领导打爆

老兵驻藏9年没提干,提出退伍后,次日电话被领导打爆

萧竹轻语
2025-07-14 20:33:41
去世一年半,才看懂宗庆后的这盘“大棋”,原来王健林真的没说错

去世一年半,才看懂宗庆后的这盘“大棋”,原来王健林真的没说错

小丸子的娱乐圈
2025-07-15 12:39:59
中东土豪出手!阿联酋企业10亿美元订购350架中国“空中出租车”

中东土豪出手!阿联酋企业10亿美元订购350架中国“空中出租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14:38:55
信托基金被击穿或信托并未有效设立,宗馥莉赢定了!

信托基金被击穿或信托并未有效设立,宗馥莉赢定了!

低调看天下
2025-07-16 16:31:54
2025-07-16 21:08:49

北京房产

海淀严选 和樾玉鸣让「好房标准」藏在每一个细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黄杨钿甜"天价耳环"价格一百多元 一家非过亿别墅业主

头条要闻

黄杨钿甜"天价耳环"价格一百多元 一家非过亿别墅业主

财经要闻

探究万亿市场的休闲零食

体育要闻

不给杨瀚森传球,他有自己的理由

娱乐要闻

都美竹将参加综艺,单身妈妈发文抵制

科技要闻

网易直击黄仁勋见面会,他说了这28句话

汽车要闻

理想i8内饰官图公布 李想回应"被打脸"

态度原创

旅游
家居
本地
艺术
公开课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家居要闻

浪漫典雅 法式风格别墅

本地新闻

“别墅里面唱K”怎么就成了台湾人的跳舞开关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