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房产 > 正文

昌平兴寿镇探索垃圾分类,减量六成如何实现?记者探访

0
分享至

新京报快讯(记者 姜慧梓)这个“五一”,垃圾分类成为北京市民生活中的一项“新课题”。5月3日,记者实地探访昌平区兴寿镇辛庄村发现,这里从2016年起推行垃圾分类,如今成效已显。2019年,兴寿镇的垃圾总量比2018年减少5000余吨,垃圾减量率达60%。

5月1日,北京新版垃圾分类条例实施,提出“农村垃圾分类就地处理”,他们的挑战也从前端垃圾分类转移到末端垃圾处理。

辛庄村保洁工人下午5点到村民家上门收垃圾。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摄

从“蚊虫环绕”到“垃圾不落地”

辛庄村位于昌平区兴寿镇中部,常住人口1100人左右,流动人口500余人。在这样一个流动人口占了近三分之一的村子里,记者几乎看不到被丢弃的垃圾,也闻不到垃圾腐坏的气味。

2016年以前,这里不是这样。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志水回忆,当时村里有17个垃圾点,村民经常站在村路这边就把垃圾直接扔到对面的垃圾点,剩饭、菜汤洒落一地,周边苍蝇、蚊虫环绕,负责装运垃圾的保洁工人需要戴口罩才能工作。

2016年4月8日,居住在辛庄村、彼时还是大学教师的环保志愿者唐莹莹找到李志水,想在辛庄村开展垃圾分类。唐莹莹的想法得到李志水的认可,辛庄村的垃圾分类探索从“垃圾不落地”开始。

村干部和志愿者做的第一件事是“净村行动”,将整个辛庄村彻底清扫一遍。之后推行“垃圾不落地”,即撤掉17个垃圾点,给每户村民发放分类垃圾箱,村两委干部、志愿者和清洁工每天定时定点、挨家挨户上门收垃圾,村民不再向外倾倒垃圾。

开展垃圾分类前期,村民并不理解,不时能听到议论。村里一边通过广播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解释什么是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的好处等;一边借每天收垃圾的时机,进门入户,手把手演示如何分类,潜移默化地改变村民的垃圾投放习惯。

辛庄村村路上看不到垃圾。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摄

全镇推广辛庄村模式,“两桶两箱”分类成习惯

2017年,辛庄村模式开始在全镇推广。兴寿镇环卫中心主任高帅杰介绍,推广过程中,他们将辛庄村模式“提纯”,演变为后来的“兴寿模式”,包括两桶两箱、垃圾不落地、撤点设站、就地处理。

其中,“两桶两箱”分类最有代表性,即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各放一桶,有毒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品分置两箱。

村民杨长荣告诉记者,每天早上7点半和下午5点,村里会两次定点回收垃圾,4年多已经养成了习惯,连小外孙女都知道吃剩的水果是厨余垃圾。

同时,辛庄村的“撤点设桶”被延伸为“撤点设站”,兴寿镇20个村所有垃圾点全部撤掉,每个村选址建立一个村级垃圾分类站,用于集中放置每天收上来的垃圾,并在此进行二次分拣。

记者在辛庄村垃圾分类站看到,可回收垃圾经过二次分拣,被分成泡沫、软塑料、硬塑料、玻璃等十几种分类。

高帅杰介绍,这些可回收垃圾积攒到一定数量后会统一卖出。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在此短暂停留后,由镇环卫中心车辆分类清运到阿苏卫生活垃圾处理厂。有毒垃圾体量较小,定期交给专业组织处理。

此外,兴寿镇还尝试利用部分厨余垃圾“堆肥”,实现就地处理。

堆肥现场,远处的肥堆已经成肥,用于土壤改良。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摄

探索厨余垃圾“堆肥”,仍需场地、技术等支持

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其中对农村地区厨余垃圾提出“采用生化处理等技术就地或者集中处理”要求。这与兴寿镇正在尝试的厨余垃圾“堆肥”不谋而合。

记者在辛庄村堆肥现场看到,远处的肥堆已经成肥,主要用于土壤改良。近处的则正在堆肥过程中,温度计显示肥堆实时温度66摄氏度。

高帅杰介绍,辛庄村的厨余垃圾中,有一小部分在这里试验堆肥,他们自购了小型设备,杂草、秸秆、树枝、落叶等经过小型粉碎机粉碎,加入厨余垃圾和砂土等矿物质进行堆肥,探索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的“兴寿模式”2.0版。

“运到处理厂有每吨300元的补助,就地处理可能补助就拿不到了。但我们想探索打造垃圾-堆肥-外销的产业链。”唐莹莹说,探索面临着场地、技术、标准、经费、销路等难题。现有的堆肥场地是从当地草莓园暂借的,且面积不大也影响试验进度。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兴寿镇已经掌握了初级技术,但后续仍需要专业技术力量支持。

目前,堆肥还处在村民自用阶段,未来要转化为经济效益,就需要达到一定的技术标准,用于土壤改良、绿化和种植的肥料标准都是不同的,这方面仍然需要市场认可,同时需要一定的推广渠道。

垃圾减量成效已显,超九成村民参与

尽管仍面临一些难题,但兴寿镇20个村的垃圾分类成效已显。高帅杰介绍,兴寿镇2019年的垃圾总量比2018年减少5000余吨,垃圾减量率达60%,村民参与率、知晓率达95%,正确投放率80%以上。

李志水回忆,推行垃圾分类初期曾遭到不少误解,“国家都分不好,你能分好吗?”面对不参与分类的村民,李志水自己进户,连手套都没戴就把村民家里放了一天一夜的一袋垃圾分好了。“当时他就感动了,现在也是我们分得最好的村户之一。”

“要一个一个村子去做。一个村子干净了,其他村的村民看到就会有动力。”唐莹莹说。

李志水认为,垃圾分类的关键在源头,源头实现减量,分出来的就是宝贝。北京新版《条例》实施给源头减量增加了压力,也提供了动力。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编辑 白爽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英超刺激保级大战!埃弗顿逃出生天,莱斯特城利兹联携手降级

英超刺激保级大战!埃弗顿逃出生天,莱斯特城利兹联携手降级

奥拜尔
2023-05-29 01:33:10
一夜关停!潜伏八年的催债大佬,洗白失败

一夜关停!潜伏八年的催债大佬,洗白失败

金错刀
2023-05-28 19:26:54
周恩来遗体告别,江青以感冒为由拒绝脱帽,朱德怒斥:你就不用来

周恩来遗体告别,江青以感冒为由拒绝脱帽,朱德怒斥:你就不用来

史论纵横
2023-05-27 20:16:49
看女友和七八个男人上床后才轮到我,一问她还是花三万报的治疗班

看女友和七八个男人上床后才轮到我,一问她还是花三万报的治疗班

悬疑推理大师
2023-05-18 18:30:03
1-0!中超第一黑马诞生,残阵狂飙:超申花、追海港,创下2大纪录

1-0!中超第一黑马诞生,残阵狂飙:超申花、追海港,创下2大纪录

超级替补
2023-05-28 07:44:46
苏炳添官宣再次喜获麟儿,父子三人守护老婆,妻子是小学同学

苏炳添官宣再次喜获麟儿,父子三人守护老婆,妻子是小学同学

话娱论影
2023-05-28 12:55:20
胡兵官宣结婚惊动娱乐圈,30年的爱情终成眷属,另一半疑似男人

胡兵官宣结婚惊动娱乐圈,30年的爱情终成眷属,另一半疑似男人

樱桃娱评
2023-05-21 00:30:03
女教师与两名少年的禁忌之爱:欲壑难填,二男共侍一女,终至灾祸

女教师与两名少年的禁忌之爱:欲壑难填,二男共侍一女,终至灾祸

剁椒鳄鱼头
2023-05-06 17:51:19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

雾中秋风
2023-05-27 10:54:27
火爆外网的日本爆乳议员,全身都是假的?粉丝心碎了……

火爆外网的日本爆乳议员,全身都是假的?粉丝心碎了……

躺倒鸭
2023-05-23 17:42:22
宝德发布暴芯处理器:翻版Intel i3-10105引争议

宝德发布暴芯处理器:翻版Intel i3-10105引争议

小布在未来生活
2023-05-27 16:48:39
疫情过后,有人质疑:钟南山忘恩负义?这一切都是他罪有应得?

疫情过后,有人质疑:钟南山忘恩负义?这一切都是他罪有应得?

历史有些冷
2023-05-25 11:32:02
美国毒刺导弹抵台!和统、动武都难,大陆只能选“第三条路”?

美国毒刺导弹抵台!和统、动武都难,大陆只能选“第三条路”?

铁血观世界
2023-05-27 13:30:34
《乘风2023》节目组又搞事情,却被朱珠戳破,陈嘉桦表情耐人寻味

《乘风2023》节目组又搞事情,却被朱珠戳破,陈嘉桦表情耐人寻味

文恩探影
2023-05-28 09:38:08
云浩说那个大人物跳出来了,说他不结巴了,不暗戳戳明晃晃了

云浩说那个大人物跳出来了,说他不结巴了,不暗戳戳明晃晃了

諵苼影视
2023-05-28 22:19:02
黄仁勋的毕典演说刷屏了!英伟达市值近万亿,演讲中透露哪些成功要义?

黄仁勋的毕典演说刷屏了!英伟达市值近万亿,演讲中透露哪些成功要义?

财联社
2023-05-28 16:31:21
都醒醒吧,“退林复耕”根本就不是因为国家缺粮!

都醒醒吧,“退林复耕”根本就不是因为国家缺粮!

特特农村生活
2023-05-26 21:03:04
伴游软件上看到了老师,于是我点了她,没想到晚上她喊我去她房间

伴游软件上看到了老师,于是我点了她,没想到晚上她喊我去她房间

奶喵每天一个小故事
2023-01-11 15:33:04
丈夫花5万买钻戒,妻子嫌贵拿去退,可导购1句话让她当场决定离婚

丈夫花5万买钻戒,妻子嫌贵拿去退,可导购1句话让她当场决定离婚

离笙奇谈
2023-05-15 09:08:43
尘埃落定!赵睿加盟上海男篮悬念揭晓,朱芳雨证实,杜锋心寒

尘埃落定!赵睿加盟上海男篮悬念揭晓,朱芳雨证实,杜锋心寒

胖周聊球
2023-05-28 12:58:42
2023-05-29 03:30:44

北京房产

稳定房地产市场仍需持续发力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埃尔多安在土耳其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胜

头条要闻

埃尔多安在土耳其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胜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早就说了,他是凯尔特人最大的X因素

娱乐要闻

王菲小女儿17岁生日 李嫣留学国外近照

科技要闻

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商业航班首飞

汽车要闻

奔驰EQE SUV售48.6万起 标配四驱续航613km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教育
本地
公开课

旅游要闻

避暑去哪旅行?浙江杭州这个冷门宝藏地

艺术要闻

看这些树影带给梵高多少慰藉,大都会聚焦“梵高的柏树”

教育要闻

1.8万个岗位!京津冀三地携手促就业 助力高校毕业生求职

本地新闻

看完外国版《西游记》,吴承恩气得要从棺材里蹦出来

公开课

贺兰山煤层已燃烧300年,每年净损失10亿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