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房产 > 正文

疫情影响下的中国经济观察:短期冲击不足惧

0
分享至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带来困难和挑战,此时此刻,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

“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有把握,既要彻底战胜疫情,还要完成既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中国经济韧性强劲,内需空间广阔,产业基础雄厚,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特别是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疫情不会动摇中国长期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科学判断、全面部署,鼓舞全党全国人民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

怎样正确看待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如何迎难而上、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从今日起,本报推出“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系列述评,从多个角度观察研判经济形势,见证中国经济在困难和挑战面前的强大韧性与活力,解疑惑、增信心、鼓实劲。

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疫情究竟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综合起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只要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洞察大势,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暂时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同时,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也应坚持底线思维,积极应对。

科学理性地看待疫情带来的影响

“刚刚副区长给我打电话,说明天就带50辆大巴车去贵州安顺那边招工,亲自把工人拉回来!” 2月11日复工之后,浙江白马实业有限公司到岗工人数不足员工总数的1/3。正当董事长马妙武眉头紧蹙的时候,企业所在的金华市金东区领导一通电话,让他一下子振作起来。

为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各地区各部门纷纷伸出援手,帮企业共渡难关。

租大巴、包高铁、管食宿、有补贴……政企联手,跨省对接,浙江嘉兴嘉善派出5支招工小分队,让员工乘专机返岗;福建福州包下数十辆大客车,招工队火速抵达云湘川;广州黄埔区更是送上“真金白银”,规模以上企业一季度投产奖励100万元,实现两位数增长最高奖励500万元。

免租金、减税额、降社保、不抽贷……援企稳岗措施招招给力,最大程度缓解企业因疫情造成的经营困难。工信部出台20条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协调解决原材料供应、物资运输等难题;银保监会加大对受困小微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税务总局公布185个“非接触式”网上办税缴费事项清单;京沪粤苏等多地推出了延长社保缴费期、减免房租、贷款适当展期等举措。

目前,复工复产取得积极进展。截至3月13日,除湖北省外,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超过95%,企业人员平均复岗率约为80%,中小企业开工率已达到60%左右。

客观地说,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疫情大大减少了人口流动,对消费需求,尤其是对餐饮、影院、交通旅游、酒店住宿等服务性消费的冲击最为明显。从供给侧看,受防疫防控影响,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通有所不畅,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复工复产速度。

不过,多位专家学者表示,对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影响要科学理性地分析。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我国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当前,疫情蔓延扩散势头已经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势逐步向好。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看未来,随着疫情结束,生产要素流动将恢复正常,在疫情期间被压抑的需求将获得反弹性释放,中国经济将回归既有的增长趋势。“新冠肺炎疫情虽然会对经济活动产生负面影响,但终究是一次性冲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说。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认为,从发展实践看,疫情对大型经济体的冲击往往是短期的、阶段性的,一般在疫情结束后一个季度恢复正常增长。

看当下,尽管疫情会给中国经济造成一定损失,但我国有能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物质基础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有能力将疫情带来的不利冲击化解到最小。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认为,疫情对多数行业和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影响程度有限,目前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不少政策,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恢复,这有助于对冲疫情带来的影响。

良好的基本面有利于战胜疫情、保持经济发展好势头

疫情影响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节奏,而不是趋势。

在专家们看来,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仅如此,良好的基本面还有利于战胜疫情、保持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长期向好。

——实力大、家底厚,基础扎得牢。

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外汇储备规模超过3.1万亿美元,为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生产的齐全性、规模性,金融市场的厚实性,使外生冲击难以引起经济趋势性变化,更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充足“弹药”。

“家底厚了,抗冲击能力肯定更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表示,我国财政收入从2002年的1.89万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9万亿元,增长了9倍多,这意味着我国能更好地运用财政政策,实施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并向受疫情影响的地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动力足、潜力强,发展空间大。

中国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城镇化过程中。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是“刚需”,不会因疫情而消失。中国拥有14亿人口,超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仍在稳步扩容,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疫情对生产要素供给和生产率不会产生长期影响,更不会削弱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能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杨光普说。

——调控强、经验丰,应对更从容。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民族,困难和挑战越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从九八洪灾、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到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国际经贸环境变化,中国经济都展现了惊人的风险抵御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依靠中国人民的万众一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强大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依然能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运行。

“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空间仍然是十分充足的。在货币政策方面,我国在国际主要经济体中仍然是少数实施常态化货币政策的国家,工具箱是充足的,可以有效地对冲疫情的影响。”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说。

积极应对,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疫情造成的暂时性干扰总体上不会延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定量要求来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蔡昉判断。

蔡昉算了一笔账:从实现两个“翻一番”目标来看,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到5.7%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到1.9%,便可实现统计意义上的准确达标。从决战脱贫攻坚来看,结合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成果,今年实现551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也能够达到。

说千道万,既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又要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还得靠实干。

——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援企政策送上“大礼包”。

拿到宁波市区信用联社首笔500万元贷款,凯福莱特种汽车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建浩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疫情发生以来,国内负压救护车的订单陡增,公司资金周转不过来,只能干着急!”让谢建浩没想到的是,打电话申请贷款才过了18个小时,就获得3200万元的授信。“不需抵押一分钱,还执行优惠利率,我们肯定要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下调贷款利率、延期还本付息、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短短几天,一揽子政策密集出炉,助力重点民生行业恢复生产,扶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截至3月11日中午12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抗击疫情提供的信贷支持超过15315亿元。

——城乡政企携手纾困,产业链受惠“及时雨”。

政府忙搭桥,物资不用愁。

“2月底前公司恢复正常生产水平。”2月10日复工后,福建普斯特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文坤一度为疫情防控成本而担忧。当地有关部门立即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品的平价供应渠道联系好。“去年底接了不少订单,我们对今年的发展充满信心。”

转行有渠道,生计有保障。

36岁的武汉市民柳淑芬失去了超市营业员工作,转身当上了京东的兼职客服,“在家就能上班,每天最少时只需工作3小时,就能挣六七十到100块钱,挺满足。”疫情发生以来,京东集团先后提供超过3.5万个就业岗位,让柳淑芬这样的普通人成功转行。

农超来对接,增收有希望。

运输受阻、用工不足,让海南一些冬季果蔬烂在地里。海南王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慧勤,紧急联系沃尔玛、大润发、永辉等全国大超市,打通物流渠道,“目前已运出1万多吨新鲜果蔬,单价跌到6毛钱的辣椒恢复到2元!”

——经济新动能加快孕育,转型升级抓住“新契机”。

智能诊疗辅助医生分析患者肺部图像,大数据技术辅助政府部门进行流动人员管理,在线教育打造互联网课堂,智能制造帮助企业按时交付订单……在传统经济受疫情影响的同时,经济新动能也在迸发涌现。危中有机,危中寻机。应对疫情造成的冲击,也为中国产业链、产业集群脱胎换骨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契机。

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万众一心,我们一定能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曹云金官宣新恋情:你可以劝她分手,但是别骂她,她就是谈个恋爱

曹云金官宣新恋情:你可以劝她分手,但是别骂她,她就是谈个恋爱

娱乐不停八卦不止
2023-12-03 22:53:12
基辛格去世轰动全球,他熬夜喝酒、从不运动,为何还能活100岁?

基辛格去世轰动全球,他熬夜喝酒、从不运动,为何还能活100岁?

39健康网
2023-12-03 22:30:03
表面是演员,实际是大学老师的4位明星,他们的学生占半个娱乐圈

表面是演员,实际是大学老师的4位明星,他们的学生占半个娱乐圈

科学蓝
2023-12-03 20:52:43
19种老物件,能说出三种名字算你厉害,能叫出名字都40岁以上了吧

19种老物件,能说出三种名字算你厉害,能叫出名字都40岁以上了吧

关注财事
2023-11-29 16:49:56
乔治·克鲁尼携爱妻久违现身,阿迈勒身着别致套装,回头率高

乔治·克鲁尼携爱妻久违现身,阿迈勒身着别致套装,回头率高

风趣环球笔记
2023-12-04 10:18:52
天啊!他也悄悄跟经纪人结婚了?

天啊!他也悄悄跟经纪人结婚了?

张双浩
2023-12-01 22:59:57
今天散户出逃最多的前100股

今天散户出逃最多的前100股

A股数据表
2023-12-04 16:33:23
银川4名巡警凌晨突然失联,被发现时已成残缺遗体,专家:遭诱杀

银川4名巡警凌晨突然失联,被发现时已成残缺遗体,专家:遭诱杀

古今档案
2023-12-01 23:36:57
若再装修我肯定听劝,这“6懂6不懂”装修,不是狂妄,是真为实用

若再装修我肯定听劝,这“6懂6不懂”装修,不是狂妄,是真为实用

家物JIAWU
2023-12-03 18:09:17
80年代,公园内约会的青年男女

80年代,公园内约会的青年男女

静静时光
2023-12-03 21:40:03
俄军费占预算三分之一,扩军至220万,富豪们身家暴涨近400亿美元

俄军费占预算三分之一,扩军至220万,富豪们身家暴涨近400亿美元

鹰眼Defence
2023-12-02 18:11:14
再见,北京国安!曝2人联手离队,苏亚雷斯不挽留,投奔中超新军

再见,北京国安!曝2人联手离队,苏亚雷斯不挽留,投奔中超新军

球场新视角1号
2023-12-04 16:33:24
上海拆迁规划,涉及16个区,太猛了!

上海拆迁规划,涉及16个区,太猛了!

陌上花开缓缓行
2023-12-03 21:58:51
军训女孩跳舞吊带滑落走光,露球仍继续热舞,疑视频炒作。

军训女孩跳舞吊带滑落走光,露球仍继续热舞,疑视频炒作。

史说历史
2023-12-04 19:03:01
农心杯最大悬念产生 申真谞能六连胜反推中国军团吗?

农心杯最大悬念产生 申真谞能六连胜反推中国军团吗?

月满大江流
2023-12-04 19:16:11
绝对大事件!俄罗斯北方舰队第14军团副司令不幸身亡!传踩到地雷

绝对大事件!俄罗斯北方舰队第14军团副司令不幸身亡!传踩到地雷

杂谈哥闲谈
2023-12-04 21:20:01
女子性侵男子,40分钟18次:羞耻细节曝光后,全体男人沉默了

女子性侵男子,40分钟18次:羞耻细节曝光后,全体男人沉默了

牧童纪事
2023-11-18 10:38:21
福建一对夫妻在山洞生活39年,妻子兽化,爪子和撕咬力比野兽还强

福建一对夫妻在山洞生活39年,妻子兽化,爪子和撕咬力比野兽还强

冬天来旅游
2023-12-03 21:12:02
老人去世,女儿整理遗物发现宝石项链,专家:20多年前就该上交!

老人去世,女儿整理遗物发现宝石项链,专家:20多年前就该上交!

财经婉儿
2023-11-29 18:06:29
西伯利亚零下70度是怎么生活的?女性直言:生理期的时候太难了

西伯利亚零下70度是怎么生活的?女性直言:生理期的时候太难了

宇宙探索领航员
2023-11-28 07:55:08
2023-12-04 22:18:44

北京房产

北京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回升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黑龙江一棚改小区9年成危楼:300多户居民多年难回迁

头条要闻

黑龙江一棚改小区9年成危楼:300多户居民多年难回迁

财经要闻

保费持续上涨 居民医保一年少2517万人

体育要闻

曾凡博“底角抽烟”困局,该怎么破?

娱乐要闻

短剧疯狂!女总裁赘婿霸总挤满横店

科技要闻

蔚来汽车获独立生产资质 近30亿元"拿下"F1、F2工厂

汽车要闻

奔驰全新长轴距E级车将14日上市 预售45万起

态度原创

健康
家居
艺术
本地
公开课

睡眠不规律,当心提前衰老

家居要闻

勾勒家的弧度,让生活轨迹在其间温柔流转

艺术要闻

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厦门开幕 为5届10年展览计划拉开帷幕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震惊!这个地方我能一天两万步

公开课

中科院:“断崖式衰老”发生在30岁和50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