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市卫健委以“守正创新 服务人民”为落脚点,将主题教育同完成卫生健康系统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结合起来,切实在保障和满足百姓就医需求上下功夫、出实招,加快推动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断满足百姓健康需求,增进百姓健康福祉。
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提高百姓健康保障
“有一回我妈妈长了一个小褥疮,邢大夫用了一个特别棒的妙招就给我妈妈治好了。平时有病只要一个电话马上就到。”住在花园楼社区的居民董先生一家就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受益者。
广阳区爱民东道街道办事处花园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邢丽琴说:“对那些长期卧床、患有脑血管病肢体不能动的签约居民,我们有打针、输液等基层医疗服务,会根据基层公卫服务规范提供化验、抽血、心电图、超声等体检服务,还有褥疮换药、下胃管、导尿、灌肠等增值服务,并定期复诊。”
花园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我市最早一批开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为方便门诊特殊病患者,该中心作为门诊特殊病定点医院,可为患者开慢病药品。药品费用、报销比例同三甲医院一样,对于居民来说省时省力省事。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孕产妇等特殊人群,服务中心的家庭签约医生团队还提供上门服务,患者不出家门就可以享受特殊签约服务。
目前,全市家庭医生签约达152万余人。全市24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分别被省、市授予“优秀家庭医生团队”称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极大地方便了居民求医问药,“家庭医生是居民健康守门人”已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共识。
完善急救体系
打造“十五分钟急救圈”
为适应院前急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市积极探索完善全市网络布局、开拓立体化空间,突出重点,夯实基础,全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市卫生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科科长李超介绍,在县域,三河市120指挥调度系统升级改造完成,目前设有10家网络医院、1个急救站点、22辆入网救护车、269名医护司。大厂回族自治县指挥信息系统已经招标完成,房屋、车辆等配套设施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其他县(市、区)也正在积极推进,逐步形成了全市院前急救调度“一盘棋”的格局。在城区,共建成院前急救网络医院11家、急救站点17个、入网救护车18辆,北至廊坊开发区、南抵码头镇、西临九州镇、东达北旺乡,均设有急救站点,网络格局由局限化逐渐向体系化发展,站点越织越密,服务半径越来越小。
公众自救互救模式逐步建立,在省内率先启用“公共场所心脏除颤急救点”,今年已在市区投入了25个智能救护站。市民可通过智能救护站分布地图,就近取到AED,第一时间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电击除颤,弥补专业急救人员到场前的急救“空窗期”。
我市还面向社会各界征召志愿者。目前,已有社会监督员、智能救护站点志愿者、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市文明办志愿者和中国宏泰发展志愿者等共计118人。
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
实现“扫码”就医
为解决看病就医“一院一卡、重复发卡、互不通用”这一群众反响强烈问题,市卫健委正在全力推进居民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
电子健康卡是卫生健康部门依据居民身份证及其他法定证件为城乡居民办理的统一标准、全国通用的就诊服务卡,以加密的二维码形式呈现,能有效整合各类医疗就诊卡,为每位居民提供整个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信息,实现医疗健康领域的统一身份识别,一人一卡、一码一档。
居民在卫生健康服务活动中凭码可在已开通此项受理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各级医院、妇幼、预防接种等机构)享受从挂号、应诊、检查检验到取药、结算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流程的便捷服务,实现跨区域、跨机构的一码通用。
截至目前,全市18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具备受理应用电子健康码条件;妇幼管理系统整体完成受理电子健康码的系统改造,并为所有妇幼保健机构配置了识读设备;87家乡镇卫生院具备了受理电子健康码的系统条件;全市计划免疫系统正在进行整体受理改造。今后,我市居民只需在医院通过出示电子健康卡动态二维码,就可实现扫码就医、拿药缴费、查询报告等。线上线下互动的诊疗服务,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智能化、一体化就医模式,让广大居民切实感受到“互联网+医疗健康”的红利。
廊坊作为京津走廊明珠,北临首都北京,东与天津交界,借势优越区位,承接大量新兴产业,乘势飞速发展。新空港孔雀城天玺与世界同步,与首都同城。孔雀城蓄力3载,倾力打造的空港都会大盘—新空港孔雀城。
新空港孔雀城择址广阳北部文化新城城央,机场北线高速15KM直达场,距离S6号线廊坊东站仅3KM,一站直达北京。新空港孔雀城,依托广阳成熟城市底版,买一套房送一座城市当配套。28000亩城市绿肺,全家人的鲜氧生活;三所中学护航,五所小学书声琅琅,八大学校资源营造优质教育氛围。万达广场、万向城购物中心、新朝阳购物中心等四大城市商圈,聚合家乐福、沃尔玛等众多一线商超品牌,轻松拥抱城市丰盛。
【免责:相关数据资料来自网络,数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