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房产 > 正文

限购放开首日购房者蜂拥黄埔 楼盘销售接待至凌晨

0
分享至

(原标题:限购放开首日购房者蜂拥黄埔 部分楼盘销售接待至凌晨)

限购放开首日购房者蜂拥黄埔 部分楼盘销售接待至凌晨

时代周报记者:胡天祥

继南沙、花都之后,黄埔成为广州第三个放开人才限购的行政区。

“放开首日截至中午12点,项目到访量已经超过100台客,当天预计会有300-500台客。”12月22日,位于黄埔中新知识城的某楼盘销售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现在案场一共有50多个销售在接待,昨晚团队加班到凌晨,到目前为止项目去化很不错。”同日,另一个位于黄埔的楼盘销售向记者如此表示。

12月20日,广州市黄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广州开发区建设和交通局关于完善人才住房政策的通知》。受此影响,黄埔区楼市快速升温。

1576991845077635_1576817287_90760600.png

黄埔区住建局表示,完善人才住房政策是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产业和人才聚集,着力解决人才关心的购房问题。

“黄埔区新房去化周期在广州各区是最短的,而政策力度相比花都和南沙最大,对楼市利好和刺激也会最明显。”12月20日,克而瑞广州区域首席分析师肖文晓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但政策中最关键的新政适用人才标准还需执行细则确认。

12月20日,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黄埔发布完善人才住房政策。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限购松绑,但确实可以拉升市场交易量。

刺激市场成效明显

上述通知明确表示,经区认定的在黄埔区连续工作半年以上的各类人才,可不受户籍限制,在区范围内购买1套商品住房;在黄埔区工作,持有广州市人才绿卡或经区认定的杰出人才、名校(园)长、黄埔工匠等,其父母或配偶父母均可在黄埔区范围内购买1套商品住房。

此外,港澳居民在黄埔区内、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工作的新加坡居民,在中新广州知识城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享受与广州市户籍居民同等待遇。

在业内人士看来,黄埔区放开人才限购,一方面是为了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另一方面是为了吸引人才落户,增强区域竞争力。

以地价为例,在政策调控和融资收紧双重作用下,黄埔近期多幅土地均以底价出让。

9月9日,合景泰富联合体以底价2.5亿元拿下黄埔科学城一宗商业兼容商务用地;9月27日,黄埔2宗商地在网上竞价,最终一宗遭遇流拍,另一宗底价成交;11月29日,时代中国以底价19.52亿元竞得黄埔一宗居住用地;12月19日,广州地铁以底价87.69亿元竞得黄埔区两宗TOD地块。

在此背景下,上述人才住房政策的完善,无疑给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

1576991879728531_5e0a862fe17b2824ae716f00fbc80230.jpg

12月21日,时代周报记者获悉,新政公布后,位于黄埔区主打教育牌的A楼盘即时打出“今夜不打烊”的口号,并宣布全线房源价格即将上调5%左右;B楼盘打出“置业向东”的口号,并宣布限量推出爆款品质房源。

据媒体报道,黄埔放松限购首日,各大楼盘到访量明显增加。

“黄埔完善人才住房政策,力度比花都和南沙都大,对楼市的利好也会最明显。”但肖文晓同时强调,黄埔区放开人才限购,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吸引人才落户。

严跃进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黄埔发布完善人才住房政策,其出发点是聚焦在营商环境改善、解决人才住房问题等内容,充分体现了当前人才购房政策的深化。

“一区一策”成趋势

南沙、黄埔等区完善人才住房政策,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一区一策”正在成为大城市楼市调控新趋势。

1576991899879611_49551803e1c2ee35e9b68497be52d7df.jpg

11月20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支持人才发展若干措施。其中,对符合一定条件的非本市户籍人才,购房资格由居民家庭调整为个人,可购买新片区普通商品房一套。缩短非本市户籍人才在新片区购房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金的年限,由连续缴纳满5年及以上,调整为连续缴纳满3年及以上。

随后,广州南沙、花都、黄埔等区纷纷跟进,出台差异化人才政策。

12月13日,南沙发布通知,认定持有广州市人才绿卡、广州南沙人才卡A卡和B卡等的高端人才,可在南沙区范围内购买商品房;在南沙区本科以上人才购买首套商品房不受户籍、社保和个税缴存限制(在广州市内已购有首套商品房的除外)。

12月18日,花都推出《广州市花都区人才绿卡申领指南(修订版)》,全面放开申报对象在社保缴纳、学历学位等方面的制约,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保障措施。

“一城一策”就是承认市场是有分化,有多样性的,都叫二线城市,情况也可能有很大差异。”今年8月,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议接下来的楼市调控不仅要分线分城,还要分地块,分片区。比如北京五环之内和通州、燕郊等等板块就不能相提并论,和大兴、延庆等楼盘也不能相提并论。

肖文晓也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楼市调控要因城施策,地方调控也要因区施策,此前上海放宽临港自贸区购房门槛已有示例,南沙、黄埔等区新政也完全符合这一精神。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当暴雨遇到都江堰:2000 年前写的防洪攻略,现代工程看了直佩服

当暴雨遇到都江堰:2000 年前写的防洪攻略,现代工程看了直佩服

枫行带你去旅行
2025-07-03 08:57:32
A股:今天,股市放量上涨,逾3500家个股普跌,是什么原因?

A股:今天,股市放量上涨,逾3500家个股普跌,是什么原因?

明心
2025-07-04 11:22:44
“大尺度”女星的瓜!

“大尺度”女星的瓜!

文刀万
2025-05-23 06:05:02
山西农民用两个塑料袋,首创“无水植树”获专利,中东土豪争着抢

山西农民用两个塑料袋,首创“无水植树”获专利,中东土豪争着抢

毒sir财经
2025-06-09 06:12:43
洪森咋这么稀罕自己的老婆呢,看看文拉妮年轻时候的模样就知道了

洪森咋这么稀罕自己的老婆呢,看看文拉妮年轻时候的模样就知道了

西楼知趣杂谈
2025-07-04 11:43:44
毛主席的警卫部队有多少人?贴身卫士道出真相:大概一个师建制

毛主席的警卫部队有多少人?贴身卫士道出真相:大概一个师建制

老谢谈史
2025-06-06 09:31:12
老鹰管理层对鹈鹕的操作难以置信,甚至直接打电话进行三重确认

老鹰管理层对鹈鹕的操作难以置信,甚至直接打电话进行三重确认

雷速体育
2025-07-04 11:39:08
张维迎(不是张维为)六个洞见,句句扎心,却令无数人醍醐灌顶!

张维迎(不是张维为)六个洞见,句句扎心,却令无数人醍醐灌顶!

尚曦读史
2025-07-03 08:38:05
故事:以牙还牙,咱300重装合成营现身巴基斯坦对垒3万俾路支武装

故事:以牙还牙,咱300重装合成营现身巴基斯坦对垒3万俾路支武装

一根香烟的少妇
2025-07-01 17:07:14
南航空少静江去世,年仅38岁!吃生腌引发病情,最后画面让人破防

南航空少静江去世,年仅38岁!吃生腌引发病情,最后画面让人破防

壹月情感
2025-06-24 23:07:16
中方计划取消中欧领导人会晤部分议程?外交部回应

中方计划取消中欧领导人会晤部分议程?外交部回应

上观新闻
2025-07-04 16:15:32
隐藏在我国军政界的四大间谍,个个位高权重,背后黑手细思极恐

隐藏在我国军政界的四大间谍,个个位高权重,背后黑手细思极恐

铁锤简科
2025-07-01 23:06:06
当初掏空家底,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5年过去,吉利赚了多少

当初掏空家底,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5年过去,吉利赚了多少

杨哥历史
2025-04-09 10:28:49
视频 丨 北京81个泉眼复涌

视频 丨 北京81个泉眼复涌

中国经营报
2025-07-04 11:01:40
70岁农村老太坐高铁商务座被贵妇嘲讽,儿女赶来后,贵妇脸色煞白

70岁农村老太坐高铁商务座被贵妇嘲讽,儿女赶来后,贵妇脸色煞白

红豆讲堂
2025-06-26 10:24:13
75岁老艺术家何庆魁,被亲儿子捅刀:他嫖不动了,每月1万够花

75岁老艺术家何庆魁,被亲儿子捅刀:他嫖不动了,每月1万够花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6-30 23:04:25
印太稀土联盟已成?四国在美牵手,中方做了个29年来的重大决定

印太稀土联盟已成?四国在美牵手,中方做了个29年来的重大决定

通鉴史智
2025-07-03 19:02:37
陶琳:特斯拉音响系统采用全自研设计 还有神秘黑科技

陶琳:特斯拉音响系统采用全自研设计 还有神秘黑科技

手机中国
2025-07-03 16:24:11
关于返程费、乘客呕吐,在评审会上,滴滴司机是这样说的

关于返程费、乘客呕吐,在评审会上,滴滴司机是这样说的

刘远举
2025-07-03 12:21:28
林彪去世后,在他家找到本小册子,里面的话竟令毛主席失声痛哭!

林彪去世后,在他家找到本小册子,里面的话竟令毛主席失声痛哭!

书画艺术收藏
2025-03-23 20:00:08
2025-07-04 17:47:00

北京房产

海淀严选 和樾玉鸣让「好房标准」藏在每一个细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老人处理青蟹时被刺伤9天后离世 起初伤口仅米粒大小

头条要闻

老人处理青蟹时被刺伤9天后离世 起初伤口仅米粒大小

财经要闻

茅台从3300跌到1700 泡沫破了酒才真香

体育要闻

体坛最爽打工人:37岁被裁,工资领到72岁

娱乐要闻

李宇春身上的标签哪个才是真的?

科技要闻

被雷军"震惊"后,何小鹏"藏起"G7的战报

汽车要闻

纯电续航180km/或30万级 方程豹钛7四季度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数码
健康
亲子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穿越三国!赤壁古战场藏了多少英雄传奇?

数码要闻

Aqara 智能可视门铃 G410 网关版开售:支持苹果 HomeKit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亲子要闻

幼儿园多名幼儿血铅异常,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新京报快评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