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西城区区委书记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现场推进会上要求: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70年大庆,2019年各项试点工作都力争在9月10日之前完成。
目前根据各方消息来源,基本上可以初步确定,菜西退租试点工作将会从6月10日开始启动,到9月10日正式结束,为期三个月的时间。
而随着大庆之日的日渐临近,核心区退租试点加速的同时,通州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也在加大:随着核心区归属中央政务,通州正在全力打造新版的“东西城”!
【1】多个学区落定通州城市副中心
通州变身北京新学霸
5月20日,北京教委宣布:北京第一实验学校和北京第一实验中学都将落户北京城市副中心宋庄地区。
这样一来,已经明确将会在城市副中心落地的新学校已经达到了13所:
包括北京学校、人大附中通州校区、黄城根小学、育民小学、北京二中通州校区、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景山学校通州校区、北京五中通州校区等多家知名学校,确定落定通州副中心。
同时根据未来三年的规划,通州城市副中心将会新增133所学校,包括幼儿园69所、小学35所、中学29所。
其中将有31所优质学校主要来自于东西城核心区的疏解,全力保障行政办公区及周边的学区需求。
未来,通州城市副中心预计将会有超过250所学校,这个数量已经很接近东西城核心区合计的300所学校的数量了:通州成了北京新学霸!
【2】全面对接金融街和CBD
根据2017年北京各县市的经济实力排名:东西城的GDP总量大概占到了北京的20%,财税收入大概占到了15%,而相应的比例通州仅有3%和2%。
通州要想成为北京新中心,就必须要打造新的产业中心:通州自己的金融街和CBD。
5月14日,北京市政府下发了《运河商务区对接金融及总部经济》的文件,要求运河商务区要聚焦发展金融及总部经济,推动中心城区商务功能向副中心延伸。
尤其是运河商务区要直接对接西城金融街及朝阳CBD,推动总部企业、财富管理机构等向副中心转移。
未来的城市副中心要形成以“运河商务区为中心的金融及总部CBD,北京新政办公为核心的行政及咨询产业集群,环球影城为中心的高端创意科技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建成之后,产值有望达到上万亿规模!
【3】交通枢纽中心
副中心“七横三纵”轨道格局确定
2017年9月,北京市在新一版的《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明确提到,未来北京的城市中心格局是:一核一主一副。
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同时确定了通州城市副中心的轨道交通格局:七横三纵的轨道交通格局,重点加强“中心城区——副中心——各大新城”的联系。
其中,七条横线轨道,分别是:22号线+京唐城际线+市郊铁路副中心线+M6号线+八通线+7号线+R1线。
三条纵线主要是:S6号线+城际联络线+21号线。
其中属于城际铁路级别,最重要的就是京唐城际及城际联络线,分别贯穿了北三县及新机场,属于贯穿东西南北的两条核心城际线,有效推动更大范围的唐山、宝坻、武清等地区进入首都经济圈。
属于地铁级线路主要是四条线:分别22号5线、6号线、八通线及7号线,另外还有规划中的21号线,地铁线路重点是推动城市副中心与东部新城的协同发展,比如推动大兴、亦庄、平谷、顺义、廊坊北三县地区加强与副中心的协同发展。
未来城市副中心将会拥有10条轨道交通线路,这个数量级基本与东西城的轨道交通线路一样:作为城市中心,必须是轨道交通枢纽中心。
只不过东西城核心区的轨道交通线路,基本全是以短途慢速的地铁作为承载,辐射力基本在中心城区及周边为主。
而通州城市副中心大部分都是以长距离的快线及城际铁路为主,辐射范围以跨省市为主,是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未来也将成为承载北京产业疏解及人口疏解的核心地区。
总体上,我们认为:未来五年,北京中心城区将会持续减量疏解,北京的城市发展重点,还是要看通州城市副中心,在“强学区+产业中心+交通轨道枢纽”三大核心推动力作用下,其有望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