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至16日,以“绿色⋅协同⋅共享”为主题的第三届廊坊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大厂回族自治县举行,全面展示了乡村旅游的新业态、新产品和全域旅游创建的新成果。其间,全市旅游成果蓝皮书正式对外发布。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廊坊旅游人砥砺奋进、拼搏探索,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方向,立足、面向环渤海、对接国际化,全力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一路披荆斩棘,终得春华秋实。廊坊旅游深掘资源、搭建平台、创新机制、活化宣传,闯出一条从“资源小市”到“产业大市”的蝶变之路,奋力推动全市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3年至2017年,廊坊旅游收入、人数年均增长达到25%。2017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379.47万人次,同比增长25.37%,增速排名全省第2位;旅游收入372.7亿元,同比增长33.18%,增速排名全省第4位。今年1至7月份,来访游客1925万人次,同比增长25%;旅游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33%,人数和收入增速均居全省第3位。
深掘资源、高点定位,推动廊坊旅游业突破瓶颈跨越发展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廊坊“既无名山大川,又少名胜古迹”,曾有人质疑:廊坊资源匮乏,发展旅游近乎“痴人说梦”。而在廊坊市委书记冯韶慧眼中,廊坊发展旅游拥天时、得地利、聚人和,“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2016年9月21日,廊坊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正式成立,廊坊成为我省首批成立旅游委的地级市,标志着旅游从单一部门推动向部门综合联动转变,旅游产业地位得到全面提升。
2016年9月30日,廊坊市召开首届旅游工作推进大会暨乡村旅游动员会,提出把旅游业摆到推动廊坊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美丽乡村、打造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位置,全力培育廊坊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倾力打造都市城郊型乡村旅游的新样板。
“每一种景物都是大自然里独一无二的精灵。”廊坊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邹冠通说,廊坊地处京津之间,环渤海腹地,集平原、河水、湖泊、温泉地貌于一身,地处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拥有个性十足的旅游文化资源。
利用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廊坊深入挖掘吃、住、游、购等旅游要素,与京津旅游资源错位开发,为游客奉献出一道道“京津走廊”上的旅游盛宴。
廊坊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各色美食享誉海内外。该市先后举办“廊坊好味道”“自驾,吃在廊坊”等美食评选活动,评选出公众认可的廊坊“十大名店”“十大名菜”“十大名点”“十大名小吃”“十大名厨”,初步形成了廊坊的餐饮品牌体系,切实提升了市民的饮食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在环机场30公里内,采育、马驹桥商务配套缺乏,写字楼极少,且交通动线更远;永清、固安县城底板,各种配套不足,无法满足商务办公人群所需配套,所以几乎没有高端写字楼在售;黄村、亦庄、西红门虽城市发展成熟,但写字楼售价已经到3-4万,回报率不足3%。廊坊作为地级市,不仅拥有完善配套,而且交通体系发达,廊坊孔雀城就是环机场区域名副其实的商务价值洼地。
【免责:相关数据资料来自网络,数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