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古人爱莲、颂莲,一篇《爱莲说》更是由内而外将莲的高雅气节与姿容形态描写地淋漓尽致。每每诵读,莲之气节仿佛从字里行间浮出书面,盛开在追逐高雅的人心间。
姿容优雅,色彩明艳,叶、花均有清香,令人深深陶醉。莲花的美与气节从来不曾离去,自古有园林建筑以此为美,引文人墨士乐此不疲欣赏之。
莲之气韵
颐和园种植莲花的历史由来已久,可追溯至清代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时期,是昆明湖最独特的风景。与传统池塘栽植不同,颐和园的莲花更有讲究,要根据岸边的建筑景物搭配决定其疏密程度和生长高度,严格的造景形制营造其皇家园境。每逢盛夏时节,青翠欲滴的莲叶铺满整个湖面,亭亭玉立的荷花从中娇然而立,仿佛一块镶嵌着粉红图腾的翠玉。古往今来,颐和园的莲,衬托着远方的万寿山、十七孔桥、西堤、昆明湖,在莲香阵阵中,蔓延着皇家园林的意境幽深。
(颐和园昆明湖示意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莲之香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曲苑风荷”让著名诗人杨万里有感而发的诗意。作为西湖十景之一,以园中建筑布局突出“曲院”的意境,以园中湖水突出风荷的景色,荷叶的碧,荷花的红,熏风的香,环境的凉呈现地恰到好处。西湖之上,连绵舒展的荷叶竞相生长,荷花不争不抢散发清幽,傍水而造的赏荷廊、轩、亭、阁的古朴典雅与山水相映成趣。每当夏日风起,荷香沁人心脾,为此时此景更添一缕馨香。
(西湖“曲径风荷”示意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莲之静美
即使是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中国四大名园之首的拙政园,更是将莲花及其元素运用极致。中部花园满池青翠,荷叶、荷花和莲蓬相继铺展开来,与远处的北寺塔隔空相望,给人以一种大美无言的莲花盛景。于荷花四面亭,观湖内莲花亭亭净植;于远香堂,夏季荷风扑面带来清香满堂;于留听阁,赏秋荷听雨声。漫步其间,每一步都盛放着关于莲的审美意趣,在亭影阁姿衬托之下,莲花以其娇艳生动让江南的美更是具象。
(拙政园荷花池示意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论是颐和园的莲之气韵,西湖的莲之香远,还是拙政园的莲之静美,莲花的风华似乎历经岁月而更加魅力无穷。从历史的建筑中醒来, 葛洲坝北京中国府让莲绽放于今,以莲贯穿归家之道,为当代囯仕铺陈一幅意境深远的归家美卷。
莲镌于门,逢迎国仕。厚重纯铜大门以及镶嵌于铜门之上含苞待放的荷花花瓣,让传统中式建筑与新中式荷花图样的交相呼应中,窥探到是“荷(和)而不同荷(和)为贵”的门第府宅,让东方美学承启于归入家时的第一道礼序。
( 葛洲坝北京中国府实景图)
莲之雕塑,立于门庭。随着铜门徐徐打开,引入眼帘的是入口庭院广场的艺术品——一个含苞待放的荷花,既与入口大门形成了呼应,而花骨朵作为生命的开始,在此也代表一场旅程即将由此开始。
( 葛洲坝北京中国府实景图)
莲之待放,初绽美好。脚步缓缓向前,在流水的韵动之间,恰逢莲半开半掩之姿。雕塑仍然延续了荷花的概念,但开始由花骨朵逐渐绽放。正如“莲出淤泥而不染”, 葛洲坝北京中国府正是从最初的工地破土而出,到现在建筑与园林的作品大成,美好已现。
( 葛洲坝北京中国府实景图)
水生莲韵,美境大成。行走至哈尔普林花园,已然完全被眼前的美景吸引而停驻。池中水钵通过水流漫过纹样的方式为归家的囯仕寄愿一份祝福,此时两旁铜莲已全然绽放,从蕊中吐射出的水柱至半空中回落激起无数水花,在撒金般余晖下,美由此而境成。
( 葛洲坝北京中国府实景图)
荷花生长之势层层递进,境界层次分明,归家严秩有序。这个品格自清的“花中君子”亦让秉性若荷的囯仕大家,在踱步间如沐莲香、更添自在,别有一番国府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