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山,太行山的一条支阜,古称「太行山之首」。宛如腾蛟起蟒,从西方遥遥拱卫着北京城。自古以来,西山不仅是皇家贵胄之地,更是京城乃至华夏人文价值高地。
在数千年西山史中,无数帝王将相、文学家、政治家等历史名人的故事,镌刻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他们于此烧香礼佛、笃志抒怀、修身养性,或筑家立业。一个个在历史上闪耀的名字……为这片土地注入了得天独厚的人文血脉,构成了西山和京城绚烂文化长廊的根基。

西山
上风上水沃壤福地
帝王的西山情节
公元1435年,明宣德十年,年仅9岁的明英宗朱祁镇称帝,主少国疑政事动荡。次年,新君即位第二年,鉴西山福祉梵音,于是下令重建西峰寺,并改国号正统,以期庇佑国运绵长。正统初年,在张太后与明臣辅佐之下,明朝发展欣欣向荣。
1697年,康熙皇帝再次游览西山潭柘寺,并亲题匾“额敕建岫云禅寺”;乾隆皇帝两次造访潭柘寺,并御赐亲笔书写心经和多首诗篇。
西山数千年的皇家寺庙,扎根于殷厚地脉中的信仰,一直流淌历代进帝王的血液,涤荡着他们内心深处的西山情怀。

潭柘寺


自然美景尽书灵性
皇亲贵胄的西山情节
爱新觉罗·溥儒,为清朝恭亲王之孙,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辛亥革命后,戒台寺居住了15年之久,在这里他练字作画,终于学有所成,成为近代史上的艺术大家。如今,在西峰寺附近,还有很多摩崖石刻,都是溥儒的刻字。潭柘寺第十九代主持纯悦大师的画像,也是出自溥儒之手,是宝贵的历史文物。

西峰寺
辽阔心境西山感怀
近代文人墨客西山情节
1934年,郁达夫在西山赏秋,受西山壮丽辽阔的美景启发,写下了名作《故都的秋》。1964老舍先生来西山门头村小住,融入西山生活,为撰写《正红旗下》搜集素材,体现出人民艺术家关心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示意图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西山的历史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世事变迁,而他们的足迹却永远镌刻在了北京西山这片古老的土地,也印在了北京人民的心中,成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里的吉光片羽。
见证京城历代变迁,传承千年人文底蕴的西山板块,成为北京塔尖人士青睐的、首屈一指高端住区。
华萃西山择址西山脚下、三山环抱的绝版地块,为具有西山生活向往的高净值人群,礼献富有人文气息的,纯粹低密别墅住区。是华萃西山对土地历史的致敬,对土地气脉的尊重,更是对土地荣光的续写。

一席低密纯墅
承千年西山人文浓荫
因循西山千年人文润泽、得益西山自然生态。华萃西山洞察城市塔尖人群深层次居住需求,房子不再是简单的居住空间,而是土地人文价值与建筑的交融。
一块有故事的土地,能自觉形成独具气质的文化圈层生活。

▲效果图
华萃西山于西山脚下,打造1.05超低密纯粹别墅住区,135-220㎡阳光双首层别墅,代表一种文化,一种身份,更代表一种致敬家族理想的生活追求。
700万起,1.05低密纯别墅,西长安新城核心与浅山间的人居典范,让美好生活如愿以偿。8月盛夏持续热销中,恭迎品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