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中国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将陆续发布。各种经济先行指标显示,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将出现改善,经济回暖信号明显。
无独有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下调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的同时,却逆势将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由6.2%上调至6.3%,认为中国的减税等财政政策将刺激增长。
专家预计,一季度GDP或为年内低点,经济初现企稳迹象,工业投资消费等指标有望回升。随着货币政策逐渐趋稳,减税降费等积极财政政策有望在稳增长中发挥主导作用。
一季度GDP或为年内低点
4月9日晚,IMF发布2019《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19全球经济增速预期由3.7%下调至3.3%,同时将2020年增速预期由3.7%调低至3.6%。下调的主要原因包括贸易争端、货币紧缩以及投资增长乏力。
美国、欧元区、日本、印度等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预期均被下调。唯独中国被上调了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IMF将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由6.2%上调至6.3%。IMF认为中国的减税等财政政策将刺激增长。
关于今年中国经济增速,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预测,上半年中国经济还将惯性下滑,随着主动去库存周期结束、产能新周期和货币财政政策效应显现,年中经济将触底,下半年企稳。货币宽松和周期轮动,债市、股市、房市、商品将先后转好。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也认为,一季度GDP或为年内低点。今年1、2月基本面数据偏弱,但以货币和财政为主的宏观政策扩张带来的脉冲效应,叠加春节错位,预计3月基本面情况有所缓解。结合前2个月基本面表现,预计一季度GDP增速为6.2%。
国泰君安宏观团队发布的一份研报称,一季度投资较为强劲,对冲了贸易等带来的下行压力,且金融市场交易活跃度改善明显对GDP增速也有提振,预计一季度经济增速维持在6.4%。复工良好叠加低基数,预计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至6.1%;基建拉动下,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上行至6.4%,消费小幅改善。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季度部分传统行业确实出现了企稳迹象,预计一季度经济增速在6.5%左右。但从领先指标来看,M2货币增速仍处于低位,从银行端流向企业端的传导效果仍有待观察。
“减税降费和流动性改善使得企业家信心有所恢复,大部分企业已经陆续恢复正常经营,但是还不一定支撑企业大规模扩大投资,民间投资仍有一定下行压力。”刘哲说。
经济先行指标现回暖信号
从先行指标来看,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较2月回升1.3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运行在50%以下后重回扩张区间。
央行调统司原司长盛松成4月2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PMI数据往往具有前瞻性,从其细分指标看,生产、新订单、原材料库存指数等都较2月份明显提高,二季度经济企稳的可能性更大了。
受前期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重视以及对小微企业扶持的带动,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明显上升。3月中型企业PMI为49.9%,较上月回升3个百分点,其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上升5.2和4.6个百分点,回到扩张区间;小型企业PMI为49.3%,较上月回升4个百分点,其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上升7.4和6.2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撰文分析称,随着国家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增加小微企业贷款等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中小企业预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除了先行指标PMI,基建投资领域的一些数据也值得关注。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的风向标和经济的晴雨表,挖掘机涉及建筑、铁路、公路等诸多重大投资和消费领域的需求。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行业统计数据,3月,纳入统计的25家主机制造企业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44278台,同比增长15.7%。今年1月份至2月份,纳入统计的主机销售企业共计销售挖掘机械产品30501台,同比涨幅39.9%。
挖掘机销量不断回升,不仅与设备进入更新周期有关,更释放出投资需求稳中有升、宏观经济未来走强的积极信号。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从最近公布经济数据看,虽然经济整体下行趋势没有明显改善,但已经出现一些积极信号。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连续两个月出现明显反弹,也带动经济增长动能指标“新订单-生产”连续扩大,这说明需求端已出现边际改善;而挖掘机销量反弹预示未来基建投资增速会持续回升,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改善。
刘哲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年初以来,地方债发行提速,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发改委审批进度明显加快,一季度审批的基建项目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30%,反弹力度较大。受益于政策的提前布局,2019年基建投资有望回升。
刘哲表示,预计3月份基建投资增速会超过5%,二三季度基建投资还有望加速,二季度有望回到6.5%以上,进而对经济产生正向的拉动作用,三季度有望恢复到10%左右的增速,成为拉动投资的重要力量。
“宽财政”逐渐显效
IMF认为,中国的减税等财政政策将刺激增长。刘哲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经济企稳尚不稳固,仍需要继续加大逆周期政策力度。
中金宏观易峘、梁红在4月3日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一季度经济预期的企稳主要得益于金融条件改善,中美贸易边际缓和,且基建投资预期升温。但进入二季度后,货币政策预计逐渐趋稳,财政减税降费有望在稳增长中发挥主导作用。
从年初到现在,减税降费的政策举措不断推出。1月份首先生效的是6项个人所得税抵扣政策,预计可以给居民部门每年减税1000亿元左右。而在1月份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政府又推出了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减税计划,包括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减税金额2000亿左右。
从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在2016、2017两年提出的减税降费目标分别为5000亿和5500亿,而2018年升至1.1万亿,到2019年则激增至2万亿,这也充分显示19年的财政减税降费力度空前。
为深化增值税改革,今年4月1日起,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
在3月27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这一次增值税改革推出的措施除了降低税率、扩大抵扣,还有制度性期末留抵退税。总体上这几项措施加起来,减税降负规模应该超过1万亿。“再加上今年以来已经实施的减税措施,小微企业减税约2000亿元,以及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今年的减税规模是最大的。”
中金报告中提到,如果本轮大规模减税降费得以有力实施,制造业与大消费将最为受益。这种形式的财政宽松可以有效改善企业部门的现金流、并同时提升消费者的购买力。
第一财经 祝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