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新老接班提速。
2018年,注定被历史铭记,改革开放40年弹指一挥间。商界新老企业家,开启了新老交接。李嘉诚、马云、王石等“创一代”企业领袖们,以不同形式宣告退居幕后,有的是90高龄退休,有的是知天命年龄交棒业务高手,有的是履行合伙人制度……作为“现象级”行业的房地产,正处于巨变前夜,头部企业碧桂园近日公告,创始人杨国强之女杨惠妍,已由公司副主席调任为联席主席。这位低调又神秘的女首富,经过十多年学习历练后,终于正式走上前台亮相。
一般人眼里,这在预期之内,从“创一代”到“创二代”、从创富到传承,早晚的事。不过,作为筚路蓝缕的拓荒一代,杨国强一直以精力充沛、雷厉风行的印象示人。今年3月的年度业绩会上,当被问到何时退休时,杨老板笑言,你看李嘉诚做到多大年纪!杨国强是一个有追求、时刻奋斗的企业家,一大把年纪还要画图、做慈善,学习生态农业、机器人,为企业转型和发展事必躬亲。年少时的饥饿记忆经过打磨,烙下的是自我苛刻和时刻袭来的危机感,而非退休。
但近期,碧桂园新老接班提速了,这有点意外。2018年,将成为碧桂园业绩的又一个高峰,“头把交椅”无人取代,但杨老板心里五味杂陈。因为,这一年也是碧桂园最艰难、最焦虑的一年,工程事故不断、高周转“被诟病”、重仓的三四线楼市被看空、股价暴跌,转型异常艰难,搞农业和科技,并不像盖房子一样得心应手。杨老板的烦恼,浸淫多年的企业家们都有,背后反映的是,改革、人口和城市化这“三重红利”结束了,荒蛮中披荆斩棘的房企创一代们非常不适。
倒逼也好、主动也好,中国已进入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加上全球化和互联网冲击,企业面对的商业生态、企业竞争和产品迭代局面空前严峻。改革开放前40年,是拓荒一代们的舞台,未来是具有国际视野、接受系统教育、学习能力强的才俊一代们的舞台。大家还记得,8月份正处于风口浪尖的碧桂园,搞了一场事后来看是非常拙劣的“媒体走进碧桂园”的活动。表面看,大家认为杨国强的公关能力差,背后则是年龄、经历、认识和知识结构等时代局限。
城镇化告别高速增长、房地产告别排浪式需求,类似碧桂园以标准产品线复制,规模化造房子的时代结束了。未来的住房,要有温度、有内容、有服务、有个性。对房企来说,不仅要学会研究客户,还要学会运营物业、学会适应和融合网络生态、学会应用新科技。唯有此,才能分得一杯触及天花板的行业增量机会,才能在存量时代获得增值收益,才能在淘汰阶段的行业下半场生存。
类似杨国强这样的拓荒一代,他们确实在努力地探索企业突围的方向。问题是,基于时代局限,即便他们再努力,效果也不如人意。好在,形势比人强,像杨惠妍、宗馥莉、刘畅等70后、80后企业家们集体亮相,她们是高知识、高起点的“才俊一代”,她们不仅具有前瞻的国际视野、更强的学习能力,且在耳濡目染中传承父辈们的宝贵财富。碧桂园物业和教育上市、开拓零售,就是杨惠妍主导的;新希望和娃哈哈的多元化转型上,刘畅和宗馥莉功不可没。
之前有报道,“中国90%的家族创始人希望子女接班,但95%的子女们不愿意接班。”确实,一代人有一代的使命和战场,子辈没有义务去为父辈接续梦想,现实中也有案例。但是要记住,西方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目前在中国很难扎根,这是靠市场化、法制化、信托责任不断夯实才能实现的缓慢过程。期间,唯有将家族观念、家天下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和内核,与企业传承结合起来,才是中国民营企业开拓新边界、创造新高度的路径,更是中国民营企业摆脱“短命论”(比如“富不过三代”),向现代企业转型的路径。这是家族之幸、民族之福。?
(作者系资深地产研究人士)
(原标题为《民营房企转型,“创二代”们靠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