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房产 > 正文

月入2万有望再减税1000元 家庭综合纳税为研究方向

0
分享至
月入2万有望再减税1000元 家庭综合纳税为研究方向


个税“减税红利”再释放

10月20日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在两部门官网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本次征求意见稿有三大亮点值得注意,即在纳税标准方面,会根据民生支出适时调整;在纳税人申报流程方面,遵循简便易行的原则;在税务部门监管方面,加快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总体来看,个税“减税红利”的逐步释放,将切实为中等收入群体减负,也将进一步释放消费红利。(包芳鸣)

导读

不同收入、不同负担的群体,将享有不同的减税额度。扣除“三险一金”后月入2万的群体,若能享有5000元/月的专项附加抵扣,每月将新增1000元的减税额度。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正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虽然《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还需通过才能生效。

“很有诚意!”不少人对扣除办法交口称赞,6项扣除中有5项为定额扣除,纳税人免于提交过多资料,400元/月-2000元/月不等的扣除额将再减轻居民负担。

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普通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6项常见的民生支出,纳入个税允许抵扣,是这次个税改革的一大亮点。

专项附加扣除后,个税应纳税起点将明显高于现行5000元/月的起征点(即基本费用减除标准)。比如有二孩的家庭,每月新增扣除额若达5000元,个税纳税起点相应提高到1万元/月。

不同收入、不同负担的群体,将享有不同的减税额度。扣除“三险一金”后月入2万的群体,若能享有5000元/月的专项附加抵扣,每月将新增1000元的减税额度。

操作起来难吗?外界对于专项附加扣除后续落地充满了关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权威渠道了解,自然人纳税信息系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纳税人未来通过手机App或者网站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申报纳税。纳税人提交的资料是否真实,通过跨部门间信息交换可以确认。

当然,围绕方案本身也有争议。定额扣除的标准简单清晰,但难以照顾多样化的现实情况。扣除标准是否能继续提高,能否引入家庭综合纳税机制等,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纳税起点明显提高

10月20日,财政部公开《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为15天。

其中,子女教育、继续教育、普通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为定额扣除,扣除额度分别为1000元/月、400元/月或3600元/年、1000元/月、1200元/月或1000元/月或800元/月、2000元/月(个税改为按年综合纳税,全年抵扣额度=月度额度×12)。

大病医疗抵扣为据实抵扣,个人负担医药费用支出部分超过15000/年的(为大病医疗支出),按照6万元/年的上限据实扣除,需要留存医疗服务收费相关票据。

10月22日,安永税务服务合伙人卜新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除了大病医疗支出,其他几项都将采用定额扣除的方法,将大大减轻企业和个人提供相关材料的负担。这次专项附加扣除的设计,主要遵循了便利征管的原则,在公平与效率之间主要考虑了效率。

“超出我的预期!像子女教育的专项附加扣除力度很大。以2016年居民扣除社保后人均税前工资收入62412元测算,子女教育支出定额标准为每个子女每年1.2万元,相当于人均工资水平的19.2%,而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此类扣除额度占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为5%-15%。”10月20日,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甘犁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根据不同实际负担状况,专项附加扣除额度差异较大。如果没有相应支出的,享受到的专项抵扣为0。假设纳税人有三个适龄孩子的教育支出、父母赡养支出、首套房房贷支出,同时还在攻读在职MBA,四项抵扣加总可达6400元/月,这样纳税人扣除“三险一金”后应纳税起点为11400元/月。

负担不同,减税不同

对于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或房租压力的青壮年人群,将迎来一波新的减税利好。

新修订的个税法分两步走,第一步,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为“过渡期”,起征点从3500元/月提高至5000元/月(6万元/年),并适用新税率;从2019年1月1日起,除了享有“过渡期”政策,6项专项附加扣除将正式落地。

以现年36岁的张先生为例,他上有年满60岁的父母,下有两名年满3岁的孩子,同时还背负首套房房贷,将能享有共计5000元/月的专项附加扣除。假定扣除完“三险一金”后,张先生月入2万元,扣除5000元/月起征点,扣除5000元/月专项附加扣除,他每月应纳税额为590元。

也就是说,随着5000元/月起征点的落地,张先生现在已经享受到每月1530元的减税额度;到2019年1月1日之后,张先生每月的减税额度将再增加1000元。

“引入专项附加扣除后,减税向中等收入阶层倾斜,他们的减税幅度更大,这对于培养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有好处的。”10月20日,有接近决策层的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测算发现,相较起征点5000元/月而言,引入专项附加扣除后,部分中等收入阶层的减税幅度随之扩大。如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在1万-3万元的群体,若专项附加扣除额度为3000元/月,每月将新增减税230-600元不等,税负再降79%-17%不等;若专项附加扣除额度达到5000元/月,每月新增减税额度为290-1000元不等,税负再降100%-28%不等。

尽可能真实充分扣除

围绕专项附加扣除的讨论很多:如子女教育允许每个子女每年1.2万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但赡养2个及以上老人的支出,并不能按老人人数加倍扣除;对月收入不及5000元应税标准的群体而言,大病医疗支出专项附加并不能让他们享受到;以及博士阶段学位教育、MBA等继续教育,是否应纳入抵扣等。

定额扣除的机制简单透明,也意味着对个体差异情况照顾不够。

卜新华建议,可适当提高房价较高城市的住房租金和住房贷款利息扣除额。在赡养老人支出方面,意见稿要求只能扣除赡养父母支出,不能扣除纳税人配偶父母的赡养支出,可以考虑允许扣除另一方父母的赡养支出。“不过,类似问题在以后实行家庭综合申报能得到解决。”

“方案不可能十全十美,6项专项中有5项选择定额扣除,而不是据实扣除,是不想给纳税人增加太多负担,避免提交的资料或信息太多。”上述接近决策层的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按照暂行办法规定,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并非一成不变,将随着教育、住房、医疗等民生支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

具体操作上如何实现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定额扣除很好操作,不需要发票,比如子女教育填报子女学籍号就能实现。这次办法体现出对纳税人的充分信任,纳税人主动填报信息,税务机关通过跨部门信息比对加以确认,这对自然人涉税信息库提出更高的要求。”10月20日,曾经担任湖北地税局局长、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的许建国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不需要空调”的8座城市:夏季均温不超过25℃,晚上需要盖被子,风景绝美,人均500就能玩好

中国“不需要空调”的8座城市:夏季均温不超过25℃,晚上需要盖被子,风景绝美,人均500就能玩好

背包旅行
2025-07-06 10:36:59
你们都点外卖了?订单爆了!官方紧急回应

你们都点外卖了?订单爆了!官方紧急回应

极目新闻
2025-07-06 08:46:38
道县大屠杀幸存者自述(完整版)

道县大屠杀幸存者自述(完整版)

霹雳炮
2025-07-05 23:10:10
日本末日预言造成5600亿日元损失

日本末日预言造成5600亿日元损失

中国能源网
2025-07-05 23:25:05
刚说要访华,特朗普就逮捕中国公民,中方直接出手,断掉美国后路

刚说要访华,特朗普就逮捕中国公民,中方直接出手,断掉美国后路

通文知史
2025-07-05 11:19:55
1.5米的妈妈训1.9米高儿子,画面让人忍俊不禁:她更像是妹妹

1.5米的妈妈训1.9米高儿子,画面让人忍俊不禁:她更像是妹妹

唐小糖说情感
2025-07-06 08:40:39
富途老虎重灾区!炒港美股要交20%个税?股民:不敢玩港美股了...

富途老虎重灾区!炒港美股要交20%个税?股民:不敢玩港美股了...

金石随笔
2025-07-06 00:09:12
甘肃天水一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当地初判三色枣发糕、玉米肠卷添加剂超标,老师也在测血铅

甘肃天水一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当地初判三色枣发糕、玉米肠卷添加剂超标,老师也在测血铅

澎湃新闻
2025-07-06 10:12:31
青岛一高架多车追尾致1死1伤,警方通报:肇事驾驶人被控制

青岛一高架多车追尾致1死1伤,警方通报:肇事驾驶人被控制

界面新闻
2025-07-06 09:23:01
巴黎2-0拜仁!首进世俱杯四强 杜埃+登贝莱破门 穆西亚拉脚踝变形

巴黎2-0拜仁!首进世俱杯四强 杜埃+登贝莱破门 穆西亚拉脚踝变形

侃球熊弟
2025-07-06 01:25:10
这一次,“八面玲珑”的曹可凡被扒了个底朝天,王朔的直觉是对的

这一次,“八面玲珑”的曹可凡被扒了个底朝天,王朔的直觉是对的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7-05 14:09:27
确认了!他俩已正式结婚

确认了!他俩已正式结婚

鲁中晨报
2025-07-06 07:23:06
正在印度化的新加坡,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正在印度化的新加坡,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谈芯说科技
2025-07-05 20:18:44
游客包车游川西在阿坝坠河,2人遇难5人失联,当地:正在搜救

游客包车游川西在阿坝坠河,2人遇难5人失联,当地:正在搜救

极目新闻
2025-07-06 10:11:02
新西兰女歌手用私密部位照片作为新专辑的封面引发争议

新西兰女歌手用私密部位照片作为新专辑的封面引发争议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07-05 18:13:22
得知家长带孩子去西安治疗后,区政府专门派人过去帮忙

得知家长带孩子去西安治疗后,区政府专门派人过去帮忙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07-05 23:39:13
佩通坦跌落?泰王一出手,全场跪了!这步棋下得太高明了

佩通坦跌落?泰王一出手,全场跪了!这步棋下得太高明了

匹夫来搞笑
2025-07-05 16:19:51
曝江西某中学高考“冲清北”失败,让学生报“天坑”专业,拒后遭老师道德攻击

曝江西某中学高考“冲清北”失败,让学生报“天坑”专业,拒后遭老师道德攻击

互联网大观
2025-07-06 08:44:54
砸破那扇窗,就能呼吸自由的空气

砸破那扇窗,就能呼吸自由的空气

法经网
2025-07-05 16:59:52
“家穷就别生了”,高考后排队进厂照片流出,暴晒2小时被劝退

“家穷就别生了”,高考后排队进厂照片流出,暴晒2小时被劝退

熙熙说教
2025-07-04 19:55:36
2025-07-06 13:16:49

北京房产

海淀严选 和樾玉鸣让「好房标准」藏在每一个细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牛弹琴:马斯克终于要大干一场 美国政坛巨震要开始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马斯克终于要大干一场 美国政坛巨震要开始了

财经要闻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了!

体育要闻

梅西献2神作:1V3一条龙 半场奔袭连过4人

娱乐要闻

2025上半年最能扛收视5位男演员排名?

科技要闻

"大而美"法案连锁反应:特斯拉或将推"平价车"

汽车要闻

阿斯顿·马丁跑车阵容将齐聚2025古德伍德速度节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游戏
健康
教育

家居要闻

合理布局 三口之家的温馨空间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骑马与砍杀2:霸主》海战DLC将拓宽原有内陆河流航船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教育要闻

“妈妈,他插队”!你的第一反应,决定着孩子要不要过「被欺负的一生」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