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除了是市民日常休闲、度假的重要场所,也是外来游客观光的好去处,凭借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景观资源,既可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又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诠释着人类对于自然栖居的向往,于繁华与自然中映射出城市的灵魂。
据发布的张家湾镇两处湿地公园规划方案显示,张家湾公园和凉水河湿地公园两座大型湿地公园,占地约13000余亩,将成为城市副中心新的绿色生态屏障。
张家湾再现运河水镇景观
近期,通州发布张家湾两处湿地公园的规划方案,将利用疏解腾退后的土地建成张家湾公园和凉水河湿地公园两座大型湿地公园,占地13000余亩,此举将为城市副中心全面增加绿色空间总量,打造副中心的绿色生态屏障,提升副中心整体生活水平,助力城市副中心全面建设成为首都北京的一张绿色名片。
根据规划,张家湾公园的一期工程总面积4596.87亩,北起上店村,南至姚辛庄村,西至里上路,东至京塘路,将打造人文森林、候鸟森林、湿地森林交融的园区,同时将运用海绵技术,让公园像海绵一样调蓄、净化雨水径流。从设计方案来看,张家湾公园承载大运河文化,将再现水巷茶棚的历史风貌,并适当保留园内村落肌理,营造古街村韵节点,打造“南还第一城”“万舟骈集”等景点,展示水镇的特色景观。
规划定位方向显示,未来张家湾将可能向文化旅游方向规划发展。
张家湾作为漕运码头所在地,有“大运河第一码头”之称。据报道,当年每到开春后,运河上南来的粮船便日渐繁多,从堤岸南望,各类船只帆樯如林,见头不见尾,仅装卸货物的船只每年就达3万余艘,形成了独特的通州八景之一万舟骈集。
凉水河湿地公园现代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凉水河湿地建设工程一期也将同步启动。该湿地位于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以南,总面积为8478.18亩,沿凉水河呈带状分布,西起京津高速,东至镇界线,涉及张家湾镇高营村、坨堤村、样田村等21个村。将在范围内建水乡花园、延芳古韵两大景区和怀古柳堤、紫薇映夏两个景观节点。园内将种植高低错落、色彩明艳的各类乔灌木,建成后可形成绿脉连缀、水脉连通、文脉相融的自然景观。同时还将沿河修建骑行绿道,方便市民骑行游览。
张家湾自古以来便是水陆重要码头,而凉水河作为北运河水系的重要支流,也在京杭大运河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一席之地,现如今,漕运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凝聚了千年运河文化精华的运河之畔却仍旧可以通过建设湿地公园的方式再现昔日繁华盛景,届时,漫步运河两岸,兼具视觉震撼力和生态影响力的湿地公园相继实景绽放,约10平方公里超级绿心在建正酣,不计其数的街区绿地组团随处可见,155平方公里水城融合、蓝绿交织的副中心生态版图指日可待。
北京城市副中心令全世界瞩目,将打造一流生态环境,诗情画意,建设成让人留恋和向往的家园。
生态环境的提升能使员工在喧嚣的城市中感受静谧休闲的美好时间,新光大中心位于五河交汇之源,毗邻新北京“城市绿心”,紧邻“运河公园”及“西海子公园”,犹如置身于500万平米的天然氧吧中。
工作于此,蔚蓝的天空、层层叠叠的白云,成为办公室的窗景;工作于此,与春花秋月夏雨冬雪为伴,阳光、草坪、清流、绿树、繁花、公园等美好自然交织出幸福的场景记忆;工作于此,随处可见的绿色景致,也许是你创意灵感的来源......
享受传承千年的运河生态文明,打造未来国际新城的生态办公区,新光大中心,使人们置身公园环绕的绿色办公环境,令每一位用户在自然中享受工作,在工作中亲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