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房产 > 正文

一线城市银行个人房贷已进入新一轮上涨通道

0
分享至

(原标题:莫开伟:银行住房贷款利率是否还会继续上涨)

据媒体披露,近1年来全国银行个人房贷利率一路水涨船高,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普遍维持基准利率上浮5%以上水平,一些国有大行在北京已执行首套房贷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10%、二套房贷利率上浮20%的政策。目前,深圳地区首套房贷利率普遍为基准利率上浮15%,二套房贷为基准利率上浮20%。这表明我国一线城市银行个人房贷已进入新一轮上涨通道。

当前银行个人房贷利率出现这种上涨走势,直接关系着民众的切身利益,牵动着民众的敏感神经,已引起国内广大民众尤其是刚需购房族的广泛关注和担忧:一、二线重点城市的银行个人房贷利率是否还会继续上涨?三、四线城市银行个人房贷利率是否也可能会跟着上涨?这个时候到底是买房还是等房贷利率下调之后再买房?

银行个人房贷利率确实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这一问题如果不让民众弄清楚,实难做到食之有味和睡之能眠。

据笔者分析,银行个人房贷在一、二线重点城市恐仍有继续走高的空间,但三、四线城市个人房贷跟着上涨的动力不足。未来一段时间,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银行个人房贷利率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原因主要有四方面:

首先,上周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任务时,要求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继续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这表明楼市调控将进一步趋严,在这种政策背景下,银行房贷政策会配合会议精神要求,除了压缩房贷规模之外,最有可能采取的措施就是用提高房贷利率的价格杠杆手段,来抑制市场对银行房贷过多、过快的需求,实现房贷供给偏紧的金融调控目标。

其次,要坚持“房住不炒”,调控成效不出来,调控措施是不会收兵的。今年1至6月,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发布次数约200次,7月31日,深圳市发布楼市调控新政策,暂停企事业法人单位购房;居民家庭新购买的一二手住房3年内限售;购房人离婚2年内申请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七成。

这一系列信号表明,楼市调控不会放松,甚至可能继续加码,且今年上半年房价略有抬头,房地产市场调控将持续。预计下半年会加大整治市场秩序的力度,相关部门会对房企、代理商、中介、个人和供应商等的房地产交易行为进行严厉管控,房贷增速有进一步下行空间,这也会加剧个人房贷利率的上行。

再次,资管新规颁布实施之后及最近银行领域掀起的整治八大领域市场乱象,其中将表外业务并表是一项重要内容,银行大量的表外非标业务转为表内信贷业务,必然增加银行信贷规模,使不少银行机构的信贷规模空间将被大大压缩,这也将在无形中挤占银行房贷投放规模,使银行机构房贷额度趋紧,供给出现短缺。而在供给短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银行机构唯有通过提高房贷利率这种价格杠杆手段来实现。

最后,房地产市场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城市和区域之间差异化较大,银行总行会根据具体情况,要求不同省份、不同地区所属分支机构实施不同的房贷利率上浮政策。

也就是说,未来一段时间,不同区域房贷利率会有不同走向。在一些热点的一二线城市,随着房地产调控深入和措施升级,加上涌入人口带来购房刚需的增长,房贷需求也将较快增长,而贷款投放额度相对有限,银行有动力通过上调房贷利率来增加自身收益和更好地防范风险。

而在一些三、四线城市,银行资金相对充裕,房贷利率可能会保持平稳,但受棚改货币化政策影响交易较活跃的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明显,这些城市和房价处于高位的一线城市,房贷利率有上调可能。

此外,一些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度不高的城市,房贷利率有一定下调空间。很明显,少数银行下调房贷利率与其自身业务发展策略有关,一些银行信贷规模充裕,可能还会将个人按揭房贷业务作为下一步信贷业务拓展的重心。

由此,购房刚需族或住房改善型居民应准确把握中央在楼市调控上的宏观政策变化及银行个人房贷利率调整的趋势,根据自身所在地区来作出是否及时购房还是延迟时间购房的决策,做到心中有底,牢牢掌握购房主动权,抓住购房时机,尽量减少自身财务损失。 (作者为财经时评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今天全世界都在看的新闻2023.6.5

今天全世界都在看的新闻2023.6.5

凤凰卫视
2023-06-05 17:14:49
《浪姐4》四公录完,3人帮唱,《青鸟》全场第一,谢娜PK两大唱将

《浪姐4》四公录完,3人帮唱,《青鸟》全场第一,谢娜PK两大唱将

非常先生看娱乐
2023-06-05 20:21:18
1961年,21岁佩洛西与28岁希拉里,年轻时都是美人坯子!

1961年,21岁佩洛西与28岁希拉里,年轻时都是美人坯子!

游戏战场chang
2023-06-05 17:01:53
贡品||岛国第一臀!有点东西哈

贡品||岛国第一臀!有点东西哈

懂球娘娘
2023-06-03 11:41:36
“吃一顿饭,做4次爱”:2022最恶心的男人出现了!

“吃一顿饭,做4次爱”:2022最恶心的男人出现了!

黎兜兜
2022-09-15 20:39:33
布林肯:俄军确实是第二强,但仅是在乌克兰战场上

布林肯:俄军确实是第二强,但仅是在乌克兰战场上

凡事一定有办法13119
2023-06-05 12:36:32
3年2次重创!西甲第3支降级队诞生,罗纳尔多巨亏2000万

3年2次重创!西甲第3支降级队诞生,罗纳尔多巨亏2000万

叶青足球世界
2023-06-05 09:38:21
珠峰“最凶险之一”登山季结束 12死5失踪

珠峰“最凶险之一”登山季结束 12死5失踪

新华社
2023-06-04 20:28:03
曝妻子被丈夫拖行内幕:车子中控屏上摆着计生用品,丈夫家暴成性

曝妻子被丈夫拖行内幕:车子中控屏上摆着计生用品,丈夫家暴成性

洛洛女王
2023-06-04 09:59:34
红杏出墙!《金瓶梅》中潘金莲为何背着西门庆又与奴仆琴童偷情?

红杏出墙!《金瓶梅》中潘金莲为何背着西门庆又与奴仆琴童偷情?

番果
2023-05-25 13:45:36
不再依赖中国,美国进口商品转向其他国家

不再依赖中国,美国进口商品转向其他国家

平行面包
2023-06-05 10:42:18
美元走强,预计人民币汇率将进一步下跌

美元走强,预计人民币汇率将进一步下跌

牛遍满市
2023-06-05 14:44:29
中方雷霆出手!大批间谍落网!中方:还有意外惊喜

中方雷霆出手!大批间谍落网!中方:还有意外惊喜

军情观察眼
2023-06-05 14:17:41
一度不敢相信这是范冰冰,国外G社生图直出无精修

一度不敢相信这是范冰冰,国外G社生图直出无精修

美妙的瑜伽
2023-05-25 09:07:46
黄菊:曾任上海市长,去世8年后,骨灰为何从八宝山迁出?

黄菊:曾任上海市长,去世8年后,骨灰为何从八宝山迁出?

文史观察者
2023-05-23 15:45:23
她是红楼“王牌公关”,屡战屡胜,副部级高官甘愿拜倒在石榴裙下

她是红楼“王牌公关”,屡战屡胜,副部级高官甘愿拜倒在石榴裙下

诗意世界
2023-05-28 10:30:02
中国大陆正在走和统、武统外的第二条统台之路

中国大陆正在走和统、武统外的第二条统台之路

湖南夫妇日常
2023-05-29 14:33:37
波兰爆发大规模反政府游行,参与人数多达五十万

波兰爆发大规模反政府游行,参与人数多达五十万

评了个球
2023-06-05 00:40:48
大学生吃出老鼠头后续,校方澄清成笑话,食堂黑历史也被扒出

大学生吃出老鼠头后续,校方澄清成笑话,食堂黑历史也被扒出

诗歌学姐
2023-06-05 14:18:19
罗智强讽民进党有“三宝”,台网友:明年选举若还是绿营胜,那该检讨的就是人民

罗智强讽民进党有“三宝”,台网友:明年选举若还是绿营胜,那该检讨的就是人民

海峡导报社
2023-06-05 17:18:12
2023-06-06 00:34:44

北京房产

刚刚!深圳官方回应“统租”非议!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美国证交会起诉币安和其CEO违反证券业规定

头条要闻

美国证交会起诉币安和其CEO违反证券业规定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总决赛,越来越有意思了

娱乐要闻

周杰伦久违晒三胎 自侃是慌张的奶爸

科技要闻

苹果WWDC23亮点抢先看:MR头显领衔

汽车要闻

小鹏G6将6月9日预售 10分钟充电300km

态度原创

房产
亲子
本地
时尚
公开课

房产要闻

5个月过去了,深圳挂牌在售的二手房越卖越多

亲子要闻

不把光脚当回事,等到孩子走路的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

本地新闻

“颜色釉女王”邓希平:让历史的技艺重现光芒

他俩在红毯眉来眼去?被曝恋爱后首度同框

公开课

我国癌症高发是洗洁精造成的?小心这5种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