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妈妈,你的家在哪?”
在连续一个月没有见到妈妈后,两岁的女儿问了赵晗这个问题,她愣住了。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她作为某个创业公司的品牌顾问,忙于融资前的尽职调查。时间被连续不断的会议分割得支离破碎。早出晚归的她虽然一直在家,但是完全见不到女儿。
繁忙的工作把她硬生生从家庭当中拽出来,从作息到时间,她生活在与家人没有任何交集的平行世界。
赵晗把孩子抱在怀里,柔声问她:“这就是我的家啊,你家的在哪?“
“我的家里有你啊,你在哪家就在哪。”
赵晗眼睛湿润了,心里盘算着哪天带孩子出去玩。翻了翻手机里的待办事项,日程表上的安排密密麻麻,一直排到下个星期。她叹了口气,看来带全家人去旅行的愿望又得往后延期了。
往后的日子里,赵晗努力从忙碌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多陪陪孩子。但是女儿的反应并不像她想想的那样,乐意跟妈妈腻在一起。很多时候宝宝是一种不愿意跟妈妈多互动的状态。
赵晗有点懵,她问家人为什么宝宝的反应是这样的。家人却说孩子一直都想依赖妈妈。
赵晗渐渐明白,问题出在自己的工作节奏上。长时间见不到孩子,这让孩子很没有安全感。“妈妈明天不在”的情绪是阴云,密布在2岁女儿的世界里。
赵晗决定离职创业,从原先自己繁忙的工作节奏中走出来。家庭和事业,她两个都想要。
二
赵晗选择从事文创行业的活动公司,工作时间比较灵活。她可以一年大部分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同时也能获得几个月的休息时间。
这几个月的休息时间她做了自己的安排,把心里想要带家里人出去玩的地方都走个遍。
开始时一切还算顺利,紧接着公司的现金流吃紧,合伙人陆续往公司垫资,能借的钱都借了。现金流紧张的情况还在继续。
这段日子里,她整夜整夜睡不着觉。由于失眠的影响,她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白天很难集中精力把手头的工作做完,被迫加班到很晚。赵晗觉得之前的日子又回来了。
身体也在发出令人不安的信号,赵晗的脾气越来越焦躁,经常处于“抓狂”的状态。每天早上醒来,她总能在枕边发现大团大团的头发。
赵晗最终决定问父母要钱,那天家里,她提了一句公司缺钱周转的事情。话刚出口,赵晗就把话题岔开了。她还是没能下定决心跟家里人坦白。
数天后,银行卡一前一后进来了两笔数额一样的款项,合计几十万元。赵晗有点糊涂了。
晚上回家问起父母,俩人一脸惊愕,“哎呀我们打了两笔钱啊?”原来是父母不太懂网银的操作,不小心汇了两笔款项给她。
父母对钱的态度很严格,一直不放在外边,有余钱就存起来。各种p2p理财之类,老人从来就没有碰过。“我就跟你们提了一句啊。”赵晗向父母抱怨,俩人笑了,“有什么事情就跟家里说嘛。”
那段日子里,赵晗一度想到放弃创业不干了。父母不止一次跟她表示:“哪怕真的创业失败了也没事,回家吧。”
赵晗想了想,还是决定坚持下去,不能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里了。
新项目资金入账之后,公司的现金流情况渐渐好转,赵晗得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她工作起来不顾家,项目开始之后几乎住在了活动现场。工作最忙的时候每天和家里的亲情电话也不会落下。
“现在想想,真的很感谢爸妈,感谢他们在背后默默的付出。”赵晗说。
事业逐渐步入正轨之后,赵晗在贝壳找房上换了一个大房子。虽然背上了更高的房贷,但是每次回家后,看到孩子在明亮的大客厅里玩耍,她心里觉得安稳。
房子是生活的容器,赵晗觉得,有了家人之后,刚强的混凝土也变柔软了。
三
今年准备家人的旅行计划时,赵晗发现想去的地方陆陆续续都去过了。头一次,她面临的烦恼是选地方,而不是想办法腾时间。
“仔细想一下,确实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想去的地方都去过了。”赵晗说着说着笑了出来。
和家人的旅行照片存了好几个G,有时候她会把照片翻出来,全家人一起看。女儿长大了,赵晗指着照片说:“这是你之前去过的地方,这是你小一点的时候去过的地方……”女儿扒在屏幕前看,有时候会想起来当时吃了些什么,玩了什么好玩的东西。
五彩缤纷的纪念照片收在电子相册里,相册的名字是“family”。
——————
无论年龄、职业或是性别,总有一群人在城市里辛苦打拼,撑起一片天。
他们是创业者,是北漂青年,是无数心中装着家庭努力生活的人们。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丛林里,他们让自己的坚强变成外壳,保护内心柔软的地方。
他们坚信,努力很有意义,因为他们的柔软终有家来安放。
贝壳找房 找个安放柔软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