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房产 > 新闻 > 正文

楼市之辩:是否要加杠杆买房?

0
分享至

本报记者 王营 海南博鳌报道

尽管房地产市场屡遭调控管制,但房价永远是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

香港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感慨称,“我是来自香港,我看见房价高的危害,现在在香港的年轻人基本上没办法买得起房子。现在(香港)开发商做的15平方米房子还要卖几百万,15平方米怎么住?我相信我们国家不会走向这样。但是如何推出长效机制,而不要令房地产市场死掉,这也是需要大家研究好的。我相信市场的改变现在才刚刚开始。”

管清友式劝告

自2016年开始的本轮调控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厉调控。包括限购、限价、限售等全方位政策不断升级。而在降杠杆方面,政策从开发商融资端以及购房者房贷几方面均进行了严控。加息预期增强背景下,房贷成本也一再上涨。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在博鳌亚洲论坛分论坛上被问及“是否应该加杠杆买房”时,他的答案是,“看金融环境,能加杠杆就加杠杆。”

原资本界人士、现我爱我家董事长谢勇则注意到,“在北京,‘3·17’新政后,约有34%的人一次性全款购房。但在‘3·17’之后12月时间中,这一比例比之前涨了10%。我支持加杠杆买房。银行的贷款利率其实很低,我的建议是能拉长期限就拉长;另外,现在商业按揭贷款被压缩得厉害,加杠杆其实可以对冲通货膨胀率,能加杠杆就加。政府已经限制了,但公积金还可以用。”

不过,在流动性收紧背景下,房地产从业人士却持相反看法。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美联储加息犹如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全球金融市场之上,人民币也不例外。资金流动的加剧将有可能带动部分国内资金转变投资方向。国内目前大部分投资资金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股市当中,资金的投资方向发生转移,极有可能导致中国楼市及股市的动荡。

张大伟表示,整体资金价格上行趋势还在持续。2008年经济危机后,美联储每25个基点的降息操作,大约助涨了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速4个百分点。考虑到市场的中长期走势尚不明朗,房产变现能力偏低,买房(特别是非核心城市)已不再是稳妥的投资选项。

就目前购房加杠杆实际操作而言,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也表示,“一般来说,加杠杆本身并不能支持,本身属于违规现象,这个时候加杠杆的提法是不合适的。至于购房者自己如何操作,要看具体情况。但如果购房者盲目加杠杆,别的风险不说,后续如果有违规资金进入楼市,往往会有较大管制,这甚至会影响购房资格。”

但严跃进也认为,购房者潜在需求仍较大,这在于无论是刚需还是改善需求,都有购房意愿。所以资金方面需要自己把握,不要违反当前购房的基本政策。

仇保兴的警告

那么,在“房住不炒”政策背景下,未来加杠杆买房行为是否会得到支持?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认为,无论是十九大报告提到的“租购并举”,还是今年两会明确的“安居宜居”目标,对于国内住房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指导方向就是:保障合理的住房需求,坚决打击炒房需求。这也是立足于基础国情和房地产政策实践教训,对房地产市场长期发展方向的科学再定位。对于部分专家提到的买不起时多买两套,先不论是否可行,但从行为角度就有炒房嫌疑,绝不可取。

“加杠杆、多买房逻辑,或许在前十年被证明有效,并且也助力炒者房更多获利,但这并不代表楼市发展的下一个十年还会延续这个逻辑。我们可以看到,十年来房价上涨与宽松货币政策下的流动性过剩都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防控房地产泡沫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强化金融监管,并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因此可以预见,对于加杠杆严厉打击也绝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会长期坚持的方向。”张波的看法是,楼市未来十年,几项基本面的变化决定了住房的投资属性将会逐步弱化:其一是政策面变化,“房住不炒”不是短期方向,而会长期决定楼市的政策指向;其二是资金成本限制,不但房企受到直接影响,投资者也将面临更为严苛的限制,甚至资金成本的提升追赶不上房价上涨的脚步;其三是市场供求因素变化,保障性住房和租赁房源(尤其是长期租赁房源)的大量增加,将极大分流购房人群。

因此,住房投资属性弱化将是个较为明确的趋势,投资者或许还将从楼市中获利,但期待暴利已然不现实。

对于加杠杆买房这一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发出了一项警告。他表示,“美国2008年的危机怎么来的,实际上就是给买不起房的人加很大杠杆造成的。你想着加杠杆赚大利,实际上就违反了‘房子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如果这个房子你是买来住,加点杠杆没有问题;如果房子是炒,你加了杠杆,但最后楼市波动了,那你就会倾家荡产,这个风险是很大的。杠杆是双刃剑,对购房者是这样,对金融市场也一样。另外,即便你有愿望加杠杆,但政府不一定会让你用杠杆。有一个数据非常说明问题,美国居民的杠杆率从20%提升到50%,用了整整80年,中国用了多长时间?用了12年。”

仇保兴表示,现代金融发展使得很多人觉得买房子赚钱太容易了,然后大家纷纷加杠杆,这使得居民负债率大幅度上升。“美国2008年的历史教训还非常深,会造成整个金融的不稳定,金融不稳定就是杠杆率决定的。”

罗康瑞也提醒,“我们国家很特殊的现象,是大家都相信买房子一定赚钱。所以很多房子投资之后都不租出去,是空的。这是需要想办法调整的。”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杨议灵堂晕倒后,梦真曝杨少华去世“真相”!给了他“致命一击”

杨议灵堂晕倒后,梦真曝杨少华去世“真相”!给了他“致命一击”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7-11 22:47:47
克林根评价杨瀚森:非常棒的首秀,在场上极具影响力

克林根评价杨瀚森:非常棒的首秀,在场上极具影响力

懂球帝
2025-07-12 14:35:04
1.5米的妈妈训1.9米高儿子,画面让人忍俊不禁:她更像是妹妹

1.5米的妈妈训1.9米高儿子,画面让人忍俊不禁:她更像是妹妹

唐小糖说情感
2025-07-06 08:40:39
建国后粟裕为何仕途不顺?陈赓:没办法,不受欢迎的2种人他都占

建国后粟裕为何仕途不顺?陈赓:没办法,不受欢迎的2种人他都占

南书房
2025-04-12 23:50:03
下一个怀斯曼?奇才榜眼夏联令人失望,毫无成长只因天赋太好

下一个怀斯曼?奇才榜眼夏联令人失望,毫无成长只因天赋太好

拾叁懂球
2025-07-12 21:07:24
避孕套销售额暴跌37亿,性萧条提前来临!

避孕套销售额暴跌37亿,性萧条提前来临!

黯泉
2025-07-11 22:16:26
昆明市委副书记刘申寿,拟提拔

昆明市委副书记刘申寿,拟提拔

鲁中晨报
2025-07-12 10:07:42
党史上最凶险的九小时:他的烟灰缸堆满三次,中国命运从此改写

党史上最凶险的九小时:他的烟灰缸堆满三次,中国命运从此改写

说一说历史
2025-07-12 10:46:16
“恳请国家再给机会!”反中乱港分子痛哭认罪背后的罪行揭秘

“恳请国家再给机会!”反中乱港分子痛哭认罪背后的罪行揭秘

新语爱八卦
2025-07-11 15:33:18
午夜突袭,中美贸易战,这次彻底爆雷了

午夜突袭,中美贸易战,这次彻底爆雷了

小陆搞笑日常
2025-07-12 16:20:08
算命先生说,财神家中坐,2025年3生肖发财致富不用愁

算命先生说,财神家中坐,2025年3生肖发财致富不用愁

人閒情事
2025-07-12 21:17:59
43岁男神罕晒视频,耳垂疑似“耳褶心征”,网友刷屏:快去查心脏

43岁男神罕晒视频,耳垂疑似“耳褶心征”,网友刷屏:快去查心脏

艺能八卦局
2025-07-10 23:01:47
队记:首秀才第二节 我咋感觉杨瀚森实力对夏联来说太强了?

队记:首秀才第二节 我咋感觉杨瀚森实力对夏联来说太强了?

直播吧
2025-07-12 12:06:16
蔡澜的七大金句:“一定要想尽办法先存到100万”最后一句更值钱

蔡澜的七大金句:“一定要想尽办法先存到100万”最后一句更值钱

资本Capital
2025-07-09 12:00:56
美欧临时贸易协议或告吹,美媒披露原因:汽车与农产品关税分歧突出,特朗普态度存变数

美欧临时贸易协议或告吹,美媒披露原因:汽车与农产品关税分歧突出,特朗普态度存变数

环球网资讯
2025-07-12 16:38:15
杨少华葬礼后风波不断!三儿子住院,孙女怒请律师:清者自清

杨少华葬礼后风波不断!三儿子住院,孙女怒请律师:清者自清

二月侃事
2025-07-12 11:58:17
央媒官宣!46岁霍启刚再升职,级别有些高,背后是谁在为他铺路?

央媒官宣!46岁霍启刚再升职,级别有些高,背后是谁在为他铺路?

书雁飞史oh
2025-07-12 15:01:39
中介闭口不谈!上海这些板块正在偷偷跌,捡漏客已冲

中介闭口不谈!上海这些板块正在偷偷跌,捡漏客已冲

观察眼看世界
2025-07-12 17:10:03
央媒官宣!46岁霍启刚再升职,级别有些高,背后是谁在为他铺路?

央媒官宣!46岁霍启刚再升职,级别有些高,背后是谁在为他铺路?

简读视觉
2025-07-12 14:58:06
马英九说:统一要尊重台湾人民的意愿。郭正亮:统一不需要民意

马英九说:统一要尊重台湾人民的意愿。郭正亮:统一不需要民意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7-11 11:33:14
2025-07-12 22:40:49

北京房产

海淀严选 和樾玉鸣让「好房标准」藏在每一个细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网红卖货称"除了处女都可以用"惹争议 多年前曾被封禁

头条要闻

网红卖货称"除了处女都可以用"惹争议 多年前曾被封禁

财经要闻

中国超半数城市人口下滑,什么信号?

体育要闻

夏联-开拓者大胜勇士 杨瀚森首秀10+4+5+3帽

娱乐要闻

鹿晗账号解禁后首晒自拍,涨粉超400万

科技要闻

Kimi深夜整活,开源了首个万亿参数模型

汽车要闻

小米YU7深度试驾:优点很多缺点也很多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亲子要闻

深度科普:顺产会让孕妇痛不欲生,为何多数孕妇都能忍受?

本地新闻

换个城市过夏天 | 枫叶之都的22℃清凉秘境

女人“优雅到老”并不难,别随便穿衣,这4个方法真的超实用

教育要闻

刚刚发布:南京2025中考指标生录取名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