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房产 > 新闻 > 正文

消费贷为何大增?监控存盲点贷款流向房地产

0
分享至

严查消费贷流入房地产

去年9·30楼市调控以来,限购限贷等政策相继推出。从资金端来看,监管层主要通过提高首付比例、控制房贷额度、严格审查购房资格等手段抑制炒房需求。从官方数据来看,按揭贷款得到控制。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月均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是按揭贷款)4677亿,相比去年下半年减少500亿;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重(月均)为39%,相比去年下半年下降26个百分点。 不过,今年1-7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06万亿,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分析认为,部分消费贷以及信用卡借款用于支付购房款,从而曲线流入房地产市场,扰乱了房地产金融调控工作。 这一现象已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近期北京、深圳、江苏等地下发文件,要求严查个人消费贷款流入房地产市场的现象并予以纠正。那么,在这一调控措施下,商业银行新增的消费贷会如何处理?存量的违规消费贷如何纠正,面临怎样的难题?从去年的首付贷到现在的消费贷,资金不断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逻辑是什么?(杨志锦)

导读

华南某股份行信贷业务人士张洋表示,客户想把消费贷额度套现,可以找相关的企业,给企业一定的返点并缴纳税点。这种操作下银行系统监控的每一笔资金都是合法合规并有明确用途的,钱在银行监控下每一个步骤都是没有问题的,但实际上确实绕开了监控,投入了其他地方。近年因为房地产市场火爆,可能很多资金就流入了房地产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近期江苏、北京、深圳三地银监局和人民银行分行先后发文,提示辖内银行个人其他消费贷款大幅增长,存在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并要求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

三地下达的通知明确严查消费贷流入房地产,并就银行的风险自查和业务落实明确了落实细节,但银行的具体落地方式和后续将产生怎样的连锁反应还待观察。

今年以来,信贷市场迎来业务结构转型:2017年1-7月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增速放缓,但短期消费贷款却迎来了爆发性增长。2017年前7个月居民短期消费贷新增额达1.06万亿,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而去年全年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总额仅8305亿。

不少分析人士和业务人士指出,短期消费性贷款的爆发式增长可能与地产销售密不可分。虽然消费贷用做房贷为政策明令禁止,银行也有较为严格的风控手段,但从结果上看依然存在“漏网之鱼”,消费贷依然或多或少流入了房地产市场。

银行贷后监控确存“盲点”

华南某股份行信贷业务人士张洋(化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首先要明确消费贷款的类别分为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纯信用额度上限一般为30万,30万以上大额都需要抵押。类别不同,放款方式与贷后管理方式也有不同。

张洋表示,银行普遍的做法是:对于30万以上的抵押贷款,银行放款要求只能刷卡或委托支付使用,每个银行自己的系统可以监控到每一笔与该银行卡有关的交易动向,一旦资金出现可疑操作或流向房地产市场会立马收贷。而30万以下的信用贷款用户可以选择提款,但会提出额外要求,如在申请时明确贷款用途,并提供后续消费小票供贷后检查。一旦出现实际用途与申请用途不符的情况,银行也会启动系统追查资金流向,如果违反监管流入房地产市场也会收贷。

“但实际操作上,消费者很多还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客户想把贷款额度套成现金,可以找相关的企业,给企业一定的返点并缴纳税点。对于企业来说只需要帮忙收一下钱就有额外的收入,因此不少企业愿意承担风险并开展类似‘附加’业务的。这种操作下银行系统监控的每一笔资金都是合法合规并有明确用途的,钱在银行监控下每一个步骤都是没有问题的,但实际上确实绕开了监控,投入了其他地方,近年因为房地产市场火爆,可能很多资金就流入了房地产市场。”张洋告诉记者。

张洋还指出,如果要完全保证每一笔消费贷款确实落地,需要银行完全跟进,进而耗费大量的人力、时间、财力,对银行来说是很不现实的。而且即使要加强每一笔贷款的监管也并不容易。以装修贷款为例,有些房子是期房,一两年后交房,装修入住又要至少半年,加上放款周期可能还要两三个月,整个监控流程可能长达两三年,这对银行的监控难度又是更大的考验。

某大行信贷业务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最源头的把控应该在贷款源头,虽然监管有明确要求什么用途的贷款必须用到相应的地方,银行也可以按照监管要求在各个环节进行把关,但是依然很难确保客户贷出来的每一分钱用于那个方面,这是银行管理的盲点。

存量违规业务处理难题

从江苏、北京、深圳三地对消费贷流向房地产下达的通知来看,细则并不相同。北京严查个贷违规购房细则要求银行自查对象为单笔20万以上消费贷,并着重关注房抵贷、短期内办理两笔及以上消费贷款、贷后短期回流至借款人账户等7项特征。深圳细则明确将个人消费贷款最长期限缩短为5年。江苏细则则要求各商业银行建立大额消费信贷投向监测机制,按月向人行和银监局提交报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三地银行已经在积极落实监管要求配合自查,但自查效果难言理想。

江苏某城商行零售业务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已将自查整改报告反馈给监管部门,但是,由于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自查难度较大,如果客户取现,或者多次转账,或者跨行转账,贷款行是无法核查到底的。因此,自查发现的违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占比不高。在他看来,监管更加关注长期、大额的消费贷款,至于监管对于违规存量业务的处理和增量业务会做何调整,目前无法得知。

张洋则告诉记者,虽然银行对贷款用途的监管确实存在困难,但银行对消费贷贷款用途把控尺度不一一定程度助长了2017上半年消费贷的爆发式增长。有的银行认为一个项目几万、几十万做了也不会怎么样,实际消费贷款的坏账风险也是很低的,加上收益比较高,可以说是多多益善。有的银行可能把控得比较严,不论数额多少都按照业务类型的标准操作。当消费者把所有银行业务进行比较的时候发现尺度有松有紧,监管似乎还存在空间,这给了一些消费者错误的心理预期,认为消费贷用于房贷还是有操作空间的。

“所以这次监管禁令的最重要意义在于,明确了所有银行对于消费贷业务用途必须严格把关,当银行全部自觉收紧门槛并且在贷前贷后审查更加严格时,对于消费贷可以用于购买房产的心理预期就是一个严厉的打击,新增业务中试图违规使用消费贷的人将会大大减少。”张洋称。

而对于存量业务的处理,张洋指出,合同中指明,一旦与监管要求不符,银行有权马上收回贷款。所以对于存量的违规消费贷业务,收贷是合理的处理方式。“能够通过银行贷款的客户本身资质比较优秀,消费贷款一般额度并不太大,对于符合贷前收入各方面调查的用户来说,收贷一般不会导致其资金链断裂,银行也不一定要求消费者马上一次性归还剩余贷款,还是会给予一定缓冲期,比如合同原定60期的贷款,要求6期内还清等。”张洋说。

对于消费贷流向房地产“禁令”能够产生的效应,中信证券固收团队首席分析师明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结合上半年金融数据和草根调研情况,发现受到限购限贷政策影响,部分居民加杠杆的房地产需求转向消费贷。而用短期限、高利率的消费贷投机房地产是非常危险的投资行为,此时出台相关政策进行限制是必要的,也将对过热的消费贷市场起到控制作用。但是出现目前消费贷流向房地产市场的原因比较复杂,监管限制确存难度,只通过银行消费贷款的监管只是一个方面,还需要配合整个房地产市场整体的调控政策,包括租售同权、增加土地供给等“组合拳”的方式真正打消房地产投机的过热需求。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蒋凡在阿里的哪个事业部,哪个阿里部门业绩就是飞涨

蒋凡在阿里的哪个事业部,哪个阿里部门业绩就是飞涨

侃故事的阿庆
2025-07-01 11:08:50
1999年我军一少将部长参加聚餐,引起公安怀疑,逮捕后被判刑

1999年我军一少将部长参加聚餐,引起公安怀疑,逮捕后被判刑

董董历史烩
2025-07-03 12:20:40
1裁1换?火箭2位替补去向明朗,第3中锋难留,21岁新人可换选秀权

1裁1换?火箭2位替补去向明朗,第3中锋难留,21岁新人可换选秀权

熊哥爱篮球
2025-07-03 13:15:20
看到了以色列的对华发言,才愕然发现,原来中国已经这么牛了

看到了以色列的对华发言,才愕然发现,原来中国已经这么牛了

阿芒娱乐说
2025-07-03 11:53:33
南方医科大学换帅!任校长6年的黎孟枫卸任,新校长是位女性学者

南方医科大学换帅!任校长6年的黎孟枫卸任,新校长是位女性学者

百家论大学
2025-07-03 07:50:36
直到看到彭于晏的下场,才明白为何姚笛难复出,资本圈杀人不见血

直到看到彭于晏的下场,才明白为何姚笛难复出,资本圈杀人不见血

诗啊诗啊是生活
2025-02-23 15:01:20
西方军事专家:“中国综合国力,可能已经是世界第一了”

西方军事专家:“中国综合国力,可能已经是世界第一了”

农夫史记
2025-07-01 20:40:04
上海网红“阿大葱油饼”分店亮相,原味降为8元,投资人:“目标三年开出100家”,阿大未有新回应

上海网红“阿大葱油饼”分店亮相,原味降为8元,投资人:“目标三年开出100家”,阿大未有新回应

脊梁in上海
2025-07-02 18:02:40
难以置信!网传深圳辅警一岗位招聘32:1932,总报名人数超40000

难以置信!网传深圳辅警一岗位招聘32:1932,总报名人数超40000

明月杂谈
2025-07-02 07:34:04
马斯克震撼发布:1.5秒插脑!2026盲人复明,2028全人类AI化!看完头皮发麻!

马斯克震撼发布:1.5秒插脑!2026盲人复明,2028全人类AI化!看完头皮发麻!

一刻talks丨硬科技趣思想
2025-07-01 21:03:04
国家终于出手了!这4个综艺节目被强制停播,没一个值得同情的

国家终于出手了!这4个综艺节目被强制停播,没一个值得同情的

扒星人
2025-06-25 10:21:29
“郭富城大房”:掌管郭富城20亿,64岁未婚住隔壁,甘愿为郭带娃

“郭富城大房”:掌管郭富城20亿,64岁未婚住隔壁,甘愿为郭带娃

玥来玥好讲故事
2025-06-28 20:47:21
好消息:允许外资抄底中国楼市了!

好消息:允许外资抄底中国楼市了!

老杨聊房
2025-07-01 23:48:41
艾顿加盟湖人!数据媒体:和詹姆斯当队友的状元秀人数将来到9个

艾顿加盟湖人!数据媒体:和詹姆斯当队友的状元秀人数将来到9个

直播吧
2025-07-03 08:19:18
刚爆出访华计划,特朗普就对中国下狠手,外交部发出一份战斗宣言

刚爆出访华计划,特朗普就对中国下狠手,外交部发出一份战斗宣言

刘振起观点
2025-07-03 11:20:13
公婆带小叔子一家到我家过年,我偷偷离开,过完年后丈夫欲哭无泪

公婆带小叔子一家到我家过年,我偷偷离开,过完年后丈夫欲哭无泪

行走的知识库
2025-07-03 03:46:55
放过大S吧!具俊晔被曝强留大S遗物建纪念馆,S家派律师警告没作用

放过大S吧!具俊晔被曝强留大S遗物建纪念馆,S家派律师警告没作用

扒星人
2025-07-03 11:58:15
八十年代影坛“12朵金花”现状,有人无子无孙,有人一生只爱一人

八十年代影坛“12朵金花”现状,有人无子无孙,有人一生只爱一人

爱侃娱的丁丁
2025-07-01 10:36:30
消息称富士康数百中国工程师撤离印度工厂,苹果南亚扩产计划遇挫

消息称富士康数百中国工程师撤离印度工厂,苹果南亚扩产计划遇挫

IT之家
2025-07-02 19:08:07
苹果手机一般能用几年?答案超出你想象,看看你是不是“钉子户”

苹果手机一般能用几年?答案超出你想象,看看你是不是“钉子户”

小柱解说游戏
2025-07-03 07:40:08
2025-07-03 14:36:49

北京房产

海淀严选 和樾玉鸣让「好房标准」藏在每一个细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玉渊谭天:中方首次制裁菲政客 禁止其入境香港有深意

头条要闻

玉渊谭天:中方首次制裁菲政客 禁止其入境香港有深意

财经要闻

起底“医美四大家族”:人性、泡沫与时代

体育要闻

这位机场工作人员,5个月前还是英冠主帅

娱乐要闻

刘端端:我愿意在角色尝试上继续冒险

科技要闻

再不改饭碗都快没了?百度搜索终于放大招

汽车要闻

强化安全标签,沃尔沃转型的守与破

态度原创

亲子
艺术
旅游
教育
手机

亲子要闻

找罗阿姨领取抽宝忌口表、食谱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教育要闻

多地开放往届高考成绩查询,20年前的高考成绩也可查

手机要闻

荣耀方飞回应苹果做折叠屏iPhone:非常期待同台竞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