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房产 > 新闻 > 正文

谈房心塞,都市漂族何处安家?

0
分享至

(原标题:谈房心塞,都市漂族何处安家?)

群租合租、频繁搬家、与房东中介斗智斗勇、面对城市的高房价“望楼兴叹”……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房子,这可谓是他们心头的最大烦恼。年关将至,中新网记者记录下在大城市打拼青年的住房经历,对未来,他们又有何期望?

住地下室——“刚毕业都这样”

从大学实习到毕业,23岁的山东人张瑾在北京已经工作了10个月左右,本科学习采购管理的她,刚刚通过了一家连锁超市的面试。不过,张瑾还有些犹豫,“有的公司还能提供住宿,工资也能到4000。”

张瑾目前租住在北京天通苑附近一间十几平米的地下室,她正经历着一些来北京打拼的青年最初都会遭遇的一切——通过中介找房,要求住满一年才退押金,每天挤地铁上班,进站差不多要耗时15分钟。在张瑾看来,找工作如果“包住”,这是她实现“住到地上去”的最便捷途径。

2014年发布的《北京青年就业人员的住房状况报告》显示,近2/3的青年就业者租房或住集体宿舍;近1/5的管理人员、近15%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住地下室和平房。

住在地下室,每个月650元的房租,在张瑾看来,这是自己工资范围内可以承担的。因为十几个人共用洗手间和洗衣机,有轻度洁癖的张瑾从来都不用洗衣机,连冬天的衣服也手洗。

“我老家经济条件一般,家人都很支持我来北京打拼,但我没告诉他们自己住在地下室。”张瑾表示,如果家人问起来,就说“住的还可以”。

在她眼中,住地下室也不是天大的困难,“刚毕业的都这样。”

谈房“心塞”,来北京才是正经事?

和张瑾一样,老家在黑龙江的杨烁最初来北京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他告诉中新网记者,家里人觉得“来北京才是正经事”,要求他拿到北京户口。

和张瑾不同的是,杨烁成长在一个中产家庭里,父母都受过高等教育,工资可观,没什么生活压力。“我身边有很多和我有类似经历的北漂,都是家里逼来的……”他无奈地说。

2013年的夏天,杨烁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实习,住进了单位提供的地下室宾馆,价格是一天30元,他描述说,“当时住在一个15平米的三人间里,夏天非常潮湿,出差四天回来发现,皮鞋长了一层毛。”

“但不管外面多热,宾馆里都特别凉快,就是被褥经常湿,每天晒一晒就好了。”此后,因工作调动,杨烁还在上海虹桥机场附近租住过隔断房,月租金是2200元。

“北京的朋友聚会,聊来聊去总逃不过落户、买房、摇号……”杨烁表示,这些话题让他觉得“心塞”,他坦言,“总觉得落了户,这辈子就跑不了了。”

这两年,做投资、融资相关的工作,让杨烁几乎天天应酬到后半夜,身体吃不消了,最终决定一心一意回学校读博士,重新住进一年1200元的学生宿舍。

“月光”、“负翁”,比不上寂寞

上述《北京青年就业人员的住房状况报告》显示,1/4的青年就业者是“月光族”或“负翁”;在能存下钱的人中,只有38.9%的富余者和28.2%的小有结余者居住在自有房屋中,而其余的大多数人,还在努力存钱凑首付购房款。

“再熬一年应该会好一些。”目前在上海做设计师的刘能告诉中新网记者,对他所从事的行业来说,工作两三年只能算是新手,五年才算出师,或许到时候能存下钱。

24岁的刘能是典型的“月光族”,两年前大学毕业后,他住在北京五环外的沙河,他说,“要不是每周末进一趟城,去西单、王府井、南锣鼓巷逛逛,我都以为自己住在某个村里。”

然而一到周末,刘能就倍感“寂寞”——不知道出门去哪儿,想看电影、聚餐都不知道找谁。“我不擅长社交,五环外不像市中心,路上都碰不到几个人,回到家推开门都是黑乎乎的,没有人说话。”

“逃离”北京后,刘能回湖北老家待了几个月,但他很快就“受不了家里的束缚”,他说,“感觉一眼就望到了人生的尽头。”

刘能说,“离开北京之后,那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好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义无反顾的北漂,这就是北京的魅力吧。”

虽然刘能感觉,目前在上海的生活比在北京更寂寞,但他打趣道,“好歹现在每天上下班,都能看到东方明珠。”

租房十年终买房,又添新愁

1984年出生的于薇,在北京奋斗了十年后,终于在今年年底,成为了上述《报告》中“居住在自有房屋中”的青年。

从2007年到2016年,她经历了八人间的宿舍、合租、当二房东、摇号,最终买到了房,已经成为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妈。

“现在下班后就想赶紧回家,屋里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总想着怎么去装扮它,有归属感,有家的感觉。”于薇告诉中新网记者,她每月要供的房贷大概占收入的1/4,但她欣慰地表示,“背房贷过日子很正常,好歹房子是你自己的。”

尽管不用再为租房四处奔波,但于薇坦言,孩子的到来,让小两口的生活成本骤然升高。“主要是以后孩子户口、上学问题,另外就是我们工作稳不稳定的问题。”她说。

“刚来北京工作的前两年,家人一直劝我回家,尤其是堂妹考上公务员后,我爸有天给我打电话说,我们全家开会决定,让我辞职回家考公务员。”于薇表示,父亲在老家给她准备了房,她在北京辛苦奋斗的一切,回家很容易就能实现了。

然而,每次飞机降落到北京首都机场,于薇想到的总是,“终于回来了。”她坦言,虽然目前还没能在北京落户,但在这里很自由。

“在北京,我能够独立自主,不用背负人际关系的压力,虽然以后孩子上学可能会有不便,但像我这样的北漂青年很多,总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于薇十年的坚持,让她充满了自信。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I Do破产倒计时!河南造钻太狠了,天然钻1克拉暴跌至270元白菜价

I Do破产倒计时!河南造钻太狠了,天然钻1克拉暴跌至270元白菜价

小噎论事
2025-05-10 10:57:30
里德:兰德尔是个真正的硬汉 这就是我对他的评价

里德:兰德尔是个真正的硬汉 这就是我对他的评价

直播吧
2025-05-11 18:02:11
都见不得我们强大,歼-10击落阵风已超48小时,西媒集体“装死”

都见不得我们强大,歼-10击落阵风已超48小时,西媒集体“装死”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5-05-09 05:58:15
王楚钦晒与妈妈合影,“会带着妈妈的祝愿奔向太阳”

王楚钦晒与妈妈合影,“会带着妈妈的祝愿奔向太阳”

鲁中晨报
2025-05-11 16:56:07
横扫法国阵风 中国歼10已加入中东土豪购物车

横扫法国阵风 中国歼10已加入中东土豪购物车

慕士塔格
2025-05-09 17:54:17
中国为什么要参加俄罗斯举办的卫国战争纪念?

中国为什么要参加俄罗斯举办的卫国战争纪念?

V记录号
2025-05-08 21:47:30
谢晖失败下课原因曝光!学欧洲教练但能力不够,没跟球员搞好关系

谢晖失败下课原因曝光!学欧洲教练但能力不够,没跟球员搞好关系

小金体坛大视野
2025-05-11 08:40:03
杭州网红打卡点突发意外!9岁男孩被落石压住,消防紧急提醒

杭州网红打卡点突发意外!9岁男孩被落石压住,消防紧急提醒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05-11 10:59:37
易建联公开露面!1年,等了整整1年……

易建联公开露面!1年,等了整整1年……

篮球实战宝典
2025-05-09 19:31:38
小米SU7 Ultra陷“虚假宣传”争议,数百名消费者要求无损退车

小米SU7 Ultra陷“虚假宣传”争议,数百名消费者要求无损退车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10 13:16:09
年轻人压力太大!郎永淳称他孩子去年研究生毕业,还在家里蹲着…

年轻人压力太大!郎永淳称他孩子去年研究生毕业,还在家里蹲着…

火山诗话
2025-05-10 13:50:17
“潦草小狗”走红网络 网友:有些小狗养着养着就变成了绵羊

“潦草小狗”走红网络 网友:有些小狗养着养着就变成了绵羊

封面新闻
2025-05-09 21:21:10
粉丝涌入头等舱追星,海航回应:已紧急阻止

粉丝涌入头等舱追星,海航回应:已紧急阻止

鲁中晨报
2025-05-10 22:12:05
一次空战打出 中美台海终局

一次空战打出 中美台海终局

杨风
2025-05-10 22:28:47
罗体:罗马下周将与加斯佩里尼恢复谈判,后者表态愿意执教

罗体:罗马下周将与加斯佩里尼恢复谈判,后者表态愿意执教

懂球帝
2025-05-11 17:41:15
没有一架战机被击落!印媒终于回应了,巴铁宣传了假消息?

没有一架战机被击落!印媒终于回应了,巴铁宣传了假消息?

大风文字
2025-05-08 18:19:25
笑死了!印度网友提问为啥被叫阿三?中国网友开启大忽悠模式!

笑死了!印度网友提问为啥被叫阿三?中国网友开启大忽悠模式!

游古史
2025-01-20 11:00:27
中央定调!2025年养老金增长,前年涨3.8%,去年涨3%,今年涨多少

中央定调!2025年养老金增长,前年涨3.8%,去年涨3%,今年涨多少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05-10 09:44:48
巴铁054A立功了?印巴海军爆发激烈交锋,印度这次又输了一局

巴铁054A立功了?印巴海军爆发激烈交锋,印度这次又输了一局

天行舰
2025-05-08 20:45:18
杨瀚森赴美结束特训,后续开启联合试训,肌肉越加明显!

杨瀚森赴美结束特训,后续开启联合试训,肌肉越加明显!

篮球资讯达人
2025-05-11 14:31:25
2025-05-11 18:16:49

北京房产

大悦真橙季:赋能城市消费与社群温度双升级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媒体:印度被巴方打回原形 被迫接受"地区大国"的现实

头条要闻

媒体:印度被巴方打回原形 被迫接受"地区大国"的现实

财经要闻

重庆一家人把755亿巨债留给了股民

体育要闻

分手7年之后,汉堡终于原谅了德甲

娱乐要闻

陈晓东吐槽权志龙演唱会 说实话遭围攻

科技要闻

首款折叠屏iPhone,有新消息!

汽车要闻

空间表现是优势 极狐T1将于5月底正式亮相发布

态度原创

旅游
手机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手机要闻

OPPO Reno14 系列手机支持 4K 视频转实况照片,5 月 15 日发布

唇疱疹和口腔溃疡是"同伙"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印巴停火后互称击落对方无人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