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旧房改造 梦想如何照进现实)
▲改造后 ▶目前状态 |
不足35平方米蜗居住进5口人,6.8平方米“最小学区房”被逆天改造……一年前,国内某旧房改造节目中,破旧的房屋经建筑设计师的精心设计,焕发出梦幻般的效果,曾引发网友的惊叹。
然而就在近日,一则网帖将网友带回现实——改造后的小院重新被杂物堆满,设计师的巧思,也似被居民舍弃。
难道“梦想改造”真的只是梦想?在京城旧城亟待改造的背景下,这一问题的现实意义无法回避。
设计被改 只是“生活化”再造
地铁8号线“什刹海”站向东,“胖大婶”王燕的房屋,隐匿在棋盘般分布的胡同中。
一年前,由于电视台一档旧房改造的节目,“胖大婶”一家突然有了名气。不足35平方米的房间,经过日本建筑设计师青山周平之手,上演了一出空间奇迹——13扇窗,56个柜子,这组数字被反复引用,祖孙三代五口人,终于能够松快地睡上一觉。
不过,若不是事先知晓,外来人很难从外观窥出“奇迹”的端倪,“胖大婶”家的院门,是京城胡同常见的规制,青砖墙上斑驳难掩,“求购平房”的小广告贴得到处都是,只是门廊里的藤制吊灯,凸显出些许独特的设计气质。
踏入院落,就能感受到京城大杂院特有的杂乱,每家门前少不了几架杂物,节目中被观众称道的“变形厨房”,门前堆满了行李包,可移动的格栅凉棚也挂上了鸟笼。
正是这样的场景,引起了网友的迅速反弹,有人讥讽“再好的设计也抵不过糟蹋”,甚至有媒体喊出,设计师的理念遭遇“中国式失败”。
“又不是样板间,一点儿不变怎么可能啊,再说平房谁不堆点东西。”胖大婶一家的邻居,并不认可网友的质疑,在她看来,这样的场景只是寻常的生活化一幕,更主要的,应是王燕一家人是否能在改造后的房屋中过得舒心。
“网上人爱说就说呗,我们觉得挺好的。”对于房屋的改变,“胖大婶”王燕并不回避,不过在她看来,网友因为网上的几张图片就做出判断,未免过于仓促。
推开王燕家的房门,白色的灶台橱柜与木色的组合柜,还是节目改造后的模样,只是柜子前多了一张餐桌,让宽敞的过道多少有些狭窄。原本玻璃隔断的洗澡间,玻璃围挡被缩小了一段,“我比较胖,走过去老碰,所以改小一点儿。”
设计师专门设计的儿童房,如今堆上了杂物,王燕坦言,由于孩子主要跟父母同睡,所以房间暂时转作它用:“毕竟住了一年了,细节和用途上肯定有所改变,但原先的设计绝对没有被破坏。”
“胖大婶”一家的设计者,日籍建筑设计师青山周平,也认可王燕的说法。在他看来,由于节目效果需要,设计过程中不能与客户沟通,房屋细节中有部分不符合实际生活,因此入住后势必有所改变,这并不意味着设计被“糟蹋”:“居住者对设计进行重新的改造,这是很正常的。”
改造普及 老城居民心态纠结
而对于如“胖大婶”般生活在老城区胡同中的居民来说,改造是否被“糟蹋”并非关键问题,老房改造只有普及,才能惠及更多居民。
“我们还是挺羡慕的,可要不是做节目,改造的成本还是挺高的,光这外国的设计师咱们就请不起。”家住南锣鼓巷附近的居民陈先生表示,近几年来,周边胡同陆续在进行改造工作,只不过由房管部门负责的“改造”仅是将危旧房翻建,并不会进行重新设计,按照规则,居民也不能将房屋结构进行大幅度更改:“按照自己想法改造的,基本都改成酒吧之类的经营场所了,住人的少。”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房屋面积小,生活局促,为数不少的老城居民,早已选择利用私建房屋的形式扩大房屋使用面积,“四合院盖成了大杂院”,如今院内早已无地可盖,于是部分居民改为“向上发展”,违规修建“小二层”。
“前几年管得不严,院里胆子大的都建,说不上什么设计,就是一层摞一层呗。”德胜门内居民张博远表示,虽然认可老房精细化设计的改造,但实际操作中,居民很难找到有经验的设计师,最终多会选择最为简单的加盖:“再说房子是公房,真花几十万改了,有点麻烦损失就大了。”
对话
青山周平:老城改造需要一些模块化方案
北京晚报:一年之后,自己的设计有了许多变化,有网友认为这是一种失败,你如何看这个问题?
青山周平(建筑设计师、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前几天我到胖大婶家去做回访,跟他们聊这一年来的生活状态,还有房屋里哪些设计进行了修改。其实室内变化的地方也不少,比如一些地方的隔断就没有了,有一个房间原来是给小孩子的,现在变成另外一个功能。但对我来讲,这些改变不是坏的改变,只是因为他们居住后,将房子的细节改造得更适合他们的生活,有些地方我觉得改得还很有意思,我能感觉到他们很喜欢这个房子。
作为设计师,最大的目标并不是让房子变漂亮,我想做的,是能让这样一个三代之家,在这样的老城区,在有限制的环境中,能够快乐地生活。
胖大婶一家是北京老城区非常典型的一家人。他们的收入水平未必很高,住的地方也不大。以前住的环境也很有代表性,一是面积小,公共设施比如上下水也很不完善,如果这种现状不改善,北京老城区的居民生活就会越来越难,老城区就会变成一个大家越来越不想去住的地方,这当然不是我们希望的未来。因此,我进行设计的目的,就是把一个小房子,改造成他们愿意去住的房子。
北京晚报:近年来,北京的老城改造也在大力推进中,你觉得你的设计理念能否推广?该怎么推广?
青山周平:现在确实出现一种情况,老城很多地方拆不动,需要一个改造。我们这个节目本来也是希望推广一个概念,就是老城区可以生活得很好。
我个人的观点,现在有两部分人。一部分的人是想住胡同里面,但是觉得不方便,所以放弃了;另外一部分就是在胡同里面居住的,他们觉得自己的家很小,又感觉没有办法去改变。
通过我的设计,希望这些人能看到,原来老房子还可以这样改造。有了这种感觉,等于在这些人心中埋下一颗种子,今后才会有更多人去改造自己的房子,所以我认为设计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但是北京老城区需要改造的房子很多,建筑设计师不可能一个个去进行设计,从成本上来讲,居民可能也接受不了比较高的设计费和改造成本。我的一个想法就是,应该考虑做一些模块化的、套餐一样的改造方案。因为北京胡同中的老房子虽然各有不同,但还是有很多共同点,比如结构、材料等等。那么我们可以开发一些针对老城区的改造方案,例如做天窗的方案,天花板做隔层的方案,利用平房高度的收纳空间等等,老百姓可以选“一三六”几个套餐,就能搭配出适合自己房子的改造方案。
我想这样模块化的方式,老百姓从经济上就比较能够接受。毕竟在北京买套房子要几百万,如果几十万的一个改造就能过上很舒服的生活,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居民愿意改造。
当然也有居民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公共设施的问题,上下水、排污管道的铺设,这些需要政府出面去做。同时愿意改造的家庭,我认为政府也可以考虑有一些补贴,鼓励居民在合法的范畴内,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
北京晚报:网友们有一种说法,认为老城区的生活理念无法适应优秀的设计,对此您怎么看?
青山周平:我觉得所谓老城区居民的生活观点都要改,这个说法并不对。当然,胡同有它乱的一面,比如胡同居民会把他们的东西放到外面,会在外面晾衣服,在院子里、胡同里进行一些活动,但正是因为这样,胡同才有生活的味道。居民可以在胡同里打麻将、聊天、吃饭,把这些活动放到公共空间去做。如果这些都没有了,那胡同的价值是不是也就没有了?
我们目前的城市规范里,好像认为这些是不对的,但我觉得我们不应该这么简单地去定义。我们应该用更软性的思维去看待,从中你会发现,所谓的杂乱里面,有很多平民生活化的小设计,有来源于生活的有意思想法,有生活的逻辑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