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进入四季度,开发商办公室里就会开始贴出“百日”倒计时牌,营销人朋友圈也都是“冲刺*亿”、“使命必达”等等打鸡血的口号,以及各类促销海报。
但今年的最后两个月,传统的业绩抢收季里,北京的楼市却安静得异常。尤其是12月初防控放开后,更是陷入同环比双降的尴尬局面——
北京市新房网签数据显示,本月截止15号,新房网签量1964套,环比上月前15天3306套,减少了1342套。如果按成交面积看,上周北京新房的成交面积环比下降29.4%,同比下降43.1%。
二手房市场同样陷入了意料之外的冷清。截至12月15日,北京二手房网签量共3399套,环比上月前15天的5740套,减少了2341套。
楼市没有加时赛,留给北京开发商的时间,真的很紧迫了。
11月新盘取证数全年最低
始料不及的楼市“大寒”
去年11月,北京有10个项目取得预售证。但今年11月,只有2个,是全年的最低点——哪怕是传统淡季的2月春节,都比这多了一倍。
有开发商为了缓冲成交数据,在这段时间加强了线上的数字化营销力度。但内部员工透露:直播间观看的人数比5月时还少,大家都很焦虑,每天都在开会商量明天的上播内容,毕竟事关到全组年度的绩效考核。
当时,这位地产人还在满心期盼“防控放开”,“这两年房屋品质层次不齐,买房人也耳闻了不少维权,大家更不敢网购房产了,都要现场看了才放心。而只有等‘放开’了,买房人才能流动来售楼处看房”。
但他预计错了,项目上没有迎来预期的人潮,售楼处甚至比之前更空了。
12月7日,北京紧跟中央的“防控20条优化措施”,做出本市的10条优化措施。
持续了3年的防控,正式放开。
但突然的“放开”,让不少地产营销人都“阳了”,客户也不敢出门看房,大部分售楼处12月以来的来访量还没有11月多,成交更是惨不忍眼。
有二手房买家和网易房产吐槽,“见不上面”是二手房成交的最大阻挠,自己在11月底就找中介预约了看房,但先是房东“阳了”,而后是自己“阳了”,到现在都快一个月时间了,两个人依然还没见上面。
社会面流动性恢复 最难节点已过
或许,这将是北京历史上最难的一个月。
在传说“毒株”毒性较弱的南方,各大楼盘看房人数已经开始反弹。
据中指研究院监测,上周,广州成交面积环比涨幅已经达到了63. 5%,温州、宁波的成交面积环比涨幅也分别达到了55.0% 和51.3%。有广州房产经纪人表示,这几天每天都能有成交,而上个月时一个月才落定一单。
对地产人来说,这就是参照的希望:“今天北京路上的车流量和人流量,都比上周多了”。
截至今天,北京楼市12月的预售取证项目,已经恢复到了7个(去年同期为8个)。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中海旗下2个项目如期开盘。海淀西北旺板块的中海·富华里项目,官宣认购总金额超25亿,近乎售罄。位于丰台南三环的中海和瑞叁號院据称也热销20亿。
据悉,最后这10天,仍然有3个楼盘在酝酿紧急开盘,抓紧抢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