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合院吗?这些知识应该了解一下
梁思成先生在《敦煌壁画中所见的中国古代建筑》中说:“最初的庭院,显然是基于群居和自我保卫。城邑出现之后,庭院的外墙就主要是用来划分内外公私。古代的宫,本身就是个城,唐宋之后,城内的宫就缩小变成小组的庭院,抛弃城邑的防御性,保留廊庑内里的宁 静,予居住者在庭院内的‘户外生活’。”
示意图
正如当下备受青睐的新中式院落,它与传统中国院落的不同在于:传统的四合院通过不同方位房间的设计来规划长幼尊卑;而如今逐渐转变过渡为立体化的分层设计。从平面上的传统生活礼序,蜕变成为了立体化的生活分层,泰禾·1号院的院落设计正是如此。
阅过故宫紫禁城
读懂千年合院背后的文化密码
合院这一形式,中国人住了几千年,除了十分强大的实用性之外,这一形式得以长久存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将整套中国人的伦理观念现实化了。“主屋排列在中轴主线上,左右次第将整个家族的血缘亲和、尊卑秩序平均展开。”整个家族围着一个院子生活,真正的实用面积比建筑面积要大得多,这种空间尺度如果放在现代社会的繁华都会之中,也变得尤其吸引人。但是,如果将昔日合院生活的形式直接搬移到当代,少了家族亲缘的纽带,陌生人之间要实现户内户外空间的共同拥有,就没有了根基。
如果以“最大的皇家四合院”紫禁城来看,就可以发现在传统建筑中对伦理观念的重视。紫禁城的营造,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则要严格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紫禁城实景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许与农耕社会的传统有关,古人尤其注意正统观、中庸观、端庄观,因而中轴线正体现了这三观。从紫禁城的皇家宫殿,到民间的普通民居,都有主次之分,只有确立了中轴,才可能吧正统的“中堂”、“神位”供奉在轴线上。为人处世离不开中庸,即不偏不倚;有了中轴线,建筑的布局才能贵贱分明。况且,中轴线体现严肃端庄,这是对称美的前提。
明白了以上这些,就不难发现紫禁城中的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就都位于中轴线上,强调正统;而围绕着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无时无刻不体现着礼序尊卑与正统端庄。
示意图
阅过了融举国之力、尽收天下能工之匠心的紫禁城,也就读懂了代表着至高的礼序与仪式感的千年院落背后深意。然而对于寻常百姓而言,自家的四合院承载的才是生活的烟火气。安居乐业的最高形式,是与家人共同生活在院落中。
新中式院落空间:
重拾家族荣光,享受“代际分层”
阅过皇家礼制,再看泰禾·1号院的整体院落设计,户内建筑本身被设计为地下两层、地上三层的“代际分层”,在实现全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同时,更多考虑现代人对个人空间与私密性的需求。
与古代传统合院一样,正房就是一家之堂,古时用以会客、祭祀,而今日之“堂”则是全家人的公共区域,会客、聚会之功能依旧。1号院产品的客厅面宽设计为9m,边户户型更做到了12m超大面宽,进深5.5m,整体采光效果极佳,同时也为地上三层的代际分层设计保证了空间上的可能。
以南独院为例,首层除了设计有超大的会客厅,还特别设计了一个25㎡左右的采光井和中餐厅,而在后期设计使用时,中餐厅部分完全可以改为一个卧室空间作为独立的老人房。考虑到老年人的作息习惯与生活方式,一层的老人房设计既可以照顾到长辈上下楼的不便,同时又与另外两代人的起居互不干扰。
泰禾·1号院实景图
二层则可以作为纯粹的“亲子层”来使用,两个南向卧室设计,家中两个孩子各自拥有独立卧室,同时还有一个15㎡的加建空间,可以作为孩子的书房来使用。
三层空间则完全是主人的独立空间,主卧套房设计、独立卫浴及步入式衣帽间设计,尽显私密与尊贵。值得一提的是,各个空间的尺度都堪称奢侈,衣帽间可以轻松实现男女主人分区;卫浴空间则可以轻松容纳一个豪 华按摩浴缸……
除此之外,整个建筑还实现了“双首层”的匠心设计,实现两个会客厅的功能细分:用地下一层的会客厅招待朋友,即使畅谈至深夜,也不会影响一层休息的老人;而首层的会客厅则可主要用于家人聚会。
整个空间科学规划,立体分层,全家人既可以享受齐聚一堂的幸福,又彼此尊重各自的自我空间。
泰禾·1号院实景图
阅过紫禁城,才更向往自己的一方庭院。泰禾·1号院,从传统家族礼序出发,将现代别墅代际分层融会贯通,为院落生活提供无尽新可能!
融匠心之美与设计之美于一院,泰禾·1号院,东五环新中式院落恒产,现已实景呈现! 收官臻品,千万级总价,限时特惠进行中!
- 热门楼盘
- 小编荐房
- 精彩图集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