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多种业态,定位于大型国际贸易的双赢国际大厦,号称是乌鲁木齐第二个国际大巴扎。
旁有旅游大巴车站,尤其海鲜大排档特色餐饮业态作为亮点,双赢国际在乌市沙依巴克区商圈独树一帜。
目前,双赢国际外立面整体施工已经完成,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位于7楼的“餐饮广场”,并同时对外招商。
可看起来前景一片大好的双赢国际,为什么最近几年却一直遭到已购商铺商户的持续“讨租”投诉?
双赢国际在开始招商时,就打出“买铺返租”的政策,不少人看中了“甩手当掌柜,坐享高收益”的投资方式,在项目还未竣工时,就入手商铺进行投资。
签订的合同中,明确写着,“买铺返利,签订合同之日算起,按照商定返租利息及时间节点进行结算。”
然而大批投资商户从2015年开始,便无法正常收取“返利租金”,拖延的时间周期最长可长达1年左右;部分后期投资商铺的商户甚至1分“返利租金”都没有收到过。
投诉无门、义愤填膺的讨租商户们,自发组织了3个微信群,总计180余人,即时在群中交流“讨租”进程,“讨租”经验,可即便如此,仍是无济于事。
讨租商户们原本想通过投资“新疆第二个大巴扎”——双赢国际的方式,能够以相对轻松的方式获取返租利息的收益,却不料精心挑选投资的“商铺”却变“伤铺”了。
值得注意的是,双赢国际目前仍在进行“餐饮广场”楼层的火热招商,一边是大批投资商户“讨租”无门,一边却是项目持续招商,这样“奇葩”的现象,也是让人匪夷所思。
投资返利遥遥无期
4月11日,市民李先生专程来到网易聚焦栏目组,讲述了困扰自己焦头烂额的“漫漫讨租路”,希望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李先生介绍:“我2013年以全价100万买断了双赢国际一间23平的店面,从2015年开始就一直不能按时收到承诺的返还利息,目前,我连按照合同申请回购也无法实现。”
笔者看到,李先生签订的合同内,双赢国际在合同里明确承诺,实行代管代租的模式合作,每年定期以租金形式返还给商户,分3年完成。
“按照合同约定,3年我总计可以收到14万的返还租金。可是从2015年开始,连续3年来,租金都是拖欠支付的。2016年拖欠返还租金的时间最长,足足拖了1年多时间,到2017年底才支付给我。”李先生表示,反复督促“讨租”对于双赢国际根本就是无效之举。
4月12日,笔者来到双赢国际,可以看见其一楼已经打造为“海鲜城”,外围是卖生鲜的商家,客户可以选好生鲜后供给餐厅进行加工,“把酒言欢”;楼上则仍在装修阶段,还未正式对外开放。
5年来,李先生反复为返租事宜纠结,陷入往返追账、交涉回购的怪圈……,跟风买下双赢国际的商铺如今已经变成他的“伤铺”。
截至发稿日,按照合同约定,李先生的返还租金应该全部结清,在他反复催促下,最后一笔返还资金终于在2017年12月19日到账。但他已然失去了对双赢国际的信任,打算实施合同中明确承诺的“如果商户对投资回报不满意,认为达不到预期估值的,乙方予以回购”措施。
2018年春节前,李先生向对方客服部提出回购要求后,对方客服部田主任回复:需要走正规回购申请的程序。
春节后,李先生赶紧找到对方的销售、财务等部门,快速填完了“退款申请登记单”,并在3月底,走完了所有申请商铺回购的程序。
而在这之后,长达近1个月的时间内,对方便杳无音信。“我打电话过去问,客服部主任就会回复我‘领导正在协商’。”
“我之前也做过房产相关行业的工作,我知道资金紧张是商场中不可避免的事,但当发生这种情况,是否该出具正式的欠款条或者相应的书面解决方案?比如,具体的还款时间节点,或者利息按照什么标准结算。商户也不是不够通情达理,但这样处理明显比无限推脱更合适吧?”李先生说。
受到牵连的,不止李先生一个。李先生是在2015年后,开始不能按期收取返还租金,马女士则是从2016年签订合同至今,未收到任何返还的租金。
马女士在2016年1月买断了一楼一间8.4平方的店面,全价12余万。然而,2年来,对方关于返还租金的回复,从来都是“目前公司资金紧张,无法按期返还,等到解决了资金链问题,公司会按照本期计算,全部分期返还。”
与李先生、马女士情况都不同的是,张女士在2016年12月签订了店铺租赁合同,全价12余万。
眼看4月26日,店铺的租赁合同即将到期,张女士仍是分文返还租金都没有收到。考虑到合同到期后,本息资金如何结算,她不由地焦虑起来:“我这合同到期了,但本息一直都没收回来,本来在租赁期内还有些底气,觉得自己好歹也是投资商户,解决我的问题天经地义;但合同到期后,如果对方无限期拖延,我是不是也没什么办法了?”
马女士透露,该公司目前声称只优先解决有“特殊困难”的商户返还资金问题,但这个“特殊困难”又该如何界定?
拖延成性无时间节点
4月16日上午12时,焦急的张女士联合几位投资商户,在一名“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双赢国际客服部,长时间敲门却无人应答。
在等待了10分钟后,一名客服经理匆忙来到门口,打开门引导商户们进门。了解了商户们的来意和具体情况后,该经理说:“我明白大家的难处,你们也是想通过投资商铺,能有些收益回报。但目前公司真的是资金紧缺,全力以赴装修楼层,并准备8月开业。大家再等等,8月开业后,慢慢走上正轨,一定会分期分批返还给大家。”
但当商户们问到“具体什么时候能够开始收到返还租金”时,该经理回复:“8月开业后,应该会陆续解决大家的问题。但也只能是分期分批地解决,一次性解决的可能性不大。”眼看商户们的情绪得到了暂时性缓解,该经理继续说:“大家都是公司的恩人,我们也想把业态做好,能够实现盈利后,大家也能从投资中持续获益。目前公司状况有极大改善,7楼即将装修成餐饮广场,这些都是大家能看得见的改变。相比2016年,公司在近两年的突破真的是非常大。”
张女士赶忙问:“那我的合同马上到期了,返还的租金该按照什么结算?我女儿现在在国外留学,也是亟需用钱的。”
该经理看完张女士的合同后,回答道:“我明白你着急,现在看,是公司拖欠了6个季度的返还租金。你这种情况,我建议先收回利息,6个季度大概是10多万,然后办个合同延期;其余款项,等公司资金周转开后,分批返还给你。”
看见张女士情绪稍有缓解,该经理继续说:“我会先安排返还你10多万的利息,这该完全解决你女儿今年的上学问题了吧?我的女儿也在国外留学,每年的开支,我也很了解的。”
截至发稿日,双赢国际对于返还商户租金问题仍没有具体时间节点以及书面解决方案。
商业合作合同条款是命脉
自治区工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建设部《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采取返本销售或者变相返本销售的方式销售商品房。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采取售后包租或者变相售后包租的方式销售未竣工的商品房”。
“双赢国际在项目为竣工时,就与包括李先生在内的投资商户签订了合同,这属于典型的违规销售。从法规上看,业主购买时项目是否已是现房,是判断开发商是否属于违规销售的准则;加上投资返利的商业模式,双赢国际已经属于双重违规。” 该工作人员说道。
据了解,李先生等商户所遇到的纠纷,目前只能通过法律渠道进行维权,强制对方返还拖欠的租金。一味地等对方主动解决问题,并不是良策。
该工作人员解释:“这些商户与双赢国际签订的合同,虽然有明确的返还租金日期节点,却没有相关的违约处理措施;最关键的是,关于‘商户如果认为没有达到相应的投资预期,可以要求乙方回购商铺’这一点,没有任何相关释义以及回购时间节点等相关条款。”
不完整、模糊的合同条款,是目前商户们处于被动地位的主要原因,因而“商业合作签订合同时,仔细检查条款,是重中之重。”
该工作人员还提示,商户们在与对方就返还租金问题进行交涉时,应就事论事,切勿扰乱正常社会治安,“合理维权,与维权过度,是有明确的法律界限的,希望商户们理性维权。”
网易新疆已经联系律师协会,持续跟进关注商户租金返还事件,推动商户们正当维权。
小贴士:
“售后返租”隐藏较大风险:
首先,商铺收益和风险不可确定,一旦项目不成功,这片商铺就会成为商业“死盘”,难以支付承诺的租金。
其次,售后返租可能存在欺诈风险,开发商可能携款潜逃。
再者,还存在开发商通过售后返租变相融资,将资金挪用到其他项目中,存在其他项目投资失败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此外,还有虚拟产权的风险:即整个市场有产权,但没划分到具体商铺,相当于权证式产权,不是实物,一旦想退出、转租、转让、出售等,会有很多不确定的问题。